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民族音乐学概述
民族音乐学由民族学和音乐系两部分组成,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指的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对音乐教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民族音乐学最早形成于19世纪,与民歌同步发展起来,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研究民族音乐,而且研究对象以世界各民族音乐为主。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是各民族传统习俗中的音乐,主要包括东方高等文化的音乐研究、欧洲民俗音乐研究、各部族的非欧洲音乐研究和音乐人物研究等。
二、民族音乐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的一点思考
(一)学科交叉研究与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合并交叉学科,并将母语音乐文化内涵作为研究的价值取向和主要依据。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建立在深厚的高校资源和基础之上,相应的,中国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在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基础之上。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国,音乐与舞蹈、表演、诗歌紧密相关,并与美学、哲学、意境、内容、创作手法有机融合。对音乐的研究需要从音乐起源、风格特征、技术技巧、存在形式、演变过程等方面入手,探索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获得全面、系统、真实的原始资源与结论。一些音乐研究人员割裂了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孤立地研究民族音乐学,不利于民族音乐学的进一步发展与研究。民族音乐学家不能深入了解隐藏在音乐背后的文化、达不到音乐研究与思考的高度、不能对民族音乐学研究进行创新。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单纯使用一种理论来解释其中的规律是不科学的做法,因而需要吸收和借鉴外来的理论与方法,开拓民族音乐研究的研究思路、创新研究角度。
民族音乐学家应该从本质上认知民族音乐,在音乐创作上给予理论支撑,并在民族音乐研究上拓展音乐风格、丰富创作素材、提高审美情趣、创新创作技巧,为民族音乐提供理论支持,促进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深化发展。
(二)基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音乐学研究
高校是民族音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高校应该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民族音乐学科特色,广泛开展民族音乐教研工作,使民族音乐这门学科的科研成果得到充分的运用。民族音乐学科的构建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语言学、音乐音响学、律学、艺术著作、多媒体演绎与保存和社会文化影响等,民族音乐学科构建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对其有所沉淀或贡献。对民族音乐学研究资源的完善和共享可以通过专业的学术交流来实现,目前高校的学术考核与学术资源建设过度重视文化元素,忽略了对元素收集过程的考核与论证,所以非常有必要增强社会实践和学术铺垫的桥梁构建。高校灵活、广泛地开展各个层次的民族音乐学术交流能够扩大民族音乐的受众群体,进而达到推广民族音乐的目的。民间交流是推广民族音乐的一条重要途径,包括整理和挖掘民族音乐与传统音乐资源。例如,现场录制和采集民间艺术形式,对民歌的采风和收集等。此外,对民族音乐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该及时进行展示、公布。公开演出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公开展览音乐试听媒体和音乐图像资料等。音乐的开放融合有助于民间领域与专业领域对民族音乐产生思想共鸣,进而获得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加速学术科研与民间社会的融合,实现民族音乐的跨越式发展。
(三)注重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我国与东方国家的音乐都具有横向联系,注重音乐的综合性与整体性。因而在进行民族音乐研究时应以我国音乐研究为基点,依据国民的传统音乐思维具体加以研究。民族音乐不仅涉及音乐知识与音乐系统结构,还涵盖了文学、戏剧、人类学、音响学、语言学、舞蹈、律学、民族学、音乐治疗学等多门学科。各个高校在研究民族音乐时需要屏蔽理论表征和观点推演过程等陈旧模式,以特有的研究途径和视角从起源培养感官共鸣,实现更好的发展。目前市面上通用的民族音乐课程教材多以概念为主,忽略了概念来源与发展过程,而对民族音乐的孤立理解不能达到对文化渗透、文化底蕴、文化影响和文化创作的培养效果。民族音乐教师和教授在传授知识时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拓宽民族音乐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在民族音乐文化语境中研究和传播音乐知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审视音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分析和学习民族音乐来体会“母语音乐”的强大震撼力和无限魅力,享受音乐快感,逐渐形成民族音乐审美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音乐学不仅在西方研究中处于重要位置,而且在东方甚至中国的民族音乐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队民族音乐进行创新研究,这就需要民族音乐学家融会贯通、运用民族学方法解决民族音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学,推动民族音乐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241.html上一篇: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改革
下一篇: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