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人事代理制度,是与校内现行事业编制人员人事管理体制并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是一种学校通过岗位聘任、按聘用合同关系进行管理的用人机制。高校在积极适应现行事业编制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人事代理机制,满足了学校对特定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具体包括事业人员编制数和人事代理人员编制数。校内各单位(一般应为缺编单位)因工作急需可提出申请招聘人事代理人员。学校与人事代理人员以聘用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依据法律法规和聘用合同的约定对人事代理人员进行管理。代理人员在聘用期内,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聘期结束或退休后享受社会保险相关待遇。
2 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意义
2.1 有效缓解高校传统事业编制的压力 受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限制,我国各高校一直按照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进行人员管理,高校教工与单位之间关系为终身制,即所谓的“单位的人”。具体表现为人员易进难出,工资待遇旱涝保收,也就是所谓的“铁饭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人才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人才机构逐步虚拟化,人事代理制度应运而生,它极大地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行特点,淡化了身份管理,强化了岗位管理,具有流动性,高校的人才引进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新型人才管理制度,缓解了事业编制不足带来的人才引进难的问题,将用人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开来,优化了资源配置,改进了传统人事管理工作。
2.2 激活了聘用人员在其岗位上的积极性 传统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使聘用人员安于现状,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真正竞争,造成了他们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疏于教学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形式呆板,没有创新,严重制约着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而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推广及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聘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与聘用人员通过合同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在合同有效期,聘用人员一旦不符合学校要求,或者合同期满后,校方通过多方考核以决定是否继续录用聘任人员,这就大大增强了聘用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迫使他们转变工作态度,提高教学水平。
2.3 加快高校人员流动,避免人员引进风险 高校传统人才引进机制,缺乏合理的流动性,也没有有效人才引进通道,在人才招聘方面,仅是通过笔试面试和短期考核等方式决定是否录用。一旦聘任人员的人事关系转入学校,成为学校的正式工作人员,就形成了易进不易出的现象,一旦不适合教学工作,很难解聘;而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引入,可以大大降低以上风险,通过合同聘任的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用人单位与教工通过聘用合约对学校的教工人员进行管理,学校可以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继续聘任。一旦双方解除劳动关系,聘任人员档案重新回到人才市场,由人才市场进行妥善保管,学校不再承担合同规定的责任,以此弥补当初引进人才时所形成的人才引进风险。
3 推进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3.1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人事代理制度要想让高校教工认可,必须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让广大教工认识到实施人事代理制度是时代发展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管理人员积极营造实施人事代理制度的氛围。同时加强人事工作者在人事代理制度方面的专业培训,优化人事管理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增强服务意识。
3.2 建立健全用人制度和考核标准,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高校实施人事代理制度,在人事管理上,必须建立健全各种用人制度和考核标准,避免操作上的随意性,并保持人事管理各项政策的一致性,实施规范化管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增强引进人才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3.3 解决相关民生问题,消除人才后顾之忧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的配套措施是推进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关键。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减掉冗员是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终极目的。但是留住人才,那么要消除人才因民生问题带来的后顾之忧,减少各种心理压力,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就必须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中、使他们与在编教工享有同等的职称评审权利;协调相关部门尽量解决他们户口及子女教育问题。这样一来,他们的后顾之忧消除后,才能专心为高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小结
总之,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实施,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缓解高校传统人事编制压力的同时,会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尽量避免高校人事代理制度产生的问题,建立竞争机制,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加强人才流动、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增砖添瓦,凸显其优越性。为此,作为高校人事管理者更应深刻理解高校人事代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为高校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