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高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挑战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群众工作都会因为党所处的时代方位和所承担的中心任务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当前,随着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期、社会建设进入加速期,群众工作的内外部环境都在悄然发生改变,无论是群众工作对象、群众工作内容,还是群众工作方式、群众工作环境,都越来越凸显出时代特征。
(一)点多、面广、量大
由于生产结构和就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渐被打破,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正在建立健全之中,许多新问题不断凸现。群众主体意识明显增强的同时,群众观念更新快、思想很难统一;利益格局进一步分化调整的同时,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高校过于行政化和机关干部作风等问题不断引发高校内部“学令”不畅,维稳工作压力加大。这些变化,客观上使当前群众工作面临问题较多、范围趋广、工作量增大的局面。
(二) 矛盾纠纷多样化
新形势下高校内部矛盾纠纷呈现出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矛盾内容的多样化,比如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利益诉求与政治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合理要求与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交织,群众自发行为与敌对势力插手操纵相互交织;或者是一些群众不能正确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盲目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三)利益诉求复杂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内部社会利益、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教职工对社会利益的需求也趋多元化。群众学习政策、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反映情况、表达民意、诉求利益的手段日益多样化。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一部分群众在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的同时,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和法制意识却没有随之提高。相反,在诉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只讲民主不讲法制”、“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现象。极少数人还产生了“以闹维权”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思想,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操纵下,动辄采用过激乃至违法方式进行利益诉求,为社会埋下了不稳定的隐患,从而也增加了高校群众工作的难度。
(四)高校阶层分化,潜在问题凸现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急速扩大,发展规模日益庞大,各项政策措施不到位,既得利益阶层固化,而新阶层不断分化的同时,利益格局的调整已进入涉及面宽、层次深、风险比较大的“深水区”,各种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集中在现实的同一个时空中,经济体制转轨的问题和社会结构转型的问题集中显现,诸如教师福利待遇、学生层次不齐、管理难度大等热点问题凸显出来。
二、着力把握新形势下提高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群众工作面临着极为错综复杂新挑战。面对这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强化中层领导干部对群众路线的重新学习,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成为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新任务。做好群众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基本标准。领导干部要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重点须提高以下五种能力。
(一)努力提高心系基层、深入群众的能力
深入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中层领导干部只有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亲身体验基层的真实情况,亲自倾听老百姓心里真实的声音,才能了解基层情况,了解群众需求,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出正确的决策部署。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就是要解决真正深入的问题,而不能把下基层作为一种例行公事,甚至是摆样子。首先,要做到目光向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鼓励领导干部下到基层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在同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凡事要从基层找依据,在人民群众中找方法。其次,深入群众,就是要真正与最基层的群众接触,不仅要看亮点,更要看问题;不仅要听赞扬的话,更要听得进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对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决不能“绕道走”,而要敢于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总之,要通过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情,增进对群众的真情实感。
(二)努力提高宣传发动、组织群众的能力
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组织发动群众、团结带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有力武器。尤其是新形势下,组织动员能力对中层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必备的素质,也直接决定党委和政府决策落实的成效。首先,注重加强统筹。针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中层领导干部要注重统筹工作对象,做到体制内外并重,机关基层并重,区域发展并重,充分重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群众团体的作用,实现组织“全覆盖”;其次,创新统筹方式方法,从传统的主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向运用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种知识综合运用转变,从行政命令式向多做说服解释、多做谈心谈话的工作转变。第三,注重率先垂范。要把群众组织好、动员好,中层领导干部就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凡事想在前面、走在前头,当群众的领头羊、主心骨;就要公道正派,依法行政,说话办事公允公道、不偏不倚,让群众信得过;就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以正派清廉的形象树立威信,赢得民心。 (三)努力提高平等互动、沟通群众的能力
沟通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做好沟通群众的工作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掌握群众语言、熟悉沟通技巧、畅通沟通渠道。首先,话语体系要“联通”。中层领导干部要善于用通俗语言与群众沟通,善于用网言网语与网民沟通,多说真话、实话,少说官话、套话,防止和避免干群沟通中出现“聋子对话”局面。其次,沟通方法要“灵通”。到群众之中开展工作,中层领导干部就要放下架子、摆正位子,主动沟通、灵活沟通。既要善于调研,深入群众面对面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又要牢牢把握话语权,善于借用博客、微博等平台,及时让群众获得主流、及时、准确的信息。第三,沟通渠道要“畅通”。中层领导干部应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推进网络问政议政,架起和网络民意的沟通桥梁,建立亲民便民的途径,建立学校各职能部门定期与群众沟通对话机制,让民意能够及时传达、充分表达。
(四)努力提高求真务实、服务群众的能力
服务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深入开展“下基层、访实情、解忧愁”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好与群众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层领导干部要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嘘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从各个方面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不仅要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还要关心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关心一般群众的共性需求,还要关心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不仅要关心实际问题的解决,还要关心心理疏导,积极培育健康、向上、平和的社会心态。
(五)努力提高正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化解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群众工作的本质在于密切党群关系,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首先要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错误倾向是无视问题和矛盾的存在,或是对群众中间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不以为然;另一种错误倾向是有些领导干部对待群众没有感情,处置问题的方法简单粗暴。这两种错误倾向如果不高度重视,都会严重危害党群关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群众利益至上的执政观念,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及时分析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学会关口前移,及时发现矛盾,力争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重大矛盾纠纷要及时准确定性决策,确定处理的原则和调控手段;对涉及群众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不拖延、不推诿、不搪塞,以积极的态度及时答复,拿出处理意见。
三、科学选择新形势下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为中层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奠定思想根基
1.向书本学理论,吃透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精髓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精神土壤,我们党始终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武装干部头脑。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要求新任务,使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来自于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时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要把学习教育和党性锻炼结合起来,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使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真正内化于心。通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使中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牢固树立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理念;牢固树立“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从而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2.加强专题培训,为提高中层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创造条件
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中层领导干部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的专题培训。立足党校、行政学院等阵地,加大教育培训规模,提升教育培训实效。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干部真正懂得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增进群众感情的重要性、必要性;帮助干部切实增强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的责任感、紧迫感;帮助干部学习掌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帮助干部学习掌握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法和手段,提高化解矛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实践锻炼,为中层领导干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夯实现实基础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求中层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熟悉国情、社情、民情,充分尊重、理解群众,学会运用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引导教育群众,并根据工作对象的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促进问题和矛盾的有效解决。这种开展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只有在面对实情、处理实事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要坚持在实践中提高中层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到基层挂职、上下级之间双向挂职、长期蹲点等制度,坚持通过组建基层工作组、解决弱势群体实际困难等途径培养锻炼领导干部。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信访“督察专员”制度,让中层领导干部到最贴近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的地方接受锻炼,提高他们聆听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中层领导干部,要放到重要岗位、艰苦岗位、关键岗位接受锻炼,提高他们的群众工作水平。
(三)进一步健全群众工作机制,为中层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1.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促进群众工作规范化
首先,要加大对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政策支撑力度,及时出台惠民利民的政策制度,保证群众利益不受侵害。其次,要完善维护群众正常表达诉求的相关制度,引导群众正确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第三,要研究制定中层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规范及实施细则、实施办法,确保党员干部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2.健全群众工作的党群沟通机制
要加强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做到诉求合理的工作落实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建立中层领导干部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完善信息网络,投诉电话、领导干部在网上与网民交流等现代信息传递途径和手段,既增强调研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功能;又鼓励和保护老百姓讲实话、讲真话,畅通民主渠道,实现与群众多渠道、多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要真诚地把监督权交给广大师生员工,使群众确信学校是自己的学校,加大党务政务公开的力度和范围。
3.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近年来,在决策过程中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计于民,少一些主观臆断,多一些不耻下问,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广大师生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群众意见,改革发展措施向师生员工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师生员工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师生员工评判。为此,必须从制度上深化改革,着力推进学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要通过民主程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要坚持聚民心、集民智、集思广益,交由群众充分讨论,使党的政策、组织决策得到最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
4.强化群众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通过中层领导干部承诺制度、定期分析汇报制度、党委督查检查制度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手段考核中层领导干部,在考核中建立完善量化标准,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作为评选评优以及干部提拔任用的基本条件之一。树立正确导向,对那些联系群众好、群众公认的领导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群众信任度低、工作实绩不明显的领导干部采取诫勉谈话、调职轮岗等措施,坚决进行调整。通过组织的激励性、惩罚性行为,形成倒逼机制,增强群众路线贯彻的外在压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层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弊端,提升群众工作的整体绩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