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微时代”高校传递正能量的必要性
何为“正能量”?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特曼在他的专著《正能量》一书中将人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开发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在此书中,“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和幸福的动力和感情”[2]。延伸定义就是:积极的能量;正义的、公正的、公平的能量。当下,中国人对“正能量”有自己的诠释,即所有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给人力量的人和事都称为正能量。
我们在南京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对大一、大二的100学生名进行了“微时代下正能量对大学生影响力”的抽样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中男生42.%,女生58%,大一、大二学生比重分别为36%和64%,根据数据统计66%的学生对“正能量”非常了解或基本了解。我们分别设计了4个题目供学生选择,结果如下图: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微媒体传播正能量持肯定态度,对自身参与微媒体传播正能量持积极态度,微媒体传播正能量在高校中有广泛基础。因此,微媒体在学生中传递正能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全民参与媒体的微时代,由于成本低廉,参与传播门槛的降低,让人们观点表达的欲望达到极致,上亿人参与其中乐此不疲,这样一个虚拟的庞大的舆论场成为正负能量较量博弈的战场,正负能量在微媒介的传播中迅速融合、凝聚,能够瞬间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占领舆论制高点。通过真实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传播迅速的信息,在微博、微信平台上可以轻松获取数千万乃至上亿万的阅读量。这么大的信息覆盖面,正负能量无论谁占上风,都能将对方瞬间淹没。由于媒介信息本身零审核、无屏障、碎片化等特征,大学生很容易在网上接触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及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一些校园暴力等负面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受网络影响所致。一个学校如果正能量占上风,则可以在校园中形成免疫气场,使学生在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上保持健康,并且能够变得积极向上、自信、乐观、豁达。正能量的传递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谐校园、幸福校园的建设及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深刻影响,反之,将增加校园中的不安定因素,对学校和社会都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面对微时代复杂的舆情,高校应该调整思路,对学生开展正面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防微杜渐”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微时代”背景下正能量传递的特性
“微时代”是以微媒介为主的传播。微传媒的“微”是其最主要特征,微传播是由无数个微小力量进行的微小信息的传播。其传播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不是传播媒介,而在于所传播的信息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能否引发社会大众的共鸣。信息新闻价值越大,传播范围越广深度越深。微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冲击了原有社会舆论格局,虽然个体力量很渺小,声音很微弱,但成千上万的声音汇聚在一起能够“积微成著”形成巨大的集聚效应,可以左右社会舆论的走向,甚至能影响主流媒体的发声。利用微传播手段可以传递正能量,为高校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微时代”下正能量的传播有以下特性。
(一)微传播的信息短小精悍。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人们消费媒体的需要不断改变,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需要在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而微媒体最显著的特点就体现在“微”体上,对于接收的信息受众来说,传统传播过程的理解和接受习惯变得支离破碎,所获信息文本零散信息要素不完整、信息来源多元、观察视角分散,而这也恰恰迎合了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特征。简单明了的微传播方便读取和观看,吸引受众兴趣,尤其能吸引青年人的关注,使他们能在最短时间之内获取有关正能量的有效信息,从而达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理想结果。
(二)微传播速度迅速。微传播在无数人指尖滑动中架起了纵横交错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够让用户快捷地获知天下事,并快速地做出反应,人们借助于“微工具”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地编发或接受信息,其信息发布速度超过传统纸媒及网络媒体。这也大大加快了正能量宣传信息的发布和传播速度。
(三)微传播的交互性强。在“微时代”,表达因传播门槛的降低而越发便利,“关注”与被关注的需要同时得到满足,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是互动的,接受者不仅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可以成为一个信息的生产者,二者在网络上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原本在时空上和自己没有交集的人和事被微传媒“拉近”,从而走到一起,当相同认知、见解的用户彼此吸引时,就会聚在一起,发表各自看法。因此,当含有积极向上的宣传信息上传之后,可以大大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 (四)微传播的开放度高。传统媒体交流局限于点对点,而微媒体平台的交流是点对面的,微博、微信都设有转发功能,信息的传播随着转发的次数增加会引起连锁反应,信息量会呈几何式增长,这种裂变式的传播使人们从微媒体上获取了惊人的信息量。可以取得比传统媒体更大的社会效应,影响力较大的自媒体发送或者转发一次有价值的正面信息,即可让信息覆盖面呈爆发式增长,不同观点的人都能很快参与进来。因此,开放度高大大增强了正能量宣传的力度。
三、“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正能量传递的策略
传媒大师麦克卢汉说:“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3]信息技术把我们带入了微传播、微交往、信息微循环时代,人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高校的文化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微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的舆论引导,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汇聚“微能量”,传播“正能量”,“要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讲话精神,唱响网上的主旋律。
(一)提高“微素养”,融入微时代。高校传递正能量首先要提高每位大学生个体的媒介素养,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利用学校的宣传平台,指导学生正确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资源。当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技术一同成长的一代,他们接触网络早,上网时间长,对网络媒介的认知强于他们的前辈。“微时代”的传播媒介是把双刃剑,由于便捷的交互方式,海量信息资源,促进了思想的交流,同时多元的意识流对主流思想和道德产生冲击,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功能被弱化,而在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相对较弱,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可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透过现象看本质,甄别不利的方面,对不良信息产生思想上的自动屏蔽,还能充分利用微传媒的优势和优点,掌握媒介传播的特点与技巧,传播正能量。
(二)搭建“微平台”,提供“微”服务。微时代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和管理方法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搭建高校“微门户”平台是微时代高校传递正能量的基础。“微门户”主要是指微博、微信、QQ群、论坛等一些当下运用广泛的主流传播工具,是一种全新的工作载体和传播平台。一方面,学校需要在如何服务好学生上做好文章,要建立学校和各个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的官方微博,要以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和服务需求为己任,以学生的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使微服务逐渐实现更新的及时化、内容的多元化和形式的规范化。如果高校各部门的官方微博向学生传达的信息内容都是“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让学生感到温暖,那么暖暖的爱意会使学生避免染上社会上的暴戾之气,整个校园的氛围就会充满和谐,也就具备了传递正能量的土壤。另一方面,要建立年级、班级以及学生组织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论坛等,鼓励学生班级、学生社团构建文明守法、自由开放、传递正能量的交流平台,对某个社会现象或某种不良行为,同龄人之间的充分交流和思辫,可以让他们理清思路,分清善、恶、美、丑,达到弘扬正气的效果。
(三)构建“微渠道”,畅通“微”互动。互动是微传媒最重要的特征,这种沟通更便捷,在与学生充分沟通、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微传播具有其他传播媒体不能比拟的更亲切、更灵活、更随和、更个性化和更人性化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特点。在微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的,高校要改变传统的权威者和主导者的角色,熟练运用微传播媒介,主动加学生为好友,平等地和学生进行互动,进入他们的朋友圈,师生之间建立信任,积极参与他们在网上组织的各项爱心活动,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将社会上的热点新闻、感人故事等和学生共同分享、坦诚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价值认同,在细致入微中达到传播正能量的效果。
(四)突出“微特性”,彰显“微”魅力。形式多样化、内容个性化是微传媒的魅力所在。微时代传播媒介形式多样,传播载体遍及大街小巷,触角伸向社会每个角落。一句话、一篇微小说、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皆能传递正能量。高校应该针对年轻人喜欢快乐轻松、娱乐休闲的特点,在传递正能量时所用的各种文案、播放的视频、选择的小故事,等等,都必须能吸引学生,让他们爱听爱看,对学生具有感染力,产生共鸣,真正对学生起到激励和鼓舞作用。要引领“话题”,占领主阵地,高校要让一些知名专家、杰出校友开设微博,同时在学生中培养“意见领袖”要充分发挥微时代“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是微时代领导力和感召力所在,要将他们打造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一面旗帜。
总之,高校要发挥教育功能的长处,让正能量在高校中传递成为每个人个人思想上的共识,行动上的共向。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153.html上一篇: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