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从西方艺术学院教育体系传入中国至今,中国的高校美术教育发展以历百年有余。在这百年的发展过程之中,不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美术鉴赏能力。
一、中国高校美术教育发展历程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打破并改变了中国历史上长达千年的师徒相因的私塾教学体制。1905年,在有识之士“西学东渐”的倡导下,中国引进西方学制,开始了现代教育的历程。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也同时得到了相应发展。
1902年,北洋师范学堂开设了美术科,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也随后聘请外国教师开始教授美术课程。最早的公立美术学校当属1912年创建的北平国立艺专,现发展为中央美术学院。随后,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徐悲鸿开设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林风眠主办杭州国立艺专,即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
建国以后,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在借鉴前苏联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50-60年代的火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荒芜,80年代以后的有序发展以及从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持续扩招。
新世纪开始,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方面,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的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更为迫切的要求,其中也包括美术人才数量的需求。在连续十几年的快速扩招过程中,高校美术教育领域相对满足了我国大量美术人才的供给,同时,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难以避免的教育问题。
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扩招幅度过快引起的问题
1、生师比失衡
由于国家教育部决定从1999年开始扩招,98年在校学生总数为340.89万人,到2008年,在校生人数已增到2021.02万人。学生人数增加近6倍。教职工人数98年为102.96万人,2008年为205.10人,增加2倍师生比从95年的7.25:1增加到2008年的17.23:1。此数据虽为普通高校师生总体比列,但也能从实质上反应高校美术专业基本情况。实际上,从99年至今,美术专业考生增幅应属增幅较快专业之一。由于美术专业文化课分数要求较低,许多学生及家长都将美术专业作为考取高校的一条捷径,文化课分数较低的学生,往往经过短期高强度美术专业培训,就报考并被录取到高校来。也由于美术专业每年学费大体高于其他大部分专业近2000元,各大高校从办学效益考虑,均尽力扩大美术专业学生招生比率。这就从客观上更加拉大了高校美术专业生师比。因此,就河南省而言,高校美术专业生师比绝对高于国家教育部于2013年公布的高校平均生师比17.53:1的数据。
仅抽取几所高校统计,大概数据如下:
就目前河南省各大高校美术专业开设课程及授课方式而言,如此高的生师比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
2、教学资源匮乏
快速迅猛的扩招,致使教学用房、教具、图书资料、学生宿舍,学生生活空间等一系列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正常教学所需。由于教室数量无法跟上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传统的固定教室的上课方式被迫改为流动上课。同时,在学生管理上也出现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学生辅导员数量严重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下滑导致了学生自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弱化,而出现大学生心理疾病增多的趋势。
3、就业压力增大。
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扩招以前的1998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为340.87万人,当年毕业生人数为82.98万人,到2013年,经过14年扩招后,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为2468.07万人,去年的毕业大学生人数为638.72万人。这虽非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历年毕业人数,但在高等教育整体扩招的大趋势之下,美术教育专业每年亟待就业的人数状况也大体类似。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目前仍占主导地位,国家公务员、事业干部及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目前无法提供与毕业生数量相匹配的工作岗位数量。二者数量上的差距导致了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二)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落后
严重的生师比错位现象显示了师资力量的薄弱问题,同时也给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增加了时间、精力上的难度。各大高校虽也制订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教师进修规章制度,但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及有限的教师进修经费的限制下,大部分教师仍很少有进修深造的机会。生活圈子狭小、大学同专业之间缺乏交流,这都极大的阻碍着教师学术能力的进步。
2、教学内容陈旧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地方院校所教授的西方美术教学大纲内容已显陈旧,到目前为止仍只停留在传统教学内容中。理论课程教授中关于现当代西方美术发展内容涉及很少。行为、装置、大地、综合材料、影像等艺术形式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技能尝试及教师传授非常薄弱。这种现状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现当代西方艺术发展的理解,同时也极不利于学生对于现当代艺术观念的重新认识与理解。美术教育及对现当代艺术形式、艺术观念理解的落后,直接影响着教师及学生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3、大学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脱节
美术专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不再开设语文写作课程,但进入大四,在毕业之前学生们必须完成一篇高质量专业毕业论文。这对文学写作功底本就不强,进入大学后又荒废了三年的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来说困难重重。另外,国内的美术教育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所参加的专业培训只是素描、色彩、速写及短期的设计训练。素描、色彩的练习多以写生或者强背某几个画面为主,目的非常明确,只是为了顺利的升入大学。进入大学以后,前三年的基本技能训练中,从未涉及创作领域,大四毕业时则要求每位学生上交毕业创作作品,中间教育阶段缺乏对创作基本知识的讲解与创作能力的训练。
(三)高校美术教育未能跟上扩招后教育形势要求
由于国内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高校的美术院系在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应重视找寻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下的美术人才打造方案。随着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质量的培养与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匹配的问题也随即凸显出来。究其原因,第一,高校教师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课程教授与市场需求脱节。第二,高校美术类学生教育实习不但时间较短、且因种种原因效果不佳。美术教育专业相对较好,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形同虚设。
(四)学生方面呈现的问题
1、 学习动力不足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管理和初高中时期有很大不同,被初高中教师长期严格管理后,形成的被动的生活、学习方式不适应大学时的较为宽松的主动生活、学习模式,许多学生在失去了严格监管之下的学习变得动力不足,开始消极的浪费时间。长期形成的考上大学的生活、学习目标实现以后,开始无所适从。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阻碍着毕业成绩、毕业率的严格管理,使大部分学生没有毕业压力,因此,也无法产生学习的动力。
2、自学能力较差
自学能力是一位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能够提出问题,并以较为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觉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广取博收大量课外知识,这也是学校生活结束以后,能够终身学习的基本保障。但长期的应试教育没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习惯的是填鸭似的被动学习方式,指望学生升入大学以后自动获得自学能力是不现实的。这也为大学期间解决这一问题增加了难度。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考
(一)针对由于盲目扩招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国家教育部在考虑扩招计划时,应对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深入的调研,结合高校实际投放扩招指标,降低扩招的盲目性。完善高校招生制度,杜绝各高校为了谋取美术专业学生高额学费而脱离本校实际盲目招生。适度提高美术专业学生文化课考试成绩,尽力杜绝将美术专业作为升学捷径的对美术专业无任何兴趣爱好的学生。改变美术专业高招考试方式,扩展基础技能考试范围并增加美术理论及面试环节,尽力杜绝只经短期培训就迈入高校门槛的学生的幸进之路。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也是关乎高校美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引进高学历教师以外,还应加强现任教师的师资培训。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各级各类高校都应高度重视师资培训。目前各高校对师资培训重视不够,虽也投放了一定数量的培训资金,但远远不够师资培训所需。增加师资培训经费,扩大师资培训范围,多途径、多层次的师资培训方式的建立将有效改善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在管理体制上加强高校教师的相互流动,交流学习以及出国培训是解决教师故步自封的有效手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全市范围内的公开课教学比赛也应在全国高校中推行。同时加强高校基层教研室活动,下拨活动经费,促进同校同类学科之间教师的学术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互助、科研团队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三)教学内容的陈旧主要表现在国内美术界对西方现当代美术现象的重视研究不够。建国以来,高校美术教育模式对前苏联的借鉴使教育界一直将写实性绘画奉为至宝,也正因如此,国内民众,包括高校美术专业师生对西方现当代艺术接触、了解、研究较少。这极大的束缚了对艺术界前沿艺术观念的更新,也限制了对新型艺术形式的探讨及普通民众对美术形式的运用。当流行音乐已经为普通民众了解并广泛应用时,而美术艺术形式仍被困守在素描、色彩类基本能力的城堡中。因此,加快对西方现有艺术观念的研究、结合中国国情创新艺术形式已经迫在眉睫。应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大纲中增加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艺术形式研究的分量,鼓励美术研究机构、高校教师加强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探讨,拓宽艺术形式创作之路。
在大学阶段继续开设语文课程,即可传承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遗产,增加大学生文化底蕴、文化涵养,同时也可提高大学生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对本民族文学素养的深厚基础也是创作能力的源泉。大学二三年级的创作理论及命题创作的指导及先期介入,将改变毕业创作的艰辛。
(四)大学教师大都由高校走入高校,本身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企业工作体验。因此,师资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包括高校教师走进企业,企业界的精英适度的进入课堂,以这种角色互换、知识互换的方式尽快解决高校美术专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与企事业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的问题。政府应从规章制度上保障并促进校企间的广泛接触与联合,尽力保证高校学生必须的实习实训时间。
(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学能力的培养对高校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改变应试教育模式是首要工作,放宽高校自主招生权限,将高校招生由严进宽出转变为宽进严出,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由用人企事业单位来评价、衡量。增加各类办学层次、办学数量,降低学生升学压力,改变相对单一的高校办学模式,这将有助于从源头上改变学生为升学而读死书、死读书的培养方式,有目标、有压力的大学教育才会增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为升学而死读书、读死书才能为初高中教育腾出精力从小培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自觉主动的寻求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大学期间,将企事业单位所需课题或订单引入课堂,以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来促进学生所需知识的掌握,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又能训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中呈现出的问题除历史原因长期积存下来的问题外,大都是近年来教育体制转变时期各种因素、各种条件相互磨合、相互调整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我们应该坚信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机构及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高校美术教育美好的未来是指日可待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245.html下一篇:高校音乐教育的垄断造就了高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