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新校区的短期定位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需求
传统上的新校区,有“职能模式”与“学院模式”之分。“职能模式”,即按照年级和层次进行划分,如一些高校的新校区只有“低年级部”。而“学院模式”,即按照学院的不同来定位新校区。“职能模式”的弊端在于,校区内的学生层次比较单一,如此一来,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略显不足,而在高等教育中,老生的“传帮带”这一环节,往往是辅导员的说教所无法取代的。而“学院模式”的弊端,主要在于不同学科之间学生交流甚少,不足以让学生得到其他学科的熏陶,综合性的大学变成单一化的学院,不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而以我校为例,我校的长远目标,是将白云校区打造成主校区,但就近期而言,新校区则同时落入了“职能模式”和“学院模式”的窠臼,尤其在目前仅仅有一个年级的情况下,如何弥补这一缺失,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二)传统的校园文化氛围相对欠缺
我校已经有55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有着独特文化和历史的高校。以往,学校都会组织各种活动,来传承我院的文化和精神,如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等等。而目前由于白云新校区处于“职能模式”和“学院模式”的夹缝当中,问题颇多。首先,尽管白云校区的学生组织架构也已经日益组建并完善,但相对缺乏来自己高年级的指导,则让许多活动的开展变了味儿。其次,由于白云校区只有五个学院,且均为基础文科和经管文科类专业,故而出现了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现象,男女生比为1:4,部分学院接近1:10,很多活动受到性别限制而难以开展。而进行跨校区的活动,又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特别是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往往交通费用便超过了活动本身的花费。
(三)缺乏交流
缺乏交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前面已有分析,此不赘述;二是学生和老师的交流,由于新校区地处偏僻,除了常驻的政工干部和办事人员外,其他老师都鲜有时间与学生交流,一般是下课铃响,便得匆忙赶校车回市区,而仅仅依靠课间休息时间的交流,是远远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使得学生在接受到有限的知识传承的同时难以得到优秀教师的品质熏陶,更难以与教师进行多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无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处事能力。师生之间的隔膜也成为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另外,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工作人员,一个人要面对多则几百名学生,很难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心灵层面上的交流沟通,造成学生的心理落差,也使学生管理工作者难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实现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三是学生和社会的交流。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白云校区为例,由于目前主要是大一新生,故而前两种交流的缺失显得更加明显,至于和社会的交流,则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日益凸显。
(四)教育配套资源短缺
高校建立新校区,其初衷在于通过合并或扩建来达到资源共享和提高原有资源利用率。但实践表明,多校区高校的各个校区很难达到资源共享,并不能达到实质的共享。新校区由于建设及管理都是从零开始,教师和学生都很难享受到与校本部相同的丰富资源。在建设初期,新校区无论在有形资源还是无形资源上都很难满足师生的需求。以白云校区为例,常驻校区的辅导员少,每个辅导员对口管理接近500名学生;校区的图书馆图书缺乏,白云校区以人文学科为主,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而图书阅览室虽然不断扩建,但图书仍然太少;校区内外娱乐设施不足;医疗保障条件不足;后勤保障设施没有校本部齐全等。
(五)交通不便
新校区大多位于城市郊区,地域偏僻,信息不畅。以我校白云校区为例,其位于白云区江高镇环镇西路,离市区较远。政工干部为了工作及时到位,常常奔走于几个校区之间,把大量时间都浪费在路程上。而学生方面,暂且不论实习的问题,就课外兼职来说,就遇到了诸多麻烦,由于校园兼职机会较少,不少学生为了降低生活负担,纷纷做起校外兼职,而文科类学生的兼职以家教为主,家教市场需求较大的地方,则在市区或者靠近市区之处,这便需要辅导员特别注重对晚归学生的及时跟进,从而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和风险系数。
二、对策
(一)规范制度管理
老校区的管理制度,为新校区学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新老校区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新校区的管理制度应该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鉴于新校区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学校应该起用一批年轻、有干劲的政工干部,配合部分有经验的同志,以老带新,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的同时,落实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岗位责任和工作职责,实施目标管理,同时完善与之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以辅导员协会为平台,并定期对工作队伍进行培训和交流,严格坐班制度,要求辅导员坚守岗位。
(二)增强校区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传承校园文化,是所有具有一定历史的高校在进行新校区管理时应该思考的问题,新校区就像一片“文化沙漠”,新楼,新人,但无法在空白中建设“新文化”。因此,进行新校区学生管理时,辅导员应该考虑如何将校本部业已成熟的理念,慢慢渗透到新校区,而在学校方面,无论新校区怎样定位,其管理工作都对“校区间的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校区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改善交通条件,加大投入。目前,我校有固定的教职工班车,然而,现有的班车数量,并无法满足师生的需要,建议适当增加班车次数,特别是夜班车及由新校区开往校本部的早班车,以保证师生之间,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鉴于班车运行将产生大量的交通费用,建议参考其他高校的办法,将班车“公交化”,对教学时间段之外的班车收取适当的费用。 第二,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增强跨校区的文化交流。学生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创造条件,经常保持学生群体组织的活动,以文学院为例,该学院每年都会举行“羊城文化之旅”主题活动,该活动采取新老生结伴出行的方式,让老生带领新生参观最能代表穗城文化的建筑、景点,让新生早日融入广州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新老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应该本着“全面发展、重点建设、严格管理、加强指导”的工作原则,加强学生团体的建设,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而在此中间,辅导员应当起到桥梁作用,积极指导学生结合专业实际,组建社团,并且尽其所能担任部分社团的指导老师,以此为平台,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如文学院可以组织读书会、演讲与口才协会、话剧社等等,既充实了学生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中文综合素养,从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多部门协同互助。二级学院应该利用相关职能部门的优势,与其合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以文学院为例,中文专业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提升学科氛围,故在图书馆图书不足的情况下,文学院与校图书馆合作,以“图书馆购买,文学院管理”的方式购入一批图书,这样,保证了中文学子对阅读的需求。
(三)有针对性地加强新校区的学生心理辅导
新校区的学生特别是新生,他们面临着和广大学子一样的困惑,诸如环境、学业、就业、情感等等,相对地又缺乏老生的指引,故而容易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因此,新校区应该加强对新生的心理干预,成立心理卫生协会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组织,形成完善的心理咨询网络。目前,白云校区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资讯室,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在各班分别设立两名心理委员,从点到面,基本完善了心理干预的架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新生不愿意到咨询师找老师,对自己的困惑选择逃避和得过且过的态度。而班级的心理委员也缺少相关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此,应该另辟蹊径,结合专业特点,多途径地让学生寻找到开解心结的渠道。以文学院为例,学院每年都给大一新生开基础写作课,其中一项实操作业便是让学生完成一次采访任务。通过笔者的了解,由于是学业要求,学生也就为本来“畏懦不前”的心理找到了一个台阶,化被动为主动,敢于接触老师,并提出许多本来是专属于“心理问题”学生的问题,而采访的形式,也让整个过程变得自然而不会刻意。由于辅导员和学生接触密切,故学生往往会选择辅导员作为采访对象,辅导员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个体学生的动态和需求,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也要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教授,使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帮助学校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制定工作方案、确立工作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除此之外,建议利用网络和书信等方式和学生沟通。很多学生对辅导员和老师存在距离感,这是传统“官本位”思想的一种延伸,即“师本位”思想,学生不敢和老师面对面接触,或者一接触,便支支吾吾,表达不清。对此,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应该多利用QQ、电子邮件和微博等方式,去了解和关心学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在现实生活中不愿表达的学生,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则十分活跃,辅导员应当利用好网络的平台,特别是要结合形势,密切关注学生的微博。
总之,笔者认为,新校区运行初期的学生工作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校区的校园文化能否建立并传承下来,只有将第一届学生带好了,才能够真正让新校区的学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