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名们约定俗称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近几年语言界已对流行语做出初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对于流行语性质的界定并不明确,如流行语常与方言俚语、行话、引语和黑语之间相互混淆,因而对流行语的研究并不彻底。在此主要论述西安高校大学生流行语使用特色,尤其关注于性别与学历带来的使用差异。
一、高校网络流行语使用简述
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首度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并在各大网络平台交流社区盛行。对于流行语定义在摘要中已作出简单解释,在此就不再进行赘述。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媒体语言,广泛地出现在聊天IM、网络社交、SN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语言来源广泛,符号及文字象形,数字及外语相声、方言及外来字解意(李兰兰,2008)。本论文主要研究高校大学生(西安地区)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二、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项目的成立
(一)项目确立。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顺应2013年国家提倡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产品,而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项目是西安培华学院二级院系人文与艺术学院所成立的响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本项目致力于对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使用情况的了解并对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由于区域及人力物力资源的局限性,因而选择西安地区作为项目调查的运行点,分析西安高校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因素。
(二)问卷的形成。本调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结构化的数据收集,已正式书面和网络电子的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象被直接告知调查的目的。调查问卷设有两种:流行版和传统版。流行版主要针对于高校大学生对近三年来流行语的掌握程度,问卷形式与时下年轻人所追捧的心理测试结果类似;传统模式即为问卷的经典模式,主要调查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态度。两份问卷相辅相成,能够较为全面的调查高校大学生(西安地区)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三)调查问题的设置。通过对近三年来网络流行高频词语的收集,选出其中最为普遍的50例,通过流行模式即类似于心理测试模式的问卷,形成与流行于相关的调查问卷,问题设置主要为高校大学生常用的流行词汇,问题设计新颖、独特,突出问卷的主要内容,也反映了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年轻化和有文化。经典模式流行语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与传统问卷的题目设计一般无二。主要通过中规中矩的问题模式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理解与态度。
(四)问卷受访学生调查结果。根据1600份来源于西安16所高校的纸质问卷,并200份网络调查问卷的抽样打印版,剔除了18份不合格的纸质调查问卷,共计收集到1782份完整的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受访的1782名高校学生中共有男生1094人,女生共有688人,男生较之女生略多。数据统计还发现调查受访高校大学生中本科大学生有998人,专科人数为588人,最后,研究生受访人数为196人。
(五)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通过传统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直观态度,24%的人表示愿意接受,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反对,不偏好和无所谓,占到55.1%,有8.3%的人持排斥态度和12.6%的人表示喜欢态度。总体而言大学生群体基因自身的知识和见闻对于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而温和的包容。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而另外4%则表示不会再日常生活中使用流行语。进一步调查使用频率,选择略有使用或会使用流行语的受访者达到51.3%,而很少使用流行语的人数为32.7%,有9%的受访人表示基本不使用流行语。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结合前面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受众多为轻度使用,而明确表示会使用及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也占据29.2%的比例。因而网络流行语具备了一部分固定的受众群体
(六)网络流行语的熟悉程度。网络流行语调查问卷的流行模式中有5种测试结果,表示了受访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掌握程度。分别为:A型、B型、C 型、D型。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发现受访人员对流行语的熟悉程度大致掌握的占72.1%(包括B型C型D型)熟练掌握网络流行语的受众大学生为16.4%,及少数人对网络流行语持陌生态度。(11.5%)。
结合上述所有数据分析得出,由于性别差异,男性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掌握程度高于女性。根据学历的差别,由数据统计发现,本科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和掌握程度最高,专科大学生次之,研究生最末。
三、项目成立的意义
(一)网络流行语的意义。网络流行语有四种主要的来源方式:(1)象形。网络流行语中最方便使用的是由字母、“火星文”、符号、文字表情和数字组成的图画、图幅,其中模仿人体,表情构造的符号尤为常见。(2)象声。根据词语发音、英文读音、谐音造词进行改编形成网络流行语。(3)借用。通过传统词语借义、方言外来词改编引申开来。(4)社会世界或现象的衍生词。
通过以上网络流行语的来源方式可以发现,流行语代表着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可以扩充汉语的语言词汇,提高汉语的趣味性,一部分网络流行语来源于国内及国外的方言俚语体现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而社会现象的网络流行语可以让人们更多关注于生活新闻。
(二)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意义。了解西安高校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掌握程度和使用频率,反映西安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气息。(2)通过西安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数据统计发现西安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用语的规律性,并通过对规律性的研究与延伸进行社会功利性活动,如广告、校园文化传播活动等。(3)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规律性研究,可以预测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方式及网络流行语的新兴词汇。这一预测可以更好地利用于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及社会活动中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118.html下一篇:现当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