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高校共青团组织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高校共青团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走向更规范、更科学的发展道路,如何通过共青团的有效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引导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是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挑战和任务。通过探索与实践,项目化管理在共青团部分工作中得到应用,发挥了科学管理方法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推动了工作。
一、高校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项目化管理最早起源于建筑行业,二战时期开始在军事工程领域运用,20世纪90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项目化管理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得到普遍运用。近年来,高校将项目化管理手段引入日常工作,从成都理工大学实践的情况看,高校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是在应用项目化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共青团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降低成本、节约利用资源的重要举措,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团员青年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必然选择。
1.项目化管理是健全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机制的要求。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信息网络时代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工作对象日益复杂化,党和政府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定位和要求,面对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高校共青团组织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才能跟上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项目化管理作为一种具有现代管理特征的高效管理技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机制的完善有重要的意义,应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2.项目化管理是新时期提升团员青年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团学工作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团员青年在这些活动中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他们是新鲜事物的接收者、创造者、实践者,因此,无论是学生干部,还是团员青年,都应该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参与或组织团的相关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知识、受到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3.项目化管理是进一步提高共青团工作科学化发展的有益选择。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对象多元化,很多活动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等特点。从事过团的工作的人都知道,高校共青团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因素,活动时间、人员组织、活动流程等关键环节都需要把控和管理,要想保证活动有序进行,离不开项目化管理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共青团工作都可以采取这种管理模式。在工作实际中应调整范围及视角,采取引导和传统方式结合,甄别各类工作性质的不同,避免并及时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1]
二、成都理工大学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推动项目化管理,结合团员青年的需要,实施了“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项目化”工程,不断推动“文化理工”建设,有效地服务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
1.项目化管理的目标与思路。针对共青团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学校团组织走访调查,摸清团员青年真实需要,通过论证,校团委经过筛选,选取可推广性强、已实际开展过并取得效果和群众基础的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在资金、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探寻如何将共青团的工作目标与团员青年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载体和方式,使其在参与活动时提升综合素质;项目化管理以项目专人化、服务大众化、运行团队化、经费专项化、评估经常化为目标,有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以“立意高远,师生满意”为标杆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为了深入推进项目化工作,学校推进三级项目管理制度:第一级是学校校级活动项目中精心挑选项目,面向全校组织或个人公开招标;第二级是学院团组织将学院的优秀活动项目申报,学校审核通过以项目化方式运行;第三级是团支部申报班团活动项目,学校审核通过后以支部项目方式运行,通过“学校发动、学院联动、支部互动”的思路打造校、院、班团支部三级项目。
2.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法与过程。(1)广泛深入调研,把握学生需求。通过“勤走访、大调研、常谈心”为主题的系列基层走访活动,多渠道、多层次了解广大团员青年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需求和建议。通过收集、整理,2012年共有26项校级活动进入“项目化”初选名单。为优中选优,校团委将所有活动预期效果进行了推导,由学生代表参与选出了9个校级活动项目,将其项目化,面向全校招标。(2)转变服务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校团委专门成立“活动项目部”,负责项目化管理的具体运作,“项目竞标”改变直接安排学生组织承办活动的惯例。2012年,活动项目部将9个项目公布,收到67份竞标书,通过答辩,有16个团体、个人以合办或单独承办的形式成功竞标,分别组建了9个项目组,在期限内将项目付诸实践。(3)大力规范扶持,及时纠偏调整。为扶持项目开展,专门安排富有经验的老师对项目组进行指导,活动项目部向每个项目组派出长驻项目组特派员,参与项目的管理,及时反馈信息,项目组定期提交项目进展报告,活动项目部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其不断完善;整合宣传力量,对项目进度,特别是举办的时间、地点进行预告,对于部分做出成绩、做出亮点的项目,向《成都日报》等媒体发出采访邀请,扩大宣传面。(4)完善考核机制,创建校园文化品牌。立足实际,倾听学生心声是项目化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为增强项目整体协调性,促进项目交流,规范进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项目阶段完成时期,举办项目化答辩大会,由指导老师、参与学生予以打分,评选出优秀项目组;对未能达到既定目标的项目组,取消承办的资格,重新招标,增强项目组的紧迫感,真正做到“项目为同学,同学来打分”,保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3.工作成效。(1)通过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2012年校级项目化管理有67位个人或组织参与竞标,涵盖7个校级学生组织,17个院级学生组织及各类社团;团支部项目化管理共有125个支部申报,在学生覆盖面、参与度等方面,创历史新高。(2)通过搭建统一平台,促进了资源整合利用。邀请著名主持人陈岳、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刘兴诗教授等参与“说出你的故事”项目,优势特色活动通过“项目化”,质量和影响范围得到了很大提升,打造出了“图书馆让座卡”、“咖啡屋交流会”、“爱在红花”等系列品牌活动。(3)通过“项目化”,全校团组织的观念发生转变,由直接分配任务变为主动争取。任何活动项目想要得到认可,都需要仔细调研、精心准备、认真总结。“项目化”提高活动主办方危机意识,提升全校学生活动的总体质量。
三、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思考
近年来,我校团组织坚持“有效联系青年、有效服务青年、有效凝聚青年”和“项目化实施、品牌化打造、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的“三效四化”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构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共青团工作机制,坚持项目化运作,遵循工作规律,不断提高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使活动项目成为团员青年展示才华、团组织凝聚青年、学校文化育人的有效平台。
1.高校项目化管理核心是以人为本。实施过程中要紧密依靠团员青年,目标是使大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同时受到感染和教育,指导思想需要不断创新,切实了解师生诉求,不断调整思路,实施方法要紧紧围绕学校实际,实现路径可以有多种,需要团组织及时搭建平台,通过打造品牌,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连贯性,要有一套完整的思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
2.要注意充分整合资源。高校团组织能掌握的资源有限,整合社会资源是团的工作发展必然需求。通过资源整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调动校内外资源,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构建项目化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拓展项目化管理的渠道和空间,构建“大型活动届次化、中型活动专业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的活动项目格局;按照“围绕第一课堂抓校园文化、围绕专业要求抓素质拓展”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积极性,完善“学校发动、学院推动、支部联动、社团互动、学生行动”工作机制,把项目化管理与学生专业学习紧密结合,与班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紧密结合,实现活动组织多层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内容多元化、活动主体全员化,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4.打造出精品活动项目。精心选择设计符合时代特征、本校特色、青年需求的活动项目,从项目的需求分析、策划设计、资源整合、目标制定、职责划分、过程管理、绩效评估等环节着力,确保项目化管理工作策划严密、可操作性强、落实到位、影响广泛,强化过程控制,打造精品工程,通过项目管理打造品牌项目,通过品牌项目带动工作全局。
5.扩大宣传力度,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广泛的宣传和关注会带动更多资源支持项目化管理工作,树立项目化工作的良好形象,为进一步开展项目化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因此需要创新宣传形式,实现宣传载体多样化、宣传内容新颖化、宣传体系网络化的目标;重点突出网络宣传媒体的利用,完善新媒体使用及管理,提高信息更新频率,构建成规模、成系统、易监管、覆盖广的宣传网络。
6.要提高开发项目化管理的针对性和规范性。团的项目化管理内容多,管理办法各异,项目布局点多面广,组织管理较为复杂。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根据项目特点和性质,提高管理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在项目的立项决策、实施管理的环节,要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作用,扩大受益群体的参与度,提高项目决策的透明度,整合力量,积极探索建立“各司其职、制衡防错、协调高效”的管理方式,以科学的方法、规范的程序组织好、管理好团的项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