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意识形态安全”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一般是指:“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并能保持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状态。”[1]48但是在目前的我国高校中,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宗教文化的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正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为更准确地把握高校学生信仰的最新状况,笔者在安徽省合肥市选择了四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以问卷形式开展了一次抽样调查活动。这四所学校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工类)、安徽大学(综合类)、安徽农业大学(农林类)、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专科类)。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8份,其中有效答卷426份。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为:文科生199人、理科生227人;男生185人、女生241人;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151人、本科生131人、专科生129人。
一、高校中意识形态安全存在威胁的表现
(一)部分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动摇趋势
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从问卷调查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当前高校学生中一部分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再坚固。对共产主义持坚信态度的占23.93%,不太相信的占55.56%,完全不信的占20.51%(见表1)。在回答“对马克思主义的相信程度”时,选择“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占24.7%,“给予马克思主义肯定但还在接受教育和提高认识中”的占39.3%,“有点相信但不明确自己的认识程度”的占18.3%,对马克思主义“不了解而且持半信半疑态度”的占17.8%[2]。
(二)宗教信仰有升温趋势
由图1可见,现在的高校学生,表示“信仰宗教”的占13.62%,这部分学生信仰比较明确;对宗教“半信半疑,宁可信其有”的占30.75%,这一部分学生信仰模糊,易于矫正;另外表示“不信仰宗教”的占55.63%。信教种类见图2:佛教与基督教信教者较多,分别占58.20%和22.22%、天主教9.52%、伊斯兰教2.12%、道教1.59%、其他宗教6.35%。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选择和意识形态认同上同西方的对抗并未终结,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目的就是扰乱我国文化、瓦解人民意志,颠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最终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3]481。宗教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因其自身具有的特点,在历史上常被当作意识形态侵略的工具。高校中宗教信仰抬头的状况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构成威胁。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宗教信仰抬头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部分民众为谋求个人经济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丧失了社会公共道德,更是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抛至脑后;特别是一些党内领导同志,抵御不住利益欲望的诱惑,以公谋私贪赃枉法,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间接地损害了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网络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更加丰富和便捷,另一方面也为别有居心的反动势力扰乱我国文化创造了条件,由于网络信息的隐蔽性和易获得性,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网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对那些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的青年高校学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引导,并对他们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不良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更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向导。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定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总体比较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的学生占16.67%,“一般”的占67.37%,“差”的占15.96%(见表2题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好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两方面,(表2题2)。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许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深度认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理解认同,再加上功利主义风气盛行,广泛树立学生们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理想信念显得更为困难。
高校课堂对宗教问题的忽视,也是高校宗教信仰升温的原因之一。我国传统教育对于宗教问题一直持回避态度,没有在宗教信仰知识方面花费太多时间,给人们的印象是,宗教基本等同于迷信、愚昧、落后、精神鸦片[4],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调查中承认信教的学生里,仅有6.95%的人详细了解过所信宗教的发展过程和理论体系(见表3题2)、16.90%的人参加过宗教实践(见表3题1)、30.75%的人对宗教“半信半疑宁信其有”(见图1)。直观反映出学生宗教知识匮乏,信仰模糊和盲目。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宗教的忽视,学生只能通过自学或宗教团体不真实的宣传了解各种宗教,使得一些非法邪教组织有机可乘,带来宗教异化的危险。对于在问卷中表示曾“自学过所信仰或感兴趣宗教的发展历程和教理教义”的学生,笔者特设了表4一题,“经过自我学习后你还信仰该教吗?”结果显示,有53.51%的信教者“产生了动摇”,还有12.97%的人“完全不信了”,这些数据应当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思。 (三)高校阶段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的影响
好奇心、逆反心和情感寄托诉求是导致高校学生信教的主要心理因素。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求知欲望最为旺盛的阶段,对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对具有悠久历史的宗教文化也不例外,正如表5题1“你为什么选择信仰该教?”中被选比例最高的选项即是“欣赏教义和文化”。“宗教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对人生、世界、自然有其独特的诠释”[5],其深邃的哲理及博大的内涵,对于好奇心旺盛的高校学生颇具吸引力。这一阶段的学生“智力发展已达到一定高度,渴望在思想上行为上尽快走向独立,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但是,因为阅历有限经验不足,容易感情用事脱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碰壁后,极易引发逆反心理的产生”[6]57。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感兴趣,越是不让做的事越要去做;教育越对宗教讳莫如深,他们越对宗教活动充满好奇。许多学生正是在这种逆反心理的作用下走入宗教信仰。对于信教原因的调查,“精神寄托”的获选率很高(见表5两题),近年来社会上的人际信任滑坡和物质享乐风潮在一定程度上传染到了高校,同学之间关系疏离、个人缺乏人生目标和理想,故而“郁闷”、“迷茫”、“空虚”成了学生中的流行词。渴望被理解被认可的学生在宗教团体中找到了一个宣泄、寄托和寻找慰藉的平台,宗教团体生活的氛围恰恰满足了学生们的心理需求。
(四)宗教团体宣传方式的吸引
现在的高校校园中仍然存在宗教宣传活动。据调查,学生中经常听到有人向他们宣传宗教的占7.23%、偶尔听到的占70.43%、从未听到的占22.34%,听到过传教的比例就高达77.66%。经常收到宗教宣传品的占2.26%,偶尔收到的占25.52%,两项合计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27.78%[7]。宗教宣传内容包含生老病死、社会公平、人际交往等,贴近生活,易于共鸣,方式也具亲和力。宗教团体内部拥有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对一些在主流组织中难以获得情感上认同的学生很具吸引力。在访谈中了解到,“不少望教者就是被这种特殊的温润氛围所吸引,他们发现团契内部真诚帮助、真心关爱,能够容忍对方的缺点,接纳对方的不足,没有太多的功利性色彩和世俗性需要”[6]58,很容易敲开学生的心门。
如果家中有长辈信仰宗教,家庭血缘伦理权威和崇拜极易造成下一代也信仰这种宗教,这是信仰的继承性,调查反映出:“家庭”占所有信教途径的一半以上,达58.70%(表6)。对于从小信仰宗教的高校学生,怎样在不伤害他们感情的基础上重塑他们的科学世界观,这个义务只能也必须由高校承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的科学信仰。
三、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胡锦涛同志早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宣传工作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通过调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已受到宗教和外来思潮等的威胁,而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正在于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武器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8]。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要是依靠国家权力的强制性在推动,这种文化传播体制在计划经济与封闭时代,可以凭借我们国家政权的力量,迅速传播发展,具有极其强大的意识形态传播力和控制力,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意识形态很容易导致僵化且难于创新[3]483,更加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体是加强“两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两课”内容的改革方向在实效性,增进学科研究,加强学科建设,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与基本特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时代性、生活性、实效性、可信性,催生马克思主义内含的巨大能量。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树立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9]。”学生只有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对抗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价值观。
(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办法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10]。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第一要务在于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被动接受信息,教育活动缺乏反馈,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违背了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观,这种只注重教育者的单一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每个个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1]。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12],因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而日渐被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们重视。贯彻主体间性原则精神,就是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师,因此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在于拥有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构成,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从而影响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主要包含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三方面。第一,政治素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有牢固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头脑”。第二,业务素质。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功底、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在教学工作中拥有较强的观察应变能力,才能发挥出教师主导的真正效用。第三,品德素质。为人师表,以德服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旨在塑造思想品德的课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师的个人品德素质要求很高,所谓上行下效,思想政治教师的个人品德修养有很强的表率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无形却十分强大的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素质还要与相应的考核选拔、教育培训和发展规划机制相配,其中考核评价一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必经之道,应将考核从现在的以劳动量为主向以要素为准转变,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行为、专业、知识、年龄等诸多要素构成的考核机制[13]。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直接手段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点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是指一套包括思想政治教学和管理的规则原理、要素组合、结构配备以及运行程序的操作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研究我国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思路是由单一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除了上文中已论述过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外,教学手段也不得不引起重视。现在国内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理论灌输的层面,教育方法也多为开设公共课程和强制理论考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考虑过学生是否能接受,导致课堂上出现“台上老师讲讲讲,台下小差开开开”的局面。教育之道是“教,期于不教”,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传道”的学科,是为树立科学“三观”而存在的,把上课仅仅当作完成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的。创新教育方法具体表现为:多举身边实例,少讲大、空道理;多让学生参与讨论,少照本宣科应付教学任务;多创造亲身实践机会,少列条条框框束缚思想。老师可以制定弹性化的考核方式,把思想政治课堂变成气氛活跃各抒己见的讨论小组会,在讨论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对组会思想进行方向性把控,把教学和考核融入讨论中。还可以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特点,建设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数字化校园工具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中华民族情怀。多管齐下,筑牢高校文化安全的堡垒,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919.html上一篇: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