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公益创业的内涵与背景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又称社会创新、社会创业、公益创新,由狄兹(yDees)于1998年首次在论文中提出。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分别为:一是利用变革的新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带来社会效益,二是引用商业经营的模式产生经济效益[1][2]。公益创业区别于商业创业,它是基于一部分人社会使命和责任感的要求,为谋求社会公众利益的创业行为,但公益创业不等于慈善,它也是一项需要回报的社会活动,否则项目将无法继续生存,它看重更多的是社会利益,是一种商业“自我造血”运作的公益项目。社会公益创业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社会组织。社会公益创业是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追求效率、追求社会效果,向社会、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种社会活动行为。公益创业强调的是社会利益兼顾和非营利组织共存的社会活动[3]。公益创业又分为广义的公益创业和狭义的公益创业。前者主要指采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主要问题,采用传统商业手段创造社会价值而非个人价值。后者主要指非营利组织应用商业机制和市场竞争谋取利益,或者指创办非营利组织。我们大多指的是广义公益创业。目前对于公益创业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国外主要代表有Gregory Dees的公益创业和投资经济回报区分、Johnson.S混合模式和加拿大公益创业研究中心。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在国外经典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公益创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强调社会价值又兼顾经济效益。
公益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在国内外逐渐引起关注和重视,随之而来的是相继的政策、条文被出台。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随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迎接万众创新的新浪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创新的事业必须由创新的人才来干,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首部《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发布中提到大学生是中国最活跃的公益创业群体。因此,在“双创”时代的浪潮下,大学生公益创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状分析
在高校公益创业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湖南大学以“公益创业”命名的大学生社团,随后2007年创立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將《公益创业学》纳入课程体系中,该“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教育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和影响[5]。2008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同时推出了“大学生公益创业行动”项目。2009年,北京大学设立公益创业研究会。2010年,清华大学举办“北极光—清华”公益创业实践挑战大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构建“基于胜任力开发的多层次嵌入式”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模式。随后一系列公益创新创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如厦门大学的大学生实习联盟、复旦大学的公益创业基地、上海财经大学的社会企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广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创业研究所。在长三角地区,相对发达的城市高校对公益创业非常重视。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意见》,要求省内高校建立创业学院并推行专业创业学习模式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助力。温州大学提出从校内课堂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在校内课堂建构科学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学业和创业教育良性互动,在实践方面搭建多元的课外实践,如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科技孵化园、创客空间等实训平台。上海交通大学的“创业教育+创业资金+创新基地”模式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2014年,由团中央等组织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隆重举行。国内高校大学生的公益创业热情高涨,社会认可度非常高。通过开展志愿公益活动、社会企业模式和产学研混合型等模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在志愿公益活动方面,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升级为公益创业,在公益创业中寻求自身的公益理想和价值。如安庆师范学校《大爱社会发展中心》、温州医科大学《生命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公益心》、南京农业大学《莆田计划》、兰州大学《青年夕阳关怀》、重庆大学《五彩石》、吉林大学《周末圆梦大学生》、中国地质大学《益水》、哈尔滨工程大学《福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逸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北京邮电大学《正能量联盟》、湖南工业大学《绽放花蕾留守儿童才艺培训》、河南农业大学《愿未央》、南京林业大学《戏剧实现梦想》、清华大学《清源计划》等。在社会企业模式和产学研混合型模式方面,他们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市场需求把课本内容变成社会实践,在公益创业中检验自我,如北京大学《你好营养,健康中国》、北京林业大学《地沟油回收制肥皂》、中山大学《低碳生活》、云南农业大学《冷库到底》、福州大学《洋里苦橘》、华中农业大学《甘露工程》、东南大学《糖伴之家》等[6]。
高校公益创业为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路径[7][8]。在实践育人方面,强调学习知识及知识运用的重要性,引导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大学生的人才价值和服务精神,丰富社会认知形式。公益创业促进大学生修德明理、志存高远,同时公益创业的专业性促进大学生修智敏学、锐意创新。
3.基于“互联网+”的小蜡笔爱心公益团队创业实践探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小蜡笔爱心公益团队”以众创空间为平台,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三位一体相结合,积极探索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的新途径。
本项目将“精准帮扶”儿童和儿童课外读物书籍回收这两块作为重点,建立微信和QQ公众平台,利用线上线下平台,通过众筹、募捐、吸引爱心企业和桂林市爱心人士、组织学生和社会爱心人士开展公益教育和帮扶活动。线上实行三步走:第一,团队成员不定期发布山区踩点“精准帮扶”儿童信息需求,以及针对社会爱心人士提供公益捐赠上门揽收快递服务形式,同时对捐赠者实施查看捐赠物资(图书、衣物、玩具等)流向服务工作,同时对爱心人士指定的“定向帮扶”对象进行阶段性跟踪和监督,让公益更加透明化和人性化。第二,开展线上“公益课程”,团队成员以“授课实践”和“感恩分享故事会”的形式推广,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项目中。第三,联合社会爱心组织、团体、商家等以广告宣传的形式推广其他企业的产品,根据宣传内容和形式并向商家收取一定的广告宣传费用。线下实行四步走:第一,定点设置爱心箱,该爱心箱实行专人负责,团队负责人每周定期进行书籍整理和分类。第二,联合学校其他爱心社团,组织爱心服务队进行支教活动。第三,针对线上募集的不适合六年级以下小朋友的课外读物,在社会上或校园内举行“以书换书”或“书价+1元”的活动,将适合不同阶段的人群书籍最大合理地有效配置。第四,团队成员不定期举行义卖活动,通过开展自制手工品、桂林特产、桂林山水明信片代寄等活动,以及回收校园内二手自行车,团队成员通过自己的相关机械专业知识,对回收自行车进行维修,低价出售给同学们,让同学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同时能为山区儿童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从而更好地帮助到桂林市乡下贫苦的留守儿童。
以圣诞爱心苹果义卖为例,项目成员通过果蔬批发市场买入苹果10箱,共计500个,将苹果按照大小分为三类,即A(大)、B(中)和C(小),同时购买圣诞礼盒,制作公益爱心贴纸。A类按照4元/个价格出售,B类按照3.2元/个出售,A类和B类均低于学校水果摊位价格。C类苹果通过前期公众平台和海报宣传开展积赞送苹果,每积赞满58个并扫描二维码关注小蜡笔爱心团,以积赞+1元的形式领取平安果1枚,且每人限领一次。通过网络形式宣传速度快,同时扫码关注传播宣传成本降低,支付过程可以在微信、支付宝或财付通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进行,加速支付效率。本次活动最终获得331元的善款,这些善款全部用于书籍、文具和体育用品的购买送给桂林兴安两所学校。此次活动让项目组成员增强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譽感,在活动中认知自我,同时学会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关系,在实践活动中肩负着责任感、义务感,完成公益造血。爱在传递,“互联网+”让公益更有力量,大学生公益创业更有正能量。
4.结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市场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齐头并进的时代,“互联网+”公益效益不可估量。“小蜡笔爱心公益团”以“精准帮扶”儿童送书籍送知识下乡为重点,通过“线上三步走、线下四步走”项目的实施与开展。放飞爱,传播爱,大爱无疆。爱心点燃希望,助学成就梦想,该项目对桂林市贫困山区的孩子意义非常重大。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公益创业模式,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Dees J G. The meaning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contributed from th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unders Working Group,1998(5):95-104.
[2]胡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02).
[3]公益创业.http://
[4]唐亚阳等.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张运.公益3.0模式下高校公益类社团的创业形势分析[J].山西青年,2016(23):69-70.
[6]苏海泉,姜勇.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探讨——以全国创青春公益创业赛为例[J].山东高等教育,2016(8):11-16.
[7]赵溪然,张美琪,范春玉,王学英.高校公益创业的实践育人功能初探[J].企业导报,2016(4):135-139.
[8]李科举,刘玲.基于创业实训项目的创业教育新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