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要解决这一课题,首先要明晰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工作内容和评价标准,然后对应的展开各项工作。结合实践,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
一、高校精神文明具备的功能
高校精神文明的建设主要有三项主要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传播功能。首先,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穿插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它是一项由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群众性实践活动,这一过程本身是对广大师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向广大师生宣传先进文化的目标和要求,能够增强其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对师生的教育功能。
其次,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是对精神文明中凸显的优秀事迹和成果进行表彰,对不足之处进行批评和反思,能为广大师生的日常行为提供准则,时刻监督自己的一言一行,端正态度。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在师生中的普及,能使广大群众不断沿着正确的精神文明轨道前进,这就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监督和修正功能。
此外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子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之一,其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优秀成果必将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积极的传播和榜样的作用。因此高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完善,必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引导社会进步和良性发展。因此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还具有传播和引导的功能。
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内容
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同的。高校里主要进行的活动是教育工作,因此在实际中,要结合教育这一特质来完成精神文明的建设。通过引导、宣传、组织等多种方式,完成学生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开展:
(一)加强常规思想教育。高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首先,要改变现在高校中一些教师和学生不重视“两课”的错误思想,转变对“两课”的认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其次要加大“两课”改革的力度,对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办法等各个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增强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结合实际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此外还要引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成就来从整体上教育学生,提高高校学生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让其能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真正应用到这些内容。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校方,要坚持探索以“知识、能力、人格”为主要内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计划中要让学生能够自由发展,为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条件,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个性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品德高尚并且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确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目标。以激情和豪情感染学生,用耐心和渊博教导学生,用品德和榜样指引学生。
(四)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五爱”是中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每个大学生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教育学生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树立以贡献力量建设社会、保家卫国为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耻的爱国情操。
(五)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文明卫生、爱护公物、男女平等、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发动学生座谈分析校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和现象,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栏在文明创建活动中的舆论作用,扬善惩恶,维护和倡导校园文明。
(六)开展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好形式。通过社团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补充理论课堂的不足,锻炼实际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坚持正确方向,引导他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格调高雅、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
(七)充分发挥党校、团校的教育作用。通过向学生讲授党的历史、党的章程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党建、团建活动,加强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对党的正确认识,让师生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计划的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通过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对党的积极认识和响应,并将这种影响力辐射和扩散到整个高校中,形成群众自发学习党、响应党、拥护党的良好风气。
三、高效精神文明建设的评价标准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评价过程中,除了要坚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外,还必须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使用全面的评价体系,客观的评价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既要评价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如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又要评价精神文明建设对高校物质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使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评价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一)对人的素质提高的评价。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因此必须从教师、学生等多个纬度进行考量。例如:广大教职员工是否普遍遵守职业道德,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师德教风;广大学生是否普遍形成了认真学习、奋发成才的自觉行为,有无良好的学风;是否获得领先水平的成果,是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对群众参与程度的评价。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依赖于广大师生员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这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广大教师员工是否积极配合精神文明宣传;教师在“两课”教育和形势政治课上有没有将精神文明教育纳入其中;学生是否将文明礼貌作为基本准则,将探索先进科技文化、学以致用报效社会作为学习的目标;对社会突发事件的评价和判断是否与精神文明相符合。
(三)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评价。校园文化环境包括高校中党政机关的作风、校园风尚、学术氛围、景观设立、环境布置等内容。对文化环境的评价应包括以下方面:优良的教风、学风、班风是否形成和发扬;校园综合治理有无成效,校园卫生、秩序、安全、稳定等是否有保障;学校团结拼搏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是否牢固确立;每个人能否在学校的各个单位和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性;用于开展各种有益活动的场所是否充裕等。
(四)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评价。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把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和空间。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是否重视解决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可供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发展;是否贯穿到广大教职员工的学习、生活中去,是否已经能联系实际落实为具体的行为;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是否体现在物质文明建设过程中。在教学中的实践证明: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和当前时代、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紧密联系,要与制度改革、师资建设、教学发展协同进行,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好。而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不仅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现时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084.html下一篇:浅谈高校大型活动礼仪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