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分析与对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分析与对策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具有校园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网络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在互联网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显示出校园网络文化的特殊规律和特征。第一,虚拟性。互联网上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外在的、多样的,构筑的是一个虚拟社区。第二,开放性。互联网上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文化信息应有尽有,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开放空间。第三,高时效性、资源共享性。各种信息在互联网上可以即时发布,是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源库。

  一、网络环境给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高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具有校园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网络环境下,随之产生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现和反映的是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它是传统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中体现的新形式。

  1.网络环境使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性日益加强。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和校内外文化交流的增多,校园文化的社会属性日益增强,社会文化影响校园文化的速度、广度、深度空前加大。校园网上、门户网站和热门论坛的许多文章,有“转贴”自网站和论坛的,有根据其他媒体发帖的,一般来说,转发文章的时事性、针对性或可读性都较强,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流行时尚等更容易波及校园。

  2.网络环境使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明显增多。在网络化时代,校外网民可以利用互联网方便地登录校园网,除了关注新闻动态,查询招生、专业设置等校园信息之外,还能进行网上聊天、论坛灌水之类的网上活动。校内师生可以借助校内服务器等手段方便地登录校外的国内网站或国(境)外站点,从事信息查找、资料下载、网上社交等网络活动[1]。

  3.网络环境使高校校园文化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虚假信息、暴力信息、色情信息、污言秽语和反动思想等对校园文化的污染,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学习和生活的侵蚀,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干扰与破坏。

  4.网络环境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虚拟化。网络是对现实生活的虚拟,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虚拟。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学校的建设发展及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其次是师生的一些建议和设想,因各个高校自身情况的差异,对于这些内容的侧重随之有所不同。

  5.网络环境使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传统校园文化主要通过社团活动、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常规传播,其对象以校内师生为主。由于互联网的介入,这些内容可以生动地再现于网络媒体,高校师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随时随地地自由选择观看,扩大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高校校园主流文化正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与挑战。大学生作为感觉敏锐的特殊群体,多元的文化趋势、多维的价值视角,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1.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问题。网络媒体超越了时空界限,由于其具有开放性、匿名性、虚拟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形成了一个开放虚拟的公共空间。大学生在张扬个性、展现自我时,规范性、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进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极少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容易产生厌倦生活、逃避现实、紧张孤僻、丧失自我等问题,甚至会出现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2]。

  2.网络成瘾和精神障碍问题。网络成瘾障碍是由于网络使用主体的思想、心理素质和自制力的差异及对网络的过分沉迷和依赖造成的,其典型症状是:整天沉溺于网络、迷恋于网络中的虚拟空间,甚至不喝不睡、通宵达旦,导致生物钟紊乱、注意力不集中、体能下降、思维模糊、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者甚至出现体能衰竭或精神异常[3]。

  3.西方意识形态的负面渗透。一直以来,西方不同文化势力都在利用没有国界的互联网争夺其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受众。互联网技术最先诞生和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少数国家凭借拥有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武器,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推向全世界,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4.价值观受到不良信息冲击。网络新媒体因其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各类信息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筛选壁垒,海量信息自由传播,管理监督工作难度加大。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稳定形成,缺乏理性的辨别思考能力,当对信息的被动接受多于主动辨别思考时,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外来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

  5.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下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一些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在新媒体面前收效甚微。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学制弹性化、选课自主化、学生住宿社会化,加之学生宿舍宽带网的接入,智能手机等移动网络媒体在大学生中迅速普及,大学班级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控时间和空间进一步缩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效果和影响力有所下降。

  三、净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的措施与对策

  1.完善校园网络系统,抢占网络教育先机。高校要实现网络文化的崇优、崇德,给师生以正确的指引,就必须完善网络体系,抢占网络教育先机,让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进驻校园网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倡导学生遵守伦理道德,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高度。   (1)加强网络系统建设,丰富学生的用网选择。建立比较完善的FTP站点,装载最新的软件以供下载、学习,将学校的宣传板制作成网页,定期推荐网址,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上网。同时相应增加专业信息资源,在校园网上设置有思想性、理论性、教育性的内容,达到使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坚定信念、端正思想、陶冶情操的效果[4]。

  (2)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为大学生输送正确信息。在爆炸式的网络信息中,要精确地剔除不实的、有害的信息,在信息传送沿途把好后期的影响关。另外,对于彰显时代特色、符合道德伦理的信息,要想方设法全面而客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稳定大学生的内心信念、提高网络文化环境的正面影响力,驯化学生自制力的形成,以便大学生走出校园后,面对各种信息冲突时能自觉而成熟地识别和选择正确的内容。

  (3)丰富网络内容建设,提升网络的服务功能。在信息化过程中,不断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网络化,尊重学生采信的自主选择,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就信息的评价与选择进行对等沟通,避免自上而下地强制灌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要积极主动地将学习、生活、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服务等各项内容纳入网络服务体系,更方便师生使用校园网络,提高师生对校园网络的认可度。

  2.加强网络队伍建设,保证网络有效引导。网络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其所携带内容的好、坏,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思想用意。当人们无法阻止信息来源的散布时,最好办法就是正确地面对它,并从健康角度引导它。因此,高校在加强网络系统建设的同时,必须着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网络队伍,从正确、道德、有意义的角度保障文化信息环境的安全。

  (1)打造一支高素质、优结构、强能力的网络工作队伍。首先,网络工作人员要加强网络知识学习,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和网络沟通技巧,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提高网络教育的驾驭能力。其次,要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现状、社会动态进行及时传达,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应对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最后,要加强经验交流,对如何正确搜集和发布信息进行探讨,对如何成为大学生信赖的网络心灵引导者进行探讨,提升队伍群体的预见性和处理能力。

  (2)保证网络工作队伍本身的纯洁性。网络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熟悉网络技术知识和文化特点规律,同时还必须有正确的个人价值观,懂得校园文化环境里面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什么需要坚持、什么需要抵制。

  (3)充分发挥网络工作者的带头作用和指导作用。要为人师表,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主动通过QQ群、微信、飞信、微博等多种途径关注网上动态,用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答生活、学习中的困惑与疑问,增强学生解读网络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辩证方法思考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摄入,营建绿色网络校园。

  3.采取得力措施,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有了完善的网络系统、强大的网络队伍,校园网络的洁净就有了初步保障,而要想更好地服务于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形成符合时代潮流、满足师生需求的重要手段,就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1)充分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建设寓教于乐的校园网络。配备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合理设计和运用校园文化内容;重视校园德育素材库的建立,为学生打造德育学习平台;增强网络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校园网络访问频率。

  (2)建立“红色”网站,积极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优秀革命传统、共产主义信念教育等内容输入校园网络,充分借助网络交互手段,打造一个亲近、能沟通、有方向的网络系统,春风化雨般地感化每颗学生的内心。

  (3)丰富形式和内容,建立网络德育新体系。转变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实现教材入网、思想引导入网,通过网络开展讨论、进行启发,同时在原有德育基础内容的传递过程中,着力推进价值观教育和意志力训练,从点滴中提高学生内心的领悟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另外,辅助性地借助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升大学生懂法、守法的自觉性,构筑思想防火墙。

  (4)实现技术上的严格管理。重点开发有利于校园网安全稳定的软件,同时设置网络防火墙和过滤器,对各种有害信息及时地进行甄别和拦截,防止不良信息入侵校园,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4.加大整治力度,抵制网络负面影响。庞杂的网络传媒中不可避免地隐藏着一些负面内容,干扰大学生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针对这些负面影响,除了从高校校园内部进行正确疏导和抵制外,还必需相关部门的配合,从源头上对不良现象进行整治和打击,从根本上遇到网络犯罪的泛滥。

  (1)联合相关部门对网络进行监管,从源头上对与社会文明、社会道德、社会发展相抵触、相干扰的负面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如查处不规范经营的黑网吧、开展网络扫黄行动、设置滤镜系统过滤垃圾信息、反动文化和暴力游戏等。

  (2)从行政和法律手段出发,在政策和法规上对国内网站进行有条件地约束和引导,严禁发布虚假信息和反动信息,对随意散布违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网站进行严厉处罚。运用高科技手段,清除从境外传入中国的垃圾信息、黄色信息及反动信息等,研究新方法、新途径将国外的腐朽思想、享乐主义思想扼杀在摇篮里,避免境外网站中不良信息侵入。

  (3)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对校园网、局域网等网络系统的管理;落实公共网络场所实名上网登记制度;对涉及国家政治、军事、民族、宗教、外交等容易引发社会争议的重点范围要及时彻查;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要尽快处理;对散布不良信息和违规内容的用户要予以严重警告,情节严重者要追究其法律责任;针对敏感时期的特殊情况,要加强监控并安装滤镜系统,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反动攻击,及时堵截反动电子书刊、邮件。

  (4)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宣传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自律、文明上网,远离网络色情、赌博和暴力游戏,加强学生应用网络管理,建全信息反馈渠道。优化网络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内外结合、标本兼治、引导与惩罚并行、管理与教育并重,才能真正净化网络环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16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