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Key words: innovative talent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erfect fram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82-03
0 引言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早在2006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就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意味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纵观中外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可见,“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离不开教育的,尤其是高等教育,它会给创新型人才奠定思想、知识、方法等等方面的坚实基础,更多的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当代高校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的确立,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在思维方式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善于应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展现出超出常人的创造能力。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创新型人才已然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
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北京大学进行了考察,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对语重心长对现代大学生说:“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1]这些正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可见,不论是党中央还是现代社会都对现代大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备开拓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寄予很高的期望与要求。
高校的教学如何更多、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关键命题与战略支点。但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存有的专业条块分割过细、评价标准单一等局限,及以往我们有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呈现出各改各的探索方式,这些都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效果。反思我们这些年的实践,再结合相应的研究发现,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模式,首先必须要整体的构建培养体系。只有整体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够真正建立完善而高效的新教育模式,促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大量涌现。
整体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而行的,必定会涉及各种构成因素,即我国古人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也不可能例外,必定是一个有系统、有规模、综合性的造就过程,是集行政管理、素质培育、课程教学和实践能力等等,彼此相结合的整体行为[3]。所以,我必须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引领我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教育模式探索,使得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整体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自身要求。创新型人才有其明显的特征,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备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在其专业领域有广博而扎实的基础,拥有质疑和批判性精神,能够与他人有良好的合作或共处,有健康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品格等等。很显然这些特质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单方面能够完成的,这其中离不开课堂教学作用,更少不了政策的引领而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合力,机制的配合而为创新型人才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空间,环境的建设而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主体与环境之间和谐相关系等等。所以说,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要构建一个整体的培养体系。 整体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索的基本要求,我们需要把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机整合,使它们形成一个主次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彼此相互配合与支撑的和谐的整体。我们认为整体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要着重管理、品格、教学、实践这几个主要方面的建设,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层面因素相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培养体系。
1 科学的管理机制助推创新型人才培养
现代教学管理对构建完整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促使环境和教育之间的结构合理与有序,教和学之间的愉快交流与合作,从而高效的达到目标实现。
管理所谓“管”者,为“疏通”和“引导”;“理”者,为“合理”和“理顺”之意。可见,管理就是一种合理地疏与堵,巧妙地顺应规律的思维与行为过程,这之中既有理性的判断,又有智慧和人性的光彩[4]。所以,现代教学管理要体现:
教学管理本质的服务意识。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管理理应具有而且必须强化这种意识,就是要牢牢树立“以教师和学生为根本”的服务宗旨,把人性化服务贯穿于教学管理的自始至终,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教学管理决策和过程的民主意识。实行民主决策和管理能够增强教师的责任感,通过被管理者更多的参与,强调双方的互动和交流,让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辅助角色而成为管理主体,这不仅使得管理结构灵活化和高效化,更好的达到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组织、运行、协调和目标实现的掌控。现代教学管理的目标是要设计和营造一个适合的特定环境,这种和谐宽松的环境应当包括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包容的学术研究环境、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这样的环境才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更多更好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坚实保障。
2 强化品格锤炼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创新型人才必须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精神追求的人,这样才能够戒除心浮气躁而坚守和践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核心价值观。此外,还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具备良好的进取意识和献身精神,具备了这样品质才能够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拥有敢于求真知、求新知大无畏勇气,从而构成创新型人才的强大精神动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就是要让创新型人才具备坚韧的创新意志。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的,坚韧的创新意志可以在困难面前不气馁、不退却、不言放弃,锲而不舍地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又要让创新型人才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创新的基础是发现,有发现才会有突破。所以,创新型人才的敏锐观察能力,能够使他们在平常中寻找到创造原点,并能够通过这些平常发现事物与创造的内在联系,准确的寻找到解决问题办法。还要让创新型人才具备超前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更多的是对已知领域进行破旧立新的过程,如果没有前瞻性、独创性、灵活性创新思维能力,就很难有对事物独辟蹊径分析和判断,也就无从进行创新与创造。
3 优化教学结构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要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在课程内容设计时,教学内容需针对性强、实用度高、适用面广、且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特征。在加强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要注意学科综合化,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方案。不论是必修,还是选修课程,都要打破明显的专业界限,去掉那些陈旧的、重复的内容,设置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具有交叉性、广泛性和开放性的课程。此外,要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和强化把选修课作用而成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开发学习兴趣和锤炼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的方式,既有课堂新颖和具体的传授,教学内容要“少而精”、“精而新”,在奠定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又需要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等综合能力培养。特别是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有效拓展课堂的宽度和广度。如采用在全球高等教育界掀起的“慕课”(即MOOC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在实现高校间的资源共享的同时,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和学术交流的成效,可以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全面、高效、丰富的学习环境。
课堂上教师不能唱独角戏,必须改变在课堂灌输方式,那样就会失去教育的选择和创造性能力培养功能,如此就会导致学生机械地去应对,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应多采用探讨、研究等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敢于表达,学会不同学科领域思维和解决问题方式的交融,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教学体制的创新。学分制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制定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变被动学分制改革为学生主动选择的方式。此外,要建立穿插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研究领域,并通过学分互相承认来鼓励学生修取双学位。通过这样的教学体制改革就能够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贯穿于教学始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最大保障和支持。
4 加强实践能力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不能再用传统的平均分思想来思考问题,要把加强实践能力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实践环节巩固和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接触到课堂以外新的学术成果,或是主动积极的联系到学科前沿动态,能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专业学科的魅力。
另一方面,通过把实际课题引入实践环节,坚持将实验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能够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判断能力。创造性就要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让学生参与实际课题,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其向专业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促使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可见,加强实践能力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启发的重要载体,它可以通过主动参加各种科研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能力、直觉的判断能力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与敢想、敢试、敢干的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不断刺激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整体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系统的、繁琐的、长远的工程。习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告诫我们:“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2]我们唯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够不辱我们的历史使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