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而在回顾既往研究中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一个重要缺陷,即将工作压力和其他压力混淆。导致研究所反映的压力其实并非仅仅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而是高校教师甚至所有的相似年龄的人面对的共同压力。这类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以一般代替特殊,不能突出反映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有压力。而本研究将把压力视为一种与青年教师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层次的系统,用压力源调查量表的形式,细化产生压力的因素及各因素的压力强度,以提出有针对性的、能切实解决压力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样本与方法
本研究样本来自于X大学的50位专职教师,X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211高校,有35岁以下青年教师221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比超过20%,覆盖了X大学的多数学院。样本中男性35人,女性15人,平均年龄31.08岁;未婚者占56%,已婚者44%;94%拥有博士及以上学历;所从教的学科门类以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为主;教学科研岗占到90%;讲师占64%,副教授占30%。
本研究设计了压力源调查量表,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生活成本、教育改革等)、学校环境(规章制度、学校福利等)、日常工作(教学科研任务、工作成就感等)、职业发展(职称晋升、进修机会等)、家庭和人际关系(家庭期望、亲友关系等)、个人因素(自我期望、健康状况等)四重系统六个维度测量青年教师的压力强度,每个维度包含五个题项。设置了没有压力、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和重度压力四个等级,分别赋值0、1、2、3,每一题项或维度测得的均值便可以体现出相应的压力强度。
二、压力状况与压力源
通过计算各个维度的压力均值(见表1)可以看出,X大学青年教师的各方面压力和总体压力均介于轻度中度之间,这一群体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力,但还没有达到难以承受的水平。学校环境、日常工作和职业发展所造成的压力较大,而个人因素所造成的压力最小,说明这一群体自我感觉适合和适应目前的工作,但学校环境、日常工作和职业发展等外、中系统因素给他们造成了较大压力。
通过计算不同性别的压力状况可以看出(见表1),男性的总体压力比女性要大,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学校环境、日常工作、职业发展等宏、外、中系统中感受到的压力均比女性要大。而女性则在家庭和个人因素的微系统中感受到比男性更大的压力。
通过压力强度与年龄的相关分析(见表2)可以发现,除学校环境和职业发展因素外,青年教师在各维度上感受到的压力强度都与年龄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以工作压力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其次是社会、家庭和个人因素。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教师会逐渐适应学校的环境,接受学校的客观条件,减少对职业发展的担忧,但会更强烈的感受到宏系统和微系统所带来的压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一)青年教师始终感受到压力,虽强度不大,但也应持续关注。研究表明,青年教师总体压力水平介于“轻度”和“中度”之间,学校环境、日常工作和职业发展等因素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大,总体压力会增强,同时,他们会更会更强烈的感受到社会、家庭和个人因素带来的压力。压力始终伴随着这一年龄段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有效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的压力管理对于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二)压力源与年龄、性别因素紧密相关,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帮助缓释。研究表明,青年教师在压力源上有性别、年龄的显著差异。男性总体压力要高于女性,女性在微系统中感受到的压力要高于男性。这与社会上的性别定位有关,男性需承担较多的经济、社会责任,而女性需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教师总体压力强度增大,微系统压力逐渐增强是重要原因,这主要与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有关。鉴于这样的差异,学校在关注和帮助青年教师上,应针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有的放矢。应注重缓解男性的工作压力,帮助女性解决人际和家庭问题。对于刚入职的新教工,应在适应工作上加强培训、支持和指导,而当他们入校三到四年后,应更加关注其人际、家庭压力和个人调节上的困难,助其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以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的方式帮助其积极缓释压力。
(三)宏系统的影响会逐渐增大,学校应加强政策宣教,疏导压力。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的积累,青年教师对社会环境、教育发展的认识逐渐提升,宏系统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愈发显著。对于这一系统,青年教师与学校都没有能力改变,只能加强适应能力。学校应以形势政策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向青年教师正确解读国家最新政策尤其是教改政策,多宣传其中的正面、积极要素,将宏系统的压力因素转化为青年教师抓住机遇,积极向上的动力。
(四)青年教师压力集中于外系统和中系统,应建立相应的压力管理体系。研究表明,青年教师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外系统与中系统,这两个系统与学校的服务和管理方式息息相关,对他们的影响最为直接的。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压力管理体系,使青年教师的压力保持在适当的强度内。
1. 明确学校目标及个人目标。组织发展与组织目标的设定是组织中每一成员的共同责任。学校对于工作目标的设定应审慎、合理、适切,并鼓励青年教师对目标管理的参与精神,通过参与、激励、评价考核等环节,减少因角色模糊带来的压力,努力达成组织和个人目标相统一。
2. 保持良好的组织沟通。学校管理应透过校、院两级组织沟通的过程,重视各级行政层的正式或非正式、垂直或水平式的沟通。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应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
3. 营造和谐氛围。学校应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为青年教师“松绑”,体现对其工作的理解和尊重;其次要创造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积极进取的软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创设健康友善的制度环境,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和心理环境,良好心理环境的建立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
4. 关心青年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及时掌握青年教师的心理动态,研究和满足其心理需要,建立减轻其心理压力的机制,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合适出口。注意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建议改革教工体检内容,除身体健康检查项目外,增加心理健康体检项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