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
(一)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角色定位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过分干部角色。即在扮演学生干部角色的时候容易陷入“官本位”,完完全全把自己当成了干部,不懂得干部先干一步的道理。另一方面,无法正确处理学生与学生干部的角色。在扮演学生角色的时候,往往又不能兼顾好学习任务与工作的关系,为了完成工作迟到,旷到的干部不在少数。
(二)心理承压能力不强
90后学生干部往往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备受呵护,社会阅历较少。这一现实因素也导致了90后的学生干部情绪变动大,在开展学生工作的时候稍微遇到挫折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目标时并不能很好地对自己进行总结替代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和一系列消极的行为,如一封辞职信结束自己的学生干部生涯。
(三)功利色彩浓厚
学生干部这一特殊身份和学生组织这个特殊的组织与老师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关奖励上面也是有着其他普通同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许多学生干部在一开始竞选的时候就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功利思想,在日常开展的学生工作中也往往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利用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去谋得奖学金,入党资格和优秀学生干部名额等,功利色彩浓厚。
(四)工作作风懒散,责任意识缺乏
部分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以自我为出发点,纪律观念不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待高一级的学生干部或者团委老师交代的任务是一种随便的态度,敷衍了事,一件事情往往要多次反复。有的学生干部因为在一开始对自己的发展目标就不明确,,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工作积极性弱化、告退等现象,不从大局和全局考虑问题任职到一半就递交辞职信甚至在自身工作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一走了之,责任意识明显缺乏。
(五)工作被动,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缺乏一定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一批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往往都是因循守旧不注重创新。在开展工作中往往要等到高一级学生干部或者团委老师来安排。处理安排工作的时候不灵活安排,只是进行机械执行,缺乏主动性。
二、高校学生干部组阁竞选的合理性
(一)高校学生干部组阁竞选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应该把握两点,第一点就是最高的行政领导即组阁者必须为公众民主选举产生,第二点就是要保证最高行政领导的一把手地位。在高校学生干部中实现组阁竞选也是以这两点为基础,以团委学生会为例。一方面最高领导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同时在团委学生会内部被公开推选的最高领导者拥有绝对的权力,则是体现了集中。从理论上说高校学生干部组阁竞选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实施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的支撑。
(二)高校学生干部组阁竞选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在高校学生干部中实行组阁竞选可以减少老师对学生干部工作的过多干预,高校学生干部尤其是较高层次的学生干部则会有更多的话语权与决定权,在事情的处理与决策上面就会更加果断。学生干部本身会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对自己和组织的认同感也会更加强烈。在这种满足感之下,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会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从而学生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学生组织的目标的实现也会趋于最大化。
(三)高校学生干部组阁竞选可以很好地维持学生干部队伍的稳定
对于高校学生干部而言,组阁者是经过其他全体学生干部选举而来,其本身也是对整个内阁有着责任,因此本身对于组织就会有绝对的忠诚与服务精神,在没达到目标之前不会轻易退出。而被提名者出于对组阁者的感激和报答之意同时又兼有实现组织目标的共同目的,因而在组织中也不会轻易辞职,学生干部队伍因此会很好的保持稳定。
三、高校学生干部组阁竞选的实践方法
(一)确立候选人群
以学生组织中的团委学生会为例,在一开始就要在全院范围内尤其是团委学生会组织中的学生干部进行普查,了解多少人想成为学生会主席的数量,并做好详细记录,并把此作为主席团的后备群,最终推选的话只需从这部分候选群里面推选即可。
(二)选定好组阁者
组阁制对于组阁者的要求非常高,在各方面应该较为突出的。以学生组织中的团委学生会为例,可以在已经确立好的候选群里面公开推选几位代理主席,给予一定的工作期限。在每个代理主席工作期限完成后再公开推选最终的主席人选。
(三)进一步完善学生组织中内阁的监督、评价、晋升体系
在由组阁者进行内阁组织完毕后,学生组织中内阁的监督、评价和晋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首先要发动此前参与推选组阁者的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到新的学生组织内阁的监督中去,敢于发现问题,提问题。其次,要确定考评时间。可以以2个月为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完毕之后立即组织全部学生干部对内阁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及时反馈到分管学生干部工作的领导和学生组织内阁去,考评结果不理想的由分管学生干部工作领导直接督促内阁进行反思,改进。最后,晋升体系要通畅。讲究晋升不仅仅是对于组阁者可以任免提名者,对于全体监督内阁的学生干部而言也是一样,没有实现先前承诺或者出现重大失误的内阁,就应重新推选新的内阁者。
(四)善用激励机制
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学生组织内阁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在实现激励时应考虑两个层面。一是取得的实际成绩;二是工作时间。例如在团委学生会之中可以设定组阁者即主席任职6个月以上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等,或是如果当前内阁在学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直接给予组阁者及全部内阁成员入党候选人资格。
(五)注重心理疏导
由组阁者组建的内阁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也存在前期工作不突出造成自身内阁考评不合格等情况的发生。因而,分管学生干部工作的领导在新一届内阁组成之后就需高度关注,在其成绩不突出时及时采用鼓励等方式对内阁成员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内阁的后期工作开展的愈发顺利。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021.html上一篇:高校改革中学生评教的误区
下一篇:高校后勤资源配置“马太效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