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阐述
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过程常常围绕以下课程板块进行,如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对会计学理论进行简单的阐述,并根据理论知识对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表述和论证,从而为学生解决理论教学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注重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令会计学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配合,提升会计学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會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现如今,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教学目标已经在朝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进的方向发展,但是受到传统高校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会计学专业教学仍然以理论为主,实践较少。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取得有效进展,具体如下:
(一)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在课堂上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会计学专业是否需要实践教学并不太了解,对于仅有的一些实践课程,学生也认为其作用有限,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缺乏足够的时间。一方面,会计学专业教学课程设置较为繁琐,需要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会计学专业知识的需求,但是会计学专业的总学分是一定的,最终理论课程的课时占据了实践课程的课时,实践课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虽然有实践课程,但是在时间安排上却无法保证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如一些高校将实践课程安排在了假期,学生自己去寻找实习单位,只是依靠一张假期实习鉴定表,并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模式过于简单。毫无疑问,教学模式的多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如今高校的教学模式仍旧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一直在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自身主动探索会计课程的学习意义。高校聘用的教师大多数是终身制,受到体制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终形成了一种习惯。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部分学生选择逃离课堂,只是在期末考试时背诵一些知识点,并没有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四)教学设施不全。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高校引进一些基础的教学设施,在这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部分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只意识到了理工科实验知识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商科方面如会计学的硬件资金投入,也有部分高校只是投入了少量的资金到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实践课程中来。因此,资金方面的短缺造成了教学设施的匮乏,从而影响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目前,部分重点本科院校已经在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有所进步,如清华大学已经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同时也与一些国内的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但是还应该看到,大多数院校并没有开展实践教学,实践类课程也只是局限于会计学本身,与之相关的知识较少,限制了会计学教学的深度,影响了会计学教学的效果。
三、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现如今,社会要求会计学专业人才不仅应该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还应该具备协调和创新能力。有研究表明:企业对于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依次为实践操作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及交际能力等。此外,企业对于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训时间也较短,大多数企业要求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在短时间内就能熟悉业务。因此,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过程如下:
(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换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教师可以分别尝试情景式教学、分享式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该有所转变,一方面,从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于学生的引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计算机软件),深入把握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在开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深刻地理解会计学专业知识的内涵,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反过来带动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知识的吸收与能力的提高。
1.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并对学生进行引导,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者,情景式教学、信息技术结合式教学都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氛围的调动,也有助于教师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同时拓展教师对教学方案的完善。
2.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兴趣。兴趣对于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最后给出个人的见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例如:教师在讲解上市公司会计案例的过程中,可以先对国内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再对我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会计学专业知识对于不同类型公司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学生的个性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应该多样化。现代教育的发展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多学科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高校在对会计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
(三)强化模块式教学形式内容。创新主要是指在实践过程中对事物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整合探索并总结升华。在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应通过实践的内容对会计学理念进行创新,并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本文提出以模块式教学对会计学实践教学进行创新的新型理念。具体实践过程如下:
1.构建分层实验教学系统。根据模块式教学内容体系,实验课程和模拟训练都可以在学校的实验室完成。为了取得更好的实训效果,可以采用“二合一”的方式进行:“二”主要指的是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这一层次的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于会计实践基础知识的认识程度,使学生了解企业手工记账和信息化记账的基础流程。“一”主要指的是会计学的一系列课程模拟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在基础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增加电算化的模拟实验过程,从而让学生从做中学,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2.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不只体现在学校的分层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还体现在校内外的素質训练的实践环节上。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参加的军事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之外,还可以通过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加强自身在教学实训基地方面的建设,稳定校外的实训基地,通过积极开展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增强教师的工作学习经验,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从而缩短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距离。
(四)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应该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个人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有以下共同点:要求高校能够培养政治觉悟高、职业道德良好、业务能力强及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四点要求,形成一套重基础、重能力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会计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从单元的素质教育逐渐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素质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本学科教育,还应该考虑到其他学科如文史、逻辑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实现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教学应该充分尊重专业的特点,根据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不同的思维模式入手,充分利用高校自身有限的教学资源,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该对会计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改革,如教学目标、师资队伍等。本文主要提出了四点具体策略: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内容、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强化模块式教学形式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高校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力,进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勇.创新型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2):97-98.
[2]刘磊.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12):167-168.
[3]唐红珍.会计学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想[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11):138-140.
[4]周鲜华,夏宝晖,包红霏.基于行动学习法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财会通讯,2011,(01):54-55.
[5]秦红霞.构建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讨[J].商业会计,2015,(9).
[6]石党英,姚明亮.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8):45-4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