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探讨

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探讨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姜玉兴(1962- ),男,河北故城人,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河北 石家庄 05002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河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学分制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探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8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高校师生关系正逐渐从交流顺畅与互动频繁,逐渐走向疏远、淡漠与陌生的消极方向。究其原因,既因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的学生数量迅猛增加,进而导致高校教师负担加重,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难度增大;也因师生面对学习与就业压力,产生的各种逆反性抵触反应。高校体育作为实践性课程,为师生之间的正面、积极与理解性互动交流创设了契机和平台,也为其他学科专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借鉴。

  一、和谐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运用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律、自强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兴趣激发与共享。和谐师生关系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有着更多的共同兴趣,能在师生之间形成共识,为师生建立平等、亲切与自由交流的平台,让师生之间共享体育带来的各种乐趣。首先,激发与形成共同的兴趣,或在某个体育兴趣方向达成更多的共识。这种兴趣与共识,既可以是某种体育项目,也可以是某个体育节目,只要师生之间有着共同爱好,都能为师生之间的和谐与亲密搭建坚实与顺畅的桥梁,实现师生之间的亲密交流。其次,共享体育兴趣或体育共识带来的快乐与精神享受。由于兴趣的一致性与共识的不断增加,师生会从中享受到体育兴趣与共识带来的快乐。例如,对于喜爱中国女排的师生,会随着女排的胜利与失利而产生更多的情感交流,在共同兴趣的发展中相互理解与支持。

  2.教与学良性互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学中会直接推动师生之间的交流,教与学之间更具有理解性、关怀性、支持性与欣赏性的情感特色,推动教学的高效进展。教学实践中,这种良性互动体现为两个层面:其一是欣赏性互动增多。即广大体育教师无论是开展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还是进行某种体育项目的训练,都会站在赏识的视角,为有效提高学生身心素质而不断做出教学创新与努力。其二是激励性互动增多。这种互动主要体现在具有危险性体育项目及缺乏趣味性的体育项目教学中,教师积极运用良性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一片冰心”,积极开展学习与训练,在教师的激励下去克服负面和枯燥感受,坚持到底,从而获得身体素质的提高与身体机能的优化等学习成果。

  3.教学创新即时启发与生成。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充分备课的支持下,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活,他们会根据学生的积极反应,对教学做出更具科学性、创造性与适应性的调整,以满足学生提升性学习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即时反应,尤其是根据学生学习的理性反馈,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建议甚至批评等,做出机智的教育应对,调整教法或创新教法,使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引入动感音乐以支持教学,教学内容即时性优化整合生产。同理,教师也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作出优化性微调,让教学内容对学生更具兴趣激活与创造性激发作用。在这种“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让教学走向“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从分离隔阂走向合作融合,从外显走向与内隐相结合”,推动师生关系向着合作、平等、交融、导研与互补方向提升。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路径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具体体现,通过加强师生对话,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形成良性的制度机制,促进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1.师生精神共鸣。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首先要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体育作为人类运用自身人体科学、力学、运动学与美学的综合性科学运动,蕴含着独具特色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对年轻人的心智成长和行为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对体育运动者本身具有支持与激励作用,也会发挥其特有的魅力,感染、带动与熏陶周围的人,以各种积极的态度与方式参与进来,实现润物无声的体育教育。体育教学中师生精神共鸣可以有效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建立师生共鸣精神方法有两种:一是坚强性共鸣。如前述,体育自身对学生具有一定的考验,且有些项目具有某种危险性,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教师自身的示范与技能指导,才能安全地完成相关的动作。因此,在教学中,坚强性的共鸣是学生理解教师,掌握与运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二是审美性共鸣。体育项目本身的力量美、速度美与造型美等,会在学生的心目中酝酿榜样性的力量。尤其学生在教师的各种技能的示范下,会产生近乎崇拜性的积极心态,支持师生之间建立默契性精神共鸣。

  2.师生文化共享。各种体育项目技能与各种综合性的运动与比赛等,都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其在不同的方面或内容,对体育文化进行丰富与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会推动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特别是教师谦逊的态度与精神,会为学生做出非常积极的表率,引导学生能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去开展体育与体育文化的学习,实现师生之间体育文化的多层次共享。首先,体育文化发展共享。当前,由于媒体的发达,体育文化的发展以各种综合性、立体的形式被记载与记录下来,如各种体育赛事中的世界纪录与国家记录的打破,某种体育项目新的技术研发等,都会让热爱体育的体育教师,与理解与支持教师的学生感到振奋与鼓舞,并以自己投入的学习与训练行动实现师生互动的共享。其次,体育文化魅力共享。既有上述的体育精神文化的魅力共享,也有体育物质文化的共享。如体育器材、场地、服装与各种规则的享受,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文化的公平、公正、更高、更快与更强的魅力,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付诸在体育运动中,实现自己健康体质的提升。

  3.师生魅力共创。在科技发达时代,体育的魅力能以各种载体呈现,如精妙的文字、高清晰的图片与高清摄像等,不仅能让学生清晰地享受体育节目与竞赛的过程,也能让学生在放大、慢镜头与其他定格化的形式中,去挖掘与感悟体育的魅力。首先,共创体育的永不服输的魅力。随着体育科研与体育传播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现代体育项目还是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都以各种形式被开发为竞技项目,让学生欣赏与享受体育项目技能魅力的同时,也去积极地体验各项目中选手的不服输精神,在困境下仍然坚持到底,不仅维护了个人的尊严,也用自己的切身行动诠释了不服输、不放弃的体育魅力,催人奋进。其次,共创体育的极限挑战魅力。体育的发展与技能提高,总是与人体极限的成功挑战同步的。其中,速度极限、耐力极限、柔韧性极限与爆发力极限等,都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体育自身的魅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在不断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并在不断的突破中,享受体育学习与和谐师生关系的魅力。

  三、结语

  和谐师生关系作为构建和谐高校的关键之一,需要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实现。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以师生之间融洽的交流活动为载体,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各种技能示范中,接受到教师的魅力感染与带动,实现对他们的正面表率性教育与引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开发自身的魅力,把体育运动的技能美、文化美、氛围美、造型美都展现出来,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开展学习,在创造性的发挥中成长成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370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