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高校党校科学化建设的内涵和前提
科学化是指按照科学的原理或理论,用科学方法工作的过程,具体是指运用人类揭示和总结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高校党校姓党名校,且是校中之校,这些特点决定了任何时候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一理论导向,其次必须遵循办学规律。根据习近平同志对党建科学化建设内涵[2]的阐释,可将高校党校的科学化建设理解为在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党校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为保障、用科学方法推进高校党校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广义的科学化建设不仅包括科学培训,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如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的应用,还包括科学管理,即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科学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高校党员和干部的质量。
要按照规律进行培训和管理,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现代理性社会科学精神的表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的灵魂的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毛泽东同志早在1930年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身体力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因此,对高校党校科学化建设而言,科研先行是前提,现状调查不能省,此外还应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人才学及管理学方面的研究,以推动党校学科建设和科学培训工作体系的构建,形成“以研促训,以训促研”的良性循环。目前少数高校党校能够通过网络、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培训需求和效果调查,能够准确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如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开展了学生对党员形象、入党动机的认识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为授课准备了第一手材料,并通过前后对比了解了培训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党课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中南大学对142所高校党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约55%的党校专职人员主持过一项校级以上科研课题,30%的人从未开展过科研活动[3],高校党校工作队伍中调查研究的风气还不够浓厚。
二、构建科学的培训工作体系是高校党校科学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狭义的科学工作体系包括明确的培训目标、现代化的培训理念和模式、贴近实际的培训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完整的科学工作体系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系的保障和人力物力的支持,本文重点做狭义科学工作体系的探讨,关于高校党校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的问题已在另一篇文章中做过详细的论述。[4]
(一)培训目标的分解与凝练。按照中共中央关于《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党校培训的总目标是“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可分解为以下五个子目标,即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优良作风进一步养成,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见图1)。各高校党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对上述目标进一步凝练,有利于明确培训任务,从而为党校培训规划的制定和培训活动的策划提供指导。如中国人民大学党校概括出“立、守、敬、学”四个字,中国矿业大学归纳出“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等,值得其他高校学习。
(二)培训理念和模式的创新。理念是教育的灵魂,决定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根据上述培训目标和要求,一些高校党校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培训理念,如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按需培训”的理念,中国农业大学 “注重实效”的理念等。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各高校对培训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培训对象上,考虑到多层次性特点,各高校采取了“分类与集约相结合”的模式。培训对象主要有八类: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支部书记、领导干部、中青年骨干、组织员和党课教师。个别高校在此基础上还有所细化和扩展,如中南大学开设的党员博导培训班,在他们调查的142所高校中,有42%的党校开展了统战对象的培训,11%的党校还承接了校外培训[3]。在培训时间上,对外经贸等大学采取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在培训地点上,很多高校提出了“校内校外相结合”、“境内境外相结合”的模式,中南大学的调查显示,有6%的党校每年至少能举办一次境外培训[3]。在内容安排上,北京理工大学提出“专题与系统相结合”、“基础学习和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模式,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北京印刷学院提出了“历练思维和身心健康相结合”的模式。在培训方法上,北京科技大学突破灌输式,采用了体验式、参与式和开放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根据上述培训目标和任务,党校的培训内容应包括三大类:党性教育、业务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培训内容基本分为三类,即党性教育、业务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见图2)。党性教育是党校培训的核心内容,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广义的党性教育由四个模块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最基础的教育,重点在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其中信仰、理想和信念是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脊梁骨,心灵世界的“北斗星”和行动的“总开关”,随着近年来宗教热的逐渐升温和物质享乐主义的盛行,大学生和教师党员的信仰、理想和信念教育急需加强,在一项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竟然有73.2%不知道入党不可以信宗教[5],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化、思想愈加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党风党纪教育更是不能松懈,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十八大报告对此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1]业务培训的目标是使党员干部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北京理工大学推出的财务审计专题、教育体制机制专题,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现代科学技术培训,对外经贸大学的外语培训,北京科技大学的领导、管理、履职能力培训,北京联合大学的中层领导职业修炼课程,北京大学的治校理教能力培训等。综合素质培训即对党员干部基本文化素质的培训,如举办人文教育专题,知识分子的责任等方面的讲座,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组织的团队素质拓展和公文写作培训,北京大学的公务礼仪培训等。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需要,很多高校有所侧重地采取了模块式教学。对入党积极分子侧重党的基础知识培训,对预备和正式学生党员较侧重以成才为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对支部书记侧重党务工作培训;对领导干部侧重领导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对毕业生党员侧重就业和敬业精神的培训,如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培训等。然而要把上述内容上新、上活并非易事,对成都理工大学的调查显示,47.1%的人认为党课教学内容枯燥,无针对性,37.3%的人认为培训内容陈旧,无时效性[6]。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渠道搜集新鲜材料,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和学员的思想实际。
(四)培训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探索各种生动、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顺利完成培训内容的关键。在中南大学调查的142所高校中,34%的党校认为制约党校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培训方式陈旧[2]。成都理工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学形式单一(62.9%)是教学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为改变这种现状,各高校党校尝试了很多高度参与性、互动性的培训方法(见图3),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访谈教学等。讨论题目能够密切联系当前的热点问题,如导致党员蜕化变质、党校培训效果差的原因;武汉大学借鉴美国哈佛的案例教学法,最后半小时的教师点评引导学员实现了理论的升华;体验式教学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现场教学,利用文学艺术等感性形式开展激情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得越来越紧,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法,如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朱毛挑粮小道、唱红歌等,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人们对实践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办学经费的逐年增加,一些高校已建立了常年合作的社会实践基地。中南大学调查的142所高校中,34%的党校培训每期都能安排校外实践[3]。此外,清华大学组织的理论知识竞赛和党课学习小组风采展示,北京体育大学开展的“创先争优讲用会”,中山大学开展的党员风采大赛等主题活动,以及其他党校组织的现实问题研讨班、课题研究小组等培训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培训手段上,各高校党校充分利用了影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形象化教育。信息化技术不仅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新型载体,还开辟了党校培训的新天地,对党校的科学化建设起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网上党校突破了现实课堂的时空局限性,为学员提供了便利。在中南大学调查的142所高校中,有64%开办了网上党校[3],但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内容较丰富,如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的网上党校;有的内容不够新鲜,一些板块打开后一片空白,功能不够强大,只有中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少数网上党校有测试功能,在142所被调查的高校中约占20%[3],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也存在问题,开发实时讨论交流工具的更少。总之互动性不强,生动性不够,没有让内容动起来,响起来,网上党校的功能有待开发,内容有待扩展,形式有待创新。近年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建设的“高校教师党员在线”,汇集了大量的高水平师资,学习内容涵盖面广,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具有选择内容和时间的自主性,各高校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极其高涨。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具有统筹整合资源的优势,弥补了部分高校网上党校党员培训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建设。近年兴起的手机党校也解决了党员集中学习难、党校教育覆盖率低的问题,实现了从逐级学习向同步学习的转变、固定课堂向移动课堂的延伸,开辟了党校培训的又一个阵地,前景广阔。很多高校还利用飞信为党员提供咨询。在结业形式上,很多高校党校也力图创新,如举办文艺晚会、研讨会、论坛、效果调查、部门沟通会等各种新颖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高校党校的科学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科研先行是前提,构建科学的工作体系是核心。科学培训是重点,从培训目标到培训理念,再到内容和方法,都应体现现代技术与理论的渗透和应用,科学管理则是科学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005.html下一篇:高校学生宿舍科学化管理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