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作为独具特色的兵团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信仰关系着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边疆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兵团,大学生,信仰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的在于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尤其是作为兵团高校的大学生,其信仰教育工作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事关兵团屯垦戍边的千秋伟业。
一、兵团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意义
1.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大学生思想敏锐,可塑性强,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但是他们在学校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与社会的接触较少,人生阅历不丰富。不仅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同时也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甚至宗教主义、封建文化等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一旦放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阻碍大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熔铸他们健康完美的人格。
2.信仰教育是抵制西方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重要手段。新疆兵团地处祖国西北边疆,是多民族聚集地区,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最活跃的地方。一些企图分裂祖国统一的不法分子,将大学生列为思想渗透和思想瓦解的重要对象,将西方的“西化”、“分化”观念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大学生思想中,来侵蚀我国的年轻人。所以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发挥信仰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务,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
3.信仰教育是维护兵团稳定和发展的必要因素。兵团是一个由百万军垦战士组成的、为繁荣新疆经济文化建设、增进民族团结、镇守祖国边关做出不朽贡献的特殊组织。作为稳定新疆、巩固边防的重要力量,兵团组织在打击和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破坏、渗透活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树立大学生服务兵团的意识,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的兵团精神,为新疆区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是新疆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当前兵团大学生信仰现状
1.信仰的多元性。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过去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等观念在大学生心中地位失落,共产主义不再是大学生的唯一的信仰追求。大学生个体意识明显增强,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占据主要位置,导致基督教、天主教甚至邪教在高校校园中也占有一定市场。
2.价值信仰的功利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和信仰都趋于市场化。大学生的人生选择由信仰引导转向为以“市场化的社会现实”为引导,失去了自我和道德约束。相信物质价值,不相信精神价值;相信个人价值、不相信社会价值,缺乏远大的精神追求和理想。
3.大学生信仰的危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从自由、平等、竞争的原则,尊重个人利益,强调自主性,提倡个性化挥。这样,当个人认识与社会的公众信仰和意识形态灌输明显不相符合,甚至发生剧烈冲突时,必然会产生信仰危机。
三、影响兵团大学生信仰的主要因素
1.多元文化导致大学生信仰多元化。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并存与交融的情形,使得大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会有所不同,甚至同一个人进行价值选择时也会对不同特质的文化有不同程度接受的可能,因而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不同的信仰。
2.市场经济下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大学生信仰的世俗化。市场经济的动力核心就是追逐最大的现实物质利益,加上新疆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与内地城市差距较大,受市场经济浪潮中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冲击,导致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趋向实用化和功利化,使大学生崇我性更加突出,同时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的冲击和淡化。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考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这些人的腐败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一些大学生由对腐败分子的厌恶,进而对党提倡的主张产生了怀疑,并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从而严重削弱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再加上社会保障机制没有相应地发展起来,西北地区一些城市贫富差距较大,这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初衷是不一致的,很容易引起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困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弱化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四、加强对兵团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两课”教学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它能够通过系统的理论“灌输”,使大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兵团高校应根据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感。同时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注意研究学生的接受性问题,在教育过程当中广泛运用现代化手段,增强“两课”教育实效性和吸引力,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要求理论灌输,而且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和体验环节。应该深入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科学信仰的树立奠定基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从解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难点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实际当中,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
3.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及网络等载体进行信仰教育宣传。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大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阵地。一方面,要引导有关部门大量开展适合青年特点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引导教育工作者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富于时代气息、讴歌社会进步的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要建立好校园网网站,用艺术的语言、丰富的图像及和谐的声音充分占据网络阵地,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思想理论教育各方面的内容变成众多的主页,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吸引力、渗透力、说服力和战斗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体系,为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本文来自《兵团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5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