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由2003年的212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699万,2014年预计为727万,为历年之最。相对于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就业率却不容乐观。随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这三股力量的汇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社会、高校因素,也有毕业生及其家长的主观意识。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非公企业、中小企业、城乡基层等能大量吸纳毕业生的地方、单位,相应的机制不够完善。毕业生到上述地方单位就业,在工龄、社保、落户、晋升等切身利益方面无法正常保障,造成毕业生无法安心扎根。
(二)学生就业意识、家长观念和社会发展实际不符。不少毕业生及其家长,在就业方面的选择,内心还停留在想到沿海一线城市发展,对于城镇基层、偏远地区、中小企业,很少考虑,即使迫不得已到这些地方就业,也会想着随时跳槽,换更好的单位。
(三)学校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有些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没有深化校企合作,无法联合企业、行业,创造更多的岗位,对毕业生就业、企业人才吸纳不利。
(四)学生创业政策及就业帮扶流于形式。有些地方对于学生的创业申请没有及时办理,造成毕业生激情减弱,另外,针对就业困难生的帮扶行动,往往是搞综合型大招聘,无法针对困难生的特点举办专场招聘会和重点推介。
三、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对策
(一)政府支持,机制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事关社会稳定、和谐的大事,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方面,政府要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以珠海为例,早在2009年,珠海市政府就出台多项政策,其中包括企事业单位招收高校毕业生将享受一定期限的社保补贴,大学生创业可获得注册资本“零首期”扶持。同时还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满足一定条件的政府将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5项社保补贴,本市各类民办学校与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费的,也能享受政府的这项保险补贴优惠。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珠海的高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纷纷获益。
(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扩大毕业生吸纳量。到城乡基层工作,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方向。对于城乡基层来讲,须开发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公共服务和基层社会管理岗位,并通过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方式,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落实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同时,在事业单位选聘、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以及研究生招录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以江门市为例,在近几年中,政府每年在公务员招录方面,都扩大了城乡基层工作经验的录取比例,这对于五邑大学等高校毕业生有不少的吸引力,而对于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能实施较好的岗位补贴,这使得不少毕业生愿意到较为偏僻的村镇就业。
(三)倡导大学生创业,起带动连锁反应。我国的创业教育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无法和美日英等创业教育强国相比(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达到20%-30%,英日等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延伸到初中,每届毕业生的创业率也达到20%-30%),但我国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创业对于大学生就业门路的拓宽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因此,纷纷大力推进创业教育,不少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并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帮助学生创业。
(四)创新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成立冠名班。目前不少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纷纷与行业的相关企业联系,深入合作,通过订单培养、冠名班,大力吸纳毕业生就业。以笔者工作单位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2009年毕业生73人,到合作关系的企业实习工作的有56人,2012年毕业生132人,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工作的有95人。而在2014年设立了海湾、观澜湖等冠名班,提前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此外,不少高校还与企业、政府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打造政校企合作圈,使人才培养更为主动地对接区域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稳定持续的途径。
(五)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据国家人社部发布,我国高校毕业生近70%是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对毕业生来说,错开一线城市的就业高峰,但同样享受一系列人事制度的优惠,还能落户城市,是一条不错的选择就业道路。以东莞为例,东莞对于高校毕业生,可以办理档案托管、职称评定、人事代理等手续,对一些企业可以按照相关政策给予落户指标,这相对于深圳、广州等城市来说有不少优势,每年都有大量的内陆高校毕业生落户东莞,为东莞的产业调整、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
四、结语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对于毕业生顺利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社会、各高等学校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手段,尽力拓宽就业门路,相信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倡导大学生创业、创新校企合作、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等方式,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得到拓宽,学生可以顺利就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636.html上一篇:浅谈高校实验室维护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