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随着互联网业的迅速发展,网络用户越来越多,而且用户的年龄结构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甚至中小学生成了主要的网络用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消息称,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增长态势较好,规模达到5亿人,年增长率为19.1%[1]。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显示,网瘾患者一般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或者表现为一定的人格缺陷,一般表现为抑郁、紧张等,学生一旦患上网瘾就会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的江苏、安徽等省份,高校学生的网络成瘾率较高,达到了8%左右,而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和人格特征上或多或少表现出异常[3-4]。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我市某高校300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UPI),并以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试(16PF)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作为本次研究工具,分析网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发现网瘾学生在性别、年龄上存在差异,在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家庭结构、经济水平、专业满意度上差异较为明显。现详细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市某高校300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80名,女性120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3)岁;大一学生120人,大二学生110人,大三学生70人。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对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心理特征及外部环境因素。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5%。
1.2 研究工具与方法 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法(UPI),采用编制好的问题对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家庭结构、经济水平、专业满意度作出检测。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试(16PF),采用刘永和、梅吉瑞修订的卡特尔教授关于人的个性因素成因进行测试,共有187道测题,分成16种因素,对学生的紧张、焦虑、怀疑等心理特征进行调查。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采用陈淑惠教授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本次研究的300名高校学生进行测量。该量表是4级自陈量表,共26题,从“极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值从1到4依次增加,得分为所包含题项分数之和,总分在65分以上的被认为具有网瘾或者网瘾倾向,得分在85分以上的被认为具有严重网瘾,分数越高,表明网络成瘾倾向越高。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测量通过该软件自动生成原始数据,测量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这些高校学生中存在网瘾症状的人不多,共有54名,占整个调查人数的18%,这些学生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上表现较为明显(P<0.05)。网瘾和非网瘾者在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家庭结构、经济水平、专业满意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存在网瘾的学生人格上一般表现为内向、不自信、自律性差、对专业的满意度差。
本研究将被调查的有网瘾的54名学生,与没有网瘾的231名学生进行对比,比较两者在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经济水平、家庭结构、专业满意度上的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通过比对发现,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和谐、经济水平较好、家庭结构完整、对专业满意的高校学生不容易患上网瘾。
表1 不同网瘾的学生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
同时,对网瘾学生的个性进行检测发现,网瘾学生焦虑、抑郁、怀疑等特征比较明显。而运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对得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进行监测发现,这些学生一般表现为内向、不自信、自律性差。
3 结 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网瘾学生在性别、年龄上有较大差异。而结合本研究情况来看,在54名有网瘾的学生之中,男生45名,女生9名;大一学生31名,大二学生18名,大三学生6名,网瘾学生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网瘾学生进行监测发现,这些学生性格上一般较为内向,不愿交流,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程度的反感。
对高校网瘾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容易受家庭环境和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其人格特征也和环境因素紧密相关[5-6]。而网瘾学生一般表现为内向、不自信、自律性差、对专业的满意度差。本次研究就我市某高校3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网瘾学生和非网瘾学生的表现得出以下结论:高校学生人格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不容易产生网瘾。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115.html上一篇: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龙洞高校快递派送路线选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