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指出了必须统筹处理好的五个关系,总结提出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五大办学方略。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水平大学,办学定位,办学方略
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靠人才,人才已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也迎来了迅速发展壮大的黄金机遇期。目前,我国高校正紧紧握住发展这一主题,加快步伐,上层次、上水平,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的整体下降、教育资源的普遍短缺、就业压力的急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等都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只有冷静分析形势,理清办学思路,科学定位发展目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等若干重大关系,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校作为一所主要为轻工行业服务的地方工科院校,目前正处于极为关键的发展时期。树立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我校建设国内知名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尤其像我们这样一所办学历史较短、办学资源相对不足、办学投入又较少的地方院校,困难和压力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必须解决好“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一所大学”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学校的定位问题。
什么是学校的定位?学校的定位就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学校的主要服务面向,等等。山东轻工业学院于1978年建立,主要为山东轻工行业服务。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学校的服务领域也越来越宽,但轻工特色依然保留。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我校的定位越来越明确,大家的认识越来越统一。
我校确定的总体目标定位:近期目标是到201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以轻工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工业大学;远期目标是到202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轻工特色鲜明、优势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工业大学。
学校类型定位:目前为教学型大学,努力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结构定位:以工为主,以轻工为特色,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定位明确了,今后关键是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使我们的思想观念与实现办学目标的要求相适应。
2.统筹处理好五个关系。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对于高校来说,涉及办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从总体上来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注意统筹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2.1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内涵简单说就是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外延就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校园建设等问题。以内涵发展为主还是以外延发展为主,取决于学校发展的不同的时期或阶段。前些年我校处于大扩招时期,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合并了两所中专学校,这期间以扩大办学规模为标志的外延发展成了我校发展的主要矛盾。当前我校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也取得了优秀成绩,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内涵建设。从学校长远发展来讲,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路子。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校际间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目前,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下气力抓内涵建设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拿出浑身解数打赢这场内涵建设之战。归根结底一句话:内涵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硬道理,谁掌握了内涵建设的主动权,谁就赢得了未来的发展权。
2.2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因此必须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基础地位,必须始终如一地抓好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我们是这么讲的,也是这么做的。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被誉为“山东轻工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摇篮”,所谓“老总现象”也被大量报道。然而,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创造知识。因此,我们不仅要搞好教学,还要搞好科研,要树立起“教学和科研都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的观念。科研工作决定着学校的水平和层次,标志着学校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它是建设国内知名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应有之义。我校目前正处于从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研究型院校的转变时期,因此需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我们反对把教学和科研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通过具体的政策措施让科研促进教学,而不是影响教学。
2.3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学校的发展重点、建设重点、工作重点。明确了重点就要确保重点,确保重点的同时还要兼顾一般。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有一个“非均衡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个“协调发展”的问题。“重点和一般”,乃至“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等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办学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必须妥善处理好。
2.4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四者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它们是学校发展过程中需要协调好的几个核心要素。对于上述要素,一要做到“规模适度”,也就是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承载能力和社会需要等合理确定学校的规模,规模大一些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综合势力,各种资源调配的余地也大,但也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二要做到“质量优异”,就是要将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当作学校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三要做到“结构合理”,就是要优化好各种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结构等等,实现协调发展;四要做到“效益优先”,即办学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要力争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规模、质量、结构要服从于效益。
2.5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是解决学校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手段,是途径,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是基础,压倒一切。
以上只是五个主要的关系,办学过程中还涉及其他若干关系,诸如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投入、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等等,都要统筹处理好。
3.切实实施好“五大办学方略”。在明确我校目标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认真思考我校的发展战略和办学方略,力求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根据学校党委提出的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办学方向,总结提出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五大办学方略。
3.1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走“质量立校”之路。办学质量始终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必须靠质量赢得社会,赢得市场,赢得未来。办学质量既有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也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问题,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工程。近年来,学校良好的办学质量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招生、就业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3.2坚持立足轻工、面向基层,走“特色兴校”之路。特色不仅是一所大学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与社会的认同,也是其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表征,是吸引生源、提高社会认可度和学术声誉的基础。特色就是竞争力和生命力;特色就是优势、质量和水平。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基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坚持立足轻工,“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非均衡”发展。近年来,通过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兴校”之路,我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得到彰显,制浆造纸工程等特色学科也已进入全国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
3.3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强校”之路。“人才强校”战略是“人才强国”战略这一国家战略在高校的自然延伸。任何事情都是要靠人去做的,没有人才,事业便干不成、干不好。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力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引进上,既要重视数量,又要保证质量;在培养上,既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方向地实行学历培养,又要兼顾非学历培养,还要注意在使用中培养;在使用上,要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要看贡献,看业绩,看发展潜力。我们尤其注重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推进“139”计划和“教学名师”计划的实施。全校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把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3.4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走“学科领校”之路。学科建设水平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什么水平的学科就有什么水平的大学。我们要建设高水平大学,首先必须建设高水平学科。因此,学科建设是龙头,是牛鼻子,是纲,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定位。抓住了学科建设这个纲,就可以纲举目张,带动教学、科研、教师队伍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学科领校”方略。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配备队伍,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配置资源,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分配资金。下一步我们要设立“学科特区”,进一步“扶优扶强”,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或有所少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目前我校的学科建设差距还很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在学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3.5坚持开门办学,走“开放活校”之路。只有不断扩大开放,学校才能始终保持发展活力,封闭办学没有出路,只会走向衰退。什么是开放?开放就是走出去,请进来,扩大交流;开放就是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开放就是国际化办学,开门办学,多元化办学;开放就是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可见,开放的内涵十分丰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之间人才、资源、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必须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通过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进行合作研究,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及有关人员出国学习、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增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引进国外师资、设备、图书等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学校对外开放的范围与领域。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认识建设国内知名高水平工业大学的机遇、形势和任务,增强紧迫感和压力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我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全面发展,为山东省和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文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58994.html上一篇:电大校园传统文化建设思考
下一篇:综合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形式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