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第1篇: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模式研究
1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商贸往来,信息沟通,生产技术交流和商业人员交流日益增多,各国之间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更加频繁,英语的世界语地位不断巩固。在此背景下,商务英语这一学科应势而生并蓬勃发展。商务英语在世界上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高等教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英美国家多个大学开设有商务英语课程,如英国的雷丁大学(TheUniversityofReading)和美国的爱达荷州立大学(IdahoStateUniversity)等。日本、泰国、乌克兰等非英语国家很多院校也教授商务英语课程。而在我国,商务英语已经历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保证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为国家培养商务贸易人才,新中国建立了第一所贸易专业方向的高校,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当时的专业名称为“外贸英语”。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国际商务活动的大幅增加,80年代中期迎来了商务英语的蓬勃发展,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高校达到300多所。在此基础上,部分高校从1995年开始展开商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考工作。这标志着商务英语从本科发展到了更高的层次,代表着学科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007年教育部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试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并于2012年将其列入本科专业基本目录[1]。紧随其后的便是商务英语专业各项国家标准的草拟和制定。至此,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经过一系列的尝试与努力,从百家争言、百花齐放的探索阶段过渡到更为标准化、制度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全速发展阶段。
在国外,一些学者将商务英语定义为特殊用途英语(ESP),隶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2]。而在中国商务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要求将英语语言文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会贯通。如翁凤翔提出,“在进行商务英语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商务英语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交叉性和发展性,还要注重不同相关学科之间在内容、方法上的相互支撑、渗透,以确保商务英语学建设的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3]。但是由于前期缺乏可以参照的国家标准,而开设商务英语的各院校在专业领域,师资水平,生源质量,地域位置等因素上千差万别,各个院校采用的课程设置、师资安排和人才培养目标也各有千秋,对所培养的本科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不一致。这种状况导致无法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做出大范围的、统一有效的评估。随着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研制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情况有所改观。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完成《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撰写工作,于2015年年末上报教育部,等待审批[1]。国家标准使科学评价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能力成为可能。
二元语义评价决策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始于2003年前后,后被广泛应用在相关学术研究之中。二元语义适用于包含多目标决策和多因素分析的研究领域。但目前将二元语义运用到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领域的研究极少。在日趋成熟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推动下,本文结合《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着重论述二元语义评价模式在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中的运用,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正规化和系统化建设提出一些新的视角和方法。
2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背景
直至2013年,国内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达到216所。由于自身在经济领域的优势地位,财经类院校在这些高校中无疑起着先驱和模范的作用,如新中国第一所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一批获批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将两方面因素纳入其中。首先,已经完稿等待审批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所有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院校提供了统一的参照标准,为未来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其次,财经类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具备独有的优势和特色,需将其有机地融入国家标准的能力培养目标中。
目前正由教育部审批中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商务英语本科学生应具备五种专业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由英语组织能力,英语运用能力和学习策略能力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由基本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构成。商务实践能力,由通用商务技能和专业商务技能构成。思辨与创新能力,由认知能力和情感调适能力构成。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科自学能力[1]。财经类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具有的优势和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专业优势。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中30%左右为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相关课程,如经济学导论、国际贸易实务等。财经类院校在这方面师资力量强大,专业素养高,可以相应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2)学业拓展优势。在财经类院校中,学生可以参加各类财经论坛和专家讲座开拓视野。另外学校开设的经济金融方面的双学位或辅修课程也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展经济管理方面专业能力的机会。
(3)独特的校园文化。财经类院校拥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创业大赛、建模大赛、以及各类经济社团和外联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生活逐渐培养商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2.2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参考教育部审批中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人才培养要求具备的五种能力,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从五个方面建立三个层次(目标层和准则层)、10个指标的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3二元语义及其算子
二元语义(2-tuple)是西班牙学者Herrera教授于2000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是关于语言信息集结的新方法,它可以方便地进行语言的运算,并且可以避免在语言信息的集结过程中信息的损失和语言信息集结结果的不精确性[4]。
二元语义可用于表示评价某方案的语言评价信息,它由二元组(sk,αk)来表示,其中sk和αk的含义描述如下:
(1)sk为预先定义好的有序语言评价集S={S0,S2,…,ST}中的第K个元素,它是S中与对某方案的评价结果最贴近的元素。
(2)αk为符号转移值,满足αk∈[-0.5,0.5],它表示对某方案的评价结果与sk的偏差。
集合S中有T+1个元素,T+1通常取奇数,并且要求S还具有如下性质:
(1)有序性:当iSj;
(2)存在逆算子“neg”:neg(Si)=Sj,j=T-i;
(3)极大化运算:当Si“≥”Sj时,有max{Si,Sj}=Si;
(4)极小化运算:当Si“≤”Sj时,有min{Si,Sj}=Si。
假设β∈[0,T],则β可由函数△表示为二元语义[4-5]:
△(β)=(sk,αk)(1)
其中,k=round(β),αk=β-k,αk∈[-0.5,0.5],round为四舍五入取整算子。反之,若(sk,αk)为二元语义,则存在△-1,使得
△-1(sk,αk)=k+αk=β(2)
特别地,设Si∈S为语言短语,则其相应的二元语义可通过下面转换函数θ得到:
θ(Si)=(Si,0)。
定义1[4]设(sk,αk),(sl,αl)是两个二元语言值,则:
(1)如果k(2)如果k=l,则
a.如果αk=αl,则(sk,αk)=(sl,αl);
b.如果αk<αl,则(sk,αk)<(sl,αl);
c.如果αk>αl,则(sk,αk)>(sl,αl);
定义2[4]设A={(s1,α1),(s2,α2),…,(sn,αn)}是一个二元组语言值表示集合,w={w1,w2,…,wn}是一个相关权重向量,满足条件wi∈[0,1]和为1。令
Φ((s1,α1),(s2,α2),…,(sn,αn))=△(3)
则称Φ为二元语义加权算术平均算子。
4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步骤
第一步:确定学生专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为确保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合理性,本文依托于教育部审批中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并结合财经类院校的具体情况,构建如图1的评价指标体系。图1中的评价因素有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观认知能力和学科拓展能力。这5个评价因素共包含10个影响因子。
第二步:针对图1中的评价指标,相关评价者(专业教师或招聘单位)针对每个因素给出评价结果。
第三步:获取评价者对10个评价指标给出的语言评价值,使用二元语义的方法将其表示出来。评价者可以使用集合{优秀,良好,一般,差,较差}中的元素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而后将评价结果值用二元语义表示出来。
第四步:首先根据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和专业能力要求,假设出5个评价因素的权重。再依据每个评价因素下属两个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对关系设定其权重。然后利用2-tuple的线性加权平均算子获得学生专业能力评价结果。根据第三步得到的二元语义信息,利用定义2中的有序加权平均算子进行综合,最终得到被评学生的评价结果。
第五步:学生专业能力评价结果排序。根据第四个步骤得出的最终评价结果,将参与评价的学生进行排序。所得评价结果可用于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学生专业能力水平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因素,学校可根据评估结果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而作为专业能力评估的直接参与者,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排名情况。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结果得到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全面的直观评价。
5实例分析
为阐明所设计的评价模型的实用有效性,本文以辽宁省某财经高校商务英语本科大四学生的专业能力评价为例。随机选取该高校5名本专业大四学生进行评价。
假设评价者利用语言值集{优秀,良好,一般,差,较差}中的语言值在10个评价指标下对5名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得到如下评价结果,见表1。
不妨假设B1,B2,B3,B4,B5的权重分别为0.3,0.3,0.15,0.15,
0.1,C1、C2的权重为0.4,0.6,C3、C4的权重为0.3,0.7,C5、C6的权重为0.3,0.7,C7、C8的权重为0.5,0.5,C9、C10的权重为0.5,0.5。
利用公式(2),得到学生1的五项能力分别为:
B1=0.4×△-1(S5,0)+0.6×△-1(S4,0)=0.4×5+0.6×4=4.4
B2=0.3×△-1(S5,0)+0.7×△-1(S3,0)=0.3×5+0.7×3=3.6
B3=0.3×△-1(S3,0)+0.7×△-1(S4,0)=0.3×3+0.7×4=3.7
B4=0.5×△-1(S5,0)+0.5×△-1(S1,0)=0.5×5+0.5×1=3
B5=0.5×△-1(S2,0)+0.5×△-1(S4,0)=0.5×2+0.5×4=3
利用公式(2),学生1的总能力为:
A1=0.3×B1+0.3×B2+0.15×B3+0.15×B4+0.1×B5=0.3×4.4+0.3×3.6+0.15×3.7+0.15×3+0.1×3=3.705
类似地,得到五位学生总的专业能力评价结果:
学生1=3.705,学生2=3.645,学生3=3.325,学生4=3.97,学生5=4.08
利用公式(1),将上述评价结果转换为二元语义形式:
学生1=(S4,-0.295),学生2=(S4,-0.355),学生3=(S3,0.325),学生4=(S4,-0.03),学生5=(S4,0.08)
根据定义1知,学生5>学生4>学生1>学生2>学生3,即学生5的专业能力最高。
6结语
综上所述,将二元语义引入财经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行之有效。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以五名专业学生为例。具体应用中,如对某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100人进行专业能力评价,设定由分别在学生五种能力领域的五名专家进行评价。专家可以专注于各自领域单项能力的评价,然后通过二元语义的换算,得到真实可靠的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排名。这种方法比简单平均各专家评定结果或由各专家单独地对学生整体专业能力进行评价更科学准确,具有更强的可比性和更高的可信度。二元语义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期望在本文基础上,探索将它运用到更大范围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估的可能性。
作者:贾茗威
第2篇:新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几个问题探讨
商务英语教学发展迅猛,目前我国有近700所院校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或专业方向。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率先设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2008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该专业。然而,与其他英语专业相比,商务英语作为一个独立专业建设仍是一个新生事物,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等方面,都处于不断探索、完善阶段。由于目前尚未有全国指导性的商务英语教学大纲可以遵循,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面,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况。因受观念、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少院校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模式是否围绕“英语本色”还是“商务特色”这一原则性问题。如果对此类原则性问题不加以明确和正确把握,将会严重制约商务英语专业的今后发展。本文围绕上述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期望能有助于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一、商务英语的学科属性
语言学的跨学科倾向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自20世纪下半叶至今,语言学的横向跨学科发展趋向更为明显,许多新兴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应运而生。例如,语言学与社会学结合产生了社会语言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结合形成了心理语言学,语言学与法学结合则形成了法律语言学,等等。商务英语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是客观存在的(林添湖,200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理论研究组,2006)。商务英语是语言学与国际商务学科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商务英语的学科根基仍主要是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语言经济学及专门用途英语的相关理论为商务英语奠定了扎实的语言学理据(陈建平,2009)。可以说,商务英语仍属于外语学科,不应归属于商科门下。从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角度而言,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的边缘性语言学科可属于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商务英语可定位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门下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二级学科应用语言学之下的一个三级学科,并可称之“商务语言学”或“国际商务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心里语言学、法律语言学等分支学科并列。
二、商务英语专业的基本培养模式
《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而新设商务英语专业主要是培养英语与商务(经贸)相结合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商务英语专业正是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有益的尝试。由于目前尚未有全国指导性的商务英语教学大纲可以遵循,不少高校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据我们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等30余所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的初步调查,发现其中一些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英语专业课程+商务英语课程
(2)英语专业课程+商务英语课程+商务专业课程(全英文授课)
(3)英语专业课程+商务英语课程+商务专业课程(中文授课)
(4)英语专业课程+商务专业课程(英文授课)
(5)英语专业课程+商务专业课程(中文授课)
(6)商务专业课程(全英文)+部分英语语言课程
不难发现,第一种培养模式主要将商务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方向或其中一个模块建设。英语专业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通常在大三第一学期)进行各专业方向或模块(如语言文学、翻译、商务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等)分流,其中部分学生进入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学习。商务英语类课程也主要以经贸英语、营销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金融英语、科技英语等为主。在商务英语作为一个独立本科专业之前。主要纳入专门用途英语培养模式,并被许多院校所采用。据调查统计分析,有半数以上的综合性院校仍沿用这一培养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较为扎实,同时也可学到一定的商务知识,授课教师主要以英语教师为主。而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目前的商务英语系列教材多数侧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在商务专业知识编排方面则较为凌乱和肤浅。此外,讲授此类课程的教师多数缺乏一定的商务专业背景,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也很难学到系统的商务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可以说,目前这一模式尽管坚持了“英语本色”,但实际上仍没有很好地将英语与商务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商务英语作为一个独立专业建设以来,后面几种模式已逐渐被不少高校所采用,即采用“英语+国际商务”的模式。然而,不难发现,上面所列举的第三、五、六种模式,其专业属性上则有“商科”之嫌。按第三、五种模式,如果对商务专业课程采用中文授课,尽管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国际商务专业知识,但会严重制约和影响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熟练程度,尤其对国际商务环境中英语技能的培养会产生消极影响。可以说,此类模式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商务英语教学的“英语本色”,商务英语也就失去应有的特色和活力了。而第六种模式实际上强调的是“商务本色”,注重国际商务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专业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辅之于一定的“英语特色”。这一模式严格意义上不应称为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归属于商学院的商科门下。我们认为,第二、四种模式较为理想,不仅注重“英语本色”,而且也能使学生较为系统地学到商务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了一定的“商务特色”。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模式,即“英语专业课程+商务英语课程+商务专业课程(全英文授课)”,在英语语言知识向商务知识的学习过渡上有比较好的衔接,便于实际操作。该模式下,学生在一二年级打下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后,进行相关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然后进入全英文商务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而采用第四种模式,即没有经过商务英语课程学习这一过渡阶段而直接进入全英文商务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少学生会感到难以适应,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姓“商”还是姓“英”是制订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
三、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培养英语语言与国际商务密切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体系通常包括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技能、商务专业知识、商务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几个部分。英语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英语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技能主要是指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商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商务法律及商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商务专业技能主要指国际商务活动中涉及到合同起草、单证制作、商务洽谈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人文素养指的是人文精神,包括人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沟通、应变、组织、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说,上述几个方面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基础和本色,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复合型人才的体现,也是该专业的主要特色。
根据以上的知识结构体系,参照2000年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课程分类,我们可按上文中的第二种培养模式(“英语专业课程+商务英语课程+商务专业课程(全英文授课)”)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初步设计。该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商务英语课程、全英文商务专业课程。具体可以分为: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包括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包括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3)商务英语课程:主要包括商务英语、金融英语、营销英语、法律英语等课程。
(4)全英文商务专业课程:指国际商务专业的一些主要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国际商法、商务沟通等课程。
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该专业的基础和保证,此类课程的比例通常不少于60%~70%,而商务专业及其他商务英语课程一般可控制在30%~40%之间。可以说,从总体课程结构来看,商务英语专业在体现“商务特色”的同时,仍坚持其应有的“英语本色”。然而,据我们调查,上文第六种模式下商务专业课程的比例实际上占70%左右,而第四、五种模式下商务专业课程也在50%~60%之间。可以说,此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过分强调了商务专业知识,失去了应有的英语本色。
四、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基本教学原则
明确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计的定位,在商务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正确处理好基础英语与商务英语、英语专业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基础英语又可称为通用英语,是英语的共核部分,适用于一般场合和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而商务英语主要指的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使用的英语,它使用于特定的场合并具有特殊的交际目的和功能,是基础英语的扩展。刘法公(2003)曾撰文专门论述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之间的教学关系,认为基础英语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备条件,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拓展和延续。基础英语与商务英语之间的教学关系也应如此。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应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并可将通过英语专业四、八级作为此方面的基本要求。进入高年级阶段,应及时转入商务英语教学,掌握一定的商务英语专业词汇、熟悉商务英语的语体变化规律,并为进入全英语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作好准备。
学科的根基决定了一个学科的今后发展方向。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是语言学与国际商务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但就其学科根基而言,与其他的外语专业一样,商务英语的学科基础和学科体系仍是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其他与其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尽管也是该专业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但应有一定限度和范围,而不是无限涉及或搀杂。否则会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基础,甚至蜕变为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或内涵是英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他专业知识只能算作是其外延或拓展。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必须处理好英语专业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之间的比例关系,确保商务英语专业应有的特色和活力。
课堂教学仍是商务英语教学的主线,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师应首先抓好课堂教学,在强化英语语言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现代国际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强化第二课堂教学、专业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比如,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参加贸易投资洽谈会等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综合素养。
商务英语教学还应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密切结合。那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些传统教学手段如交际教学法、语篇分析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仍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商务英语教学还可积极借鉴商科专业中的经典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等,并善于结合和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习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五、商务英语本科教学的师资问题
目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授课教师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主要是教授英语语言类课程的纯英语语言教师。这部分教师的专业背景完全是英语语言文学,几乎与商务无任何关系。第二类主要是讲授商务英语类课程的教师。这些教师的背景较为复杂,部分也是无任何商务背景的英语语言教师,部分教师则是英语专业毕业后有一定的商务实践背景,或经过一定的经济学或相关学科的培训和进修,还有部分教师则在本科阶段主修英语专业,研究生阶段则为经济类专业。第三类为讲授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师,主要是以商科背景的外语教师或非外语院系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为主。
考虑到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商务英语教师应主要归属于英语语言学学科。商务英语教师必须经过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具备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此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商务专业背景或商务实践经历,具备基本的商务知识结构。因此,我们认为,具有一定商科背景的英语教师讲授商务英语及商务专业课程较为合适。此类教师既熟悉英语教学规律,而且具有一定的商务知识体系。如果纯英语语言类教师教授此类课程,则因其知识结构单一,商务专业知识缺乏等原因而难以胜任这一角色。而如果由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用中文讲授商务专业课程,则背离了该专业的基本教学要求,也因其课堂语言质量问题或不熟悉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等原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由于各校的师资情况差异较大,目前一些外经贸、外国语院校因其师资力量较强,基本上由商科背景的英语教师主讲商务英语及商务专业类课程,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也相对较高。而国内多数院校则缺乏足够的复合型商务英语教师,此类课程多数由纯英语语言类教师担纲,因其缺乏商务知识,课堂教学仍沿用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据相关调查分析,目前仅有40%左右的商务英语教师具有一定的商科背景和实践经验或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结构。可以说,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不仅关系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对该专业的学科建设、后续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缓解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短缺这一问题,学校应在加大师资引进力度的同时,可由商学院或企业对部分较有潜力的英语教师进行商务专业知识的专门培训和进修,或与国外院校合作,选送相关教师赴国外合作院校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进修,经过一两年的专业培训或课程进修,这些教师可胜任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作者:陈建平
第3篇:兴趣对英语本科生在空间模式下自主学习的影响
引言
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学校教育不可能是终身的,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生存,学生必须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国内外与多媒体结合而生的空间模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逐渐被运用并在教育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本小组成员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利用正在教育界兴起的空间教学模式,结合我院正在建设数字化校园这一契机,提出以英语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英语本科生在空间模式教学下自主学习进行研究。利用空间模式教学为英语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互补不足之处,发现我院在空间模式上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让学生学习更有效率、更自主地进行。在此新颖、高效率的模式下,我们认为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因为兴趣是其内部动力产生的基础,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使他去追求知识、探索奥秘。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兴趣对英语本科生在空间模式下自主学习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1空间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模式,在国内普及较少,英语专业生对之并不熟悉。我们期待教育的蓝图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必须要加强学生对其认识、了解的程度。英语本科生对于空间模式的认识、了解程度较浅在于其未能重视这一新颖、高效的学习模式,不能在心理方面、情感方面认同这一模式[1]。在学校组织的有关部门大力宣传空间模式时,大多数英语本科生认为这只是一项任务,只是需要随意装扮一下自己的大学城空间能应付学校检查即可。而且,大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被动学习,在心底很难接受空间模式的自主学习。在心理方面,英语本科生刻意忽略了空间模式较于传统模式的优势,不愿意深入了解这一新模式。同时,由于传统模式地位的根深蒂固,学校的宣传方法并未能使空间模式很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就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魄力,切实推行空间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2在空间模式引进到各个院校时,广大教师确实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借此模式提升其教学质量,加强学生与其互动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但是资源在空间模式下是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的。部分教师并不积极自主研究改善空间教学,相反,盲目借鉴其他教师的成果,使其空间教学极其缺乏创新性。例如某些教师照搬其他教师的教学课件以及研究成果,不加以理解或借鉴而是直接将这些资料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或是装饰自己的教学空间[2]。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学生们也表示,在接触空间模式时是想要了解其特点,但是进入部分教师的空间后,却并无新颖特色之处,便没有兴趣深入了解。杨清华老师在知山一期学习交流会上说的好:“教师是组织者,通过案例、项目等导入教学,邀请行业专家参加,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并通过一次次学生作品展览激励提升。教师是后台、组织者,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而学生是前台,永远的表演者。”所以,学生的兴趣及自主学习还需老师的穿针引线,将其领进门。盲目借鉴而不创新是无法很好地收到空间模式带来的效果的,无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进步。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们情感的认真投入[3]。
3虽然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但是英语仍然十分重要。尤其对英语专业生而言,压力自然不言而喻。在其他专业的学生高分通过大学英语4、6级考试时,想要与其赛跑拿下更好的成绩,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一直在盲目地追求考试结果,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口语。在普通的大学,即便是英语本科生,口语突出的学生也仍是凤毛麟角,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哑巴英语”。现在大部分大学生能在TEM-8、TEM-4、CET6、CET4及类似英语卷面考试中拿到高分,但少有学生能给出一个发音标准而又流畅的即兴英语演讲。同时,英语本科生的德智体美也未能得到全面发展。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只要把考试考好就等同于学好。他们已经在传统式的填鸭式教学里逐渐失去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4]。只注重考试的学生,难以对空间模式的自主学习提起兴趣,毕竟空间模式不是教导他们如何高分通过各项英语考试。
二、问题的解决
为了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我校师生也积极思考措施提高英语本科生在空间模式下自主学习的兴趣。
措施一:对英语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方法采取的是抽样调查,但是统计结果对各个年级进行了比较。总计发出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3.5%。问卷问题涉及:对空间模式的了解程度,影响其对空间模式了解的原因,希望通过何种方式了解空间模式,以及对于自主学习的认同程度,等等。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我们也根据学生意愿开展了以下提到的名师讲座及空间模式比赛活动。
措施二:名师讲座。我校于2013下学期开展了两次名师讲座,主题分别为英语本科生如何使用空间模式开展自主学习,空间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区别及优势。为了使学生对讲座产生兴趣,学生会特地组织成员下班宣传,各位教师也在课间休息之余向学生推荐。此外,我们还通过海报、校园微博等方式大力宣传,希望引起学生的重视。通过前期用心的宣传以及名师耐心生动的讲解,极大地提高了英语本科生对空间模式下自主学习的兴趣。
措施三:一对一帮助学习。在开展名师讲座后,我们从英语专业各个年级选取了5名学生进行培训。让其更深入了解空间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并且帮助其建设自己的空间,从而提升对空间模式下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对20名学生培训之后,让他们各选一位伙伴进行教学,再由他们的伙伴选择下一位帮助对象。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靠以往普通的宣传无法使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认同这一模式。通过这种一对一的帮助学习,让其更直观地了解空间模式,更深刻体会空间模式下自主学习的优势。
措施四:空间建设比赛活动。由于前期一对一的帮助学习,学生对空间模式已经有了较好的运用。借此契机举办空间建设的比赛活动,让空间模式更“深入人心”。同时,通过比赛激励学生,并更大程度地提高英语本科生在空间模式下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比赛采取自主报名和推荐报名的方式,通过初赛、复赛、决赛三轮选出前五名及优胜奖并张贴喜报祝贺获奖学生。
措施五:丰富完善空间学习资源。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空间模式自主学习,各位老师也极力地丰富完善空间学习资源。如著名的杨澜申奥成功的3分钟演讲、哈佛大学公开课等学习资料等都可以在老师的空间被找到。另外,教师也通过空间导航、表格教案、嵌入式案例、群组报到、跟帖交流等方式丰富其空间教学。这在提高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也极大地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结果分析
经过本小组成员一系列的调查、宣传、对数据的研究,以及将我院的空间模式教学成效与其他院校进行比较,得到了一些可观关数据、效果,发现了我院的优势和需要改进之处。具体结果如下:
一是本组成员以英语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结果以及数据分析上具有一定偏颇,研究对象的决定没有考虑到全面性。但通过之后对其他实施空间模式教学的院校进行了咨询,对象选取上带来一定的误差,但整体上不影响结论的给出。
二是影响英语本科生在空间模式下自主学习的因素方方面面,兴趣只是其中的一点。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本组成员经过仔细商讨将兴趣定为影响空间模式教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兴趣是一切事物学习的根源,兴趣决定了学习的方向以及最终达到的效果。
结语
在对与时代相符合而生迅速在教育界兴起的空间模式教学研究中,我院组成的研究小组结合我院正在进行数字化教学这一机会,以英语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兴趣对英语本科生在空间模式下自主学习的研究。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及与其他院校进行了相关对比后,我们针对影响空间模式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兴趣做出了相关解决方针,满足了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广泛性及全面性,学生参与了三次讲座并在不断宣传下对空间模式教学感兴趣,端正了学习态度并在学习中结合空间模式教学与传统模式教学,成为学习的最大受益者。
作者:张婷等
第4篇:对大学英语本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1引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的与日俱增,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资本、信息、技术、人才加速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就成为当前我国英语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揭示了当前大学英语本科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2大学英语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依赖性强,自主学习能力薄弱
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教育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学校习惯了老师“指令性”、“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家习惯了父母的监督。大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往往不能科学安排学习时间。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大学生过于依赖对所学课程的兴趣程度和老师的授课方式,缺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能力,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也会影响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2.2“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严重
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行的大学教育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听力训练极少,注重强记单词死抠语法,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词汇量少,缺乏语音知识,对各种连读、重读、略读、爆破音等语音现象不熟悉。另外,对英语国家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诸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规律不了解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听力水平极差。说的能力只有在有足够输入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大学生平时听英语材料非常有限,更缺少说英语的环境,导致学生学了十年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一次,我亲眼看到我的大一学生在初次见到外教时,只是紧张结巴地和他握手,一句最简单的“Howdoyoudo?”或者“Nicetomeetyou.”都讲不出来。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难题。
2.3以教师为主体,互动性不强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普遍缺乏互动。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唱独角戏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被视为被动的接受对象,而非学习的主人,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3对改进大学英语本科教学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讨改进英语本科教学的有效措施。
3.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学期间,一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越强,水平越高,意味着他步入社会时自觉独立、自主学习的起点越高,社会适应性越强。因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重大。大学生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今后想从事的职业自由决定学习内容,然后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意志和习惯、自我监控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当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
3.2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既备课又备学生。教师应尽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注意诱导,尽全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高层次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多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如让学生在课前做morningreport,morningreport的主题可以和精读课文主题相近,在处理背景信息时,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上课时向同学们介绍。在精讲课文时,有的段落也可以让学生讲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师生互动,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3.3教学形式多样化
3.3.1英语情景剧表演。情景剧表演是实现交互性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精读教材中有些章节中的故事情节或寓言、小说等内容适合编成短剧。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展其能。学生通过添加或改编故事情节,想象创造能力、编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表演者的表演能力(其中包括掌握语言激情与速度、各角色之间相互配合、模仿表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通过英语口语的表达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小组协作完成任务使得学生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协作,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各组表演完后,评出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奖项。我在教学中曾多次采用此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3.3.2英文歌曲教学。运用英文歌曲辅助教学是英语教学多样化的有效形式之一。教师首先要选择恰当、难度适中、旋律优美、易学的经典歌曲,尽量选择和所授精读内容相关的歌曲,然后把歌词中较难听懂或连读、略读、重度、弱读的词汇空着,让学生进行听力填空练习,反复听几遍,这样学生在边听边练的过程中学会歌曲。英文歌曲创造了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获得愉悦的同时,更激活了学习英语的心理内驱力。学生在学习英文歌曲的同时也了解到西方文化。例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教师组织教唱“MerryChristmas”并介绍圣诞节的节日起源、节日习俗、圣诞老人、圣诞大餐、布置装饰、圣诞前夜等知识。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尽管如此,英文歌曲教学只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形式,在教学中应注意适度使用。
3.3.3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教学提供的信息量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画、文字、声音、影像,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使得教学感染力强。多媒体教学更具直观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例如:《走遍美国》是一套集文字、录音、录像、实景、卡通、广播、电视、光碟于一体的多媒体美语教材。这套教材,是以快速增进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但也同时兼顾了语法、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全面培养。它把语法教学巧妙地结合在“学习焦点”一节中,用轻松的歌谣、说唱、卡通、游戏等方式,使原本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活泼有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3.4游戏教学。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加强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在恰当的时间可以安排些较合理的游戏教学。游戏教学要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相结合。游戏教学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竞争的意识;有益于融合师生关系。
3.4注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3.4.1加强文化教学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兴趣、拓展视野。
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4册第六单元BriberyandBusinessEthics课中Para.3提到Switzerland时就介绍一下瑞士来提高学生兴趣。瑞士(Switzerland)是瑞士联邦(TheSwissConfederation)的简称,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与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及列支敦士登接壤。面积41288平方公里,首都伯尔尼(Berne)。瑞士是“欧洲的公园”,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少女峰宛如一位披着长发的美少女,恬静地仰卧在雪山白云之间。瑞士还具有“欧洲水塔”之称,境内主要有莱茵河、罗纳河以及日内瓦河、苏黎世湖、纳沙泰尔湖等。瑞士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其中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素有“钟表王国”之称,有欧米茄(Omega)、浪琴(Longines)、伯爵表(PIAGET)、雷达表(RADO)等众多品牌。瑞士军刀(Victorinox)和巧克力也是非常出名的。瑞士还是全球名副其实的银行王国,银行产业是瑞士第一大支柱产业。
3.4.2加强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是实施外语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讲英语的人很注重隐私(Privacy),不愿意别人过问个人的事,这些隐私包括:年纪、婚姻状况、工资收入、住房环境、家庭成员、宗教信仰、党派,等等。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对方的隐私权,千万不可擅自跨越这些栏杆。例如:中国人经常会问:“Haveyoueatenup?”或“Whereareyougoing?”老外听到这些只会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有人打了喷嚏,中国人会讲“Someoneismissingyou.”或“Someoneistalkingaboutyou.”而英美人则会讲:“Blessyou.”这些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另外,人们在社交过程中为了避免禁忌、礼貌起见实现预期的交际效果而大量使用委婉语。委婉话题一般有死亡、贫困、性、疾病、战争、商业促销、政治宣传、失业、老年、肥胖、低微职业、上帝的名字等等。很多委婉语用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例如:Thestudentcandobetterworkwithhelp.=Thestudentisstupid.这学生很蠢。Hedependsonotherstodohiswork.=Heplagiarizesinclass.他在班上抄袭。Hehasatendencytostretchthetruth.=Heoftentellsalie.他常常撒慌。(翻译365,2006:11)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英语本科教学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依然存在些问题,英语教师站在讲台的第一线,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应及时解决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对外交往日益增加,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外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精诚团结、携手共进,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贾于红
第5篇: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研究
引言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另外,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教育部教高司[2004]14号文指出,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各高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不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然而,不少学者对近年来的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感到悲观,认为质量下滑了(李晚景,2007:168-169)。究其原因,有的认为是思想重视不够,师生投入精力不足,受考研影响(王桂和,2008:268-269);有的认为是语言基本功欠缺,短期速成行为,非合理利用文献(侯彤,2006:103);有的认为是论文的摘要写作不尽人意(卢水林,2007:111-113);选题不当,英文参考文献缺乏,结构不清,语言错误多(罗胜杰,2005:50-52);还有的认为是态度不够端正认真(张菁,2008:60-63)等,不一而足。
这些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严重到何种程度?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广东省某市属综合性大学的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近三年的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了专题研究。
研究对所有1041篇归档的论文进行了分门别类,统计、比较、分析了影响论文的质量主要构件,最后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根据大多数高等学校制定的成绩评定标准,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构件包括格式规范、语言能力与文字表达、学术水平与论证能力,一些学校还把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态度列入评价的范畴。考虑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观性太强,不易量化,本研究不把它作为评价毕业论文质量的参考。本研究将从上述市属大学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总评成绩、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评价其总体质量。
1.关于选题
根据专业教学要求,英语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应限定在专业教学大纲的范围内,即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以及专业方向涉及的领域。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对教学颇为熟悉,自认为写起来会较得心应手。同时,选择语言学类题目的人数愈来愈少,而选择商务类题目的学生却逐年增加。这可能与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以及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有关。总体而言,选题基本上符合该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
2.关于成绩
该校的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指导老师的评分(占60%)、评阅老师的评分(占20%)和答辩小组的评分(占20%)。指导老师的成绩评定参照的质量标准是“规范要求”(占10%)、“语言能力与文字表达”(25%)、“学术水平与论证能力”(25%)。评阅教师的成绩评定参照的质量标准与指导老师的相同。答辩小组由三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其平均分作为学生的答辩得分。答辩成绩评定参照“书面内容”(占50%)、“口头表达”(占20%)和“口头答辩”(占30%)的标准。
从统计数字可见,尽管幅度不是很大,但优秀率逐年在提高,而不及格率则逐年在下降,优良率保持在30%以上。这说明,该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相对稳定的。
此外,该校教务处有一个毕业论文质量评估机制,每年从每个专业的毕业论文中随机抽取20篇,然后组织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对其进行质量评估。评估采用一、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有三个(工作过程、论文形式和论文内容),二级指标有十二个,其中核心指标五个。评估的标准是——优秀:A+B≥10,核心指标A≥4,C≤1;合格:D=0,核心指标C≤1。
据调查得知,该专业自从学校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之后,获悉迟早将接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因此全体教职员工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一鼓作气,积极备战,狠抓教学质量。终于,在2008年的评估中,以优秀的成绩获得通过。
3.关于创新能力
什么是创新?杨振宁博士于2008年5月18日在上海浦江创新论坛发表演说时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对民族的兴旺、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新世纪的思想解放,都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英语中,“创新”用的是“innovation”一词,它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更新,第二层为创造新的东西,第三层则指改变。由此可见,创新不一定是创造出绝对全新的东西,在一些旧的元素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使之融合,满足人们进步的要求,就可以叫做创新。创新被纳入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估指标中。笔者认为,就本科毕业论文而言,只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某一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都应该被认为具备了创新能力,只是创新能力有大小之分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该校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多大程度上具备了创新能力呢?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该校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与该专业建设和改革有密切的关系,是全方位教学改革的结果。
首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特色,保证写作课程四年不断线。一、二年级有基础写作课程,三年级有高级写作课程,四年级安排学术论文写作课程。
其次,学院为四个年级的写作课程设立了一名主任,专门负责课程大纲制(修)订、实施、协调和监督,确保教学内容适应实际需要,不重复。课程主任经常与任课教师就课程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学副院长反映,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得到及时调整,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第三,遵循外语学习规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教促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年轻人朝气蓬勃、积极求学、自学能力强的特点,课程组利用学校外籍教师和国际交流生日益增多等条件,自办内部英文刊物,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负责采访、摄影、拉赞助、撰稿、修改、编辑、排版等任务;规定工作语言是英语;每个小组必须向课程组提交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任务完成后,还要以小组的名义向课程组提交工作总结。无论是计划还是总结,都必须用英文写,一般不少于三千单词。小组成员分解任务后,分头负责,然后合成,这是成绩评定的依据。审稿和稿件优秀奖由教师和相关小组共同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大大地促进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第四,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课题登记、开题报告撰写、前中后期检查、评分标准、抽样答辩、集中答辩、抽查评估等等,均有明确的规定和切实的措施,从而从制度上和组织上保证了论文的质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校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已达到了顶点,没有了提高的余地。事实上,通过查阅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语,就会发现,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结语
本次调查研究的结论是:第一,近年来,一系列的主客观原因导致不少教学质量问题,包括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没能整体提高,部分院校的甚至下滑。第二,通过领导的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艰苦努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狠抓教学质量,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可以提高和保持稳定的。第三,对于存在的问题,必须理性和实事求是地看待,不能过分地夸大,以造成悲观的情绪;也不能过分地缩小,以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科毕业论文是学位论文,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要求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但是,它有自身的特点,即指导性、习作性和层次性。所谓指导性,是指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而指导老师的学术水平、理论水平、教学经验、工作压力等千差万别,这差别必然会反映在学生的论文质量上。习作性是指论文的写作是完成学业所必须的,目的是为了练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本科毕业论文一般是在8—10周的时间里完成的。从层次上来说,水平低于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因此,要求所有毕业论文都达到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水准是非理性的、不现实的。
作者:覃鸿怀
第6篇:电大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研究及改革措施
榆林电大在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中,尽管层层把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过大或过小,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方法不得当,项目设计结构不够合理,研究步骤不够齐全等。教学实践设计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教学过程的需要,也是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教学实践设计,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加强教学研究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但是这种重要性没有得到学生的充分理解,所以在学生的实践环节中碰到了许多困难,在写作中无话可说或者是文不对题。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一、榆林电大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项目设计的主要环节及要求理解不到位
本科英语的毕业论文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项目启动、问题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和项目报告。学员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问题,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并设计一个能验证该假说并能用于课堂教学的方案。通过课堂教学具体实施该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时间至少保证够一周。在第五阶段即项目评估阶段,学员要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及结果进行评估,然后写出项目报告(即毕业论文)。电大开放教育英语本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有别于普通高校英语本科毕业的论文,一般论文只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楚、内容完整、语言流畅、有自己的见解、字数符合要求等就是一篇好文章。没有项目设计要求中的几个阶段,没有课堂实践的痕迹,尽管在文章中应用了教学中的实例。
2.学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实践态度不端正
有的学生明确了写作要求,但不去认真思考在教学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教学方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等。有的在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不善于查找资料,不善于请教其他老师,所以在写作中容易出现“生搬硬套”现象,从表面上看,文章符合要求,项目设计的主要环节也有,但论文结构显得不甚紧密,文章论述脉络不清,很明显不是自己经过切实实践的结果,这种文章是没有价值的。
3.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力,学生实践过程不够充分
教师对学生辅导的次数较少,在个别辅导时不注意衔接性。几个阶段中,在完成了前一阶段的工作后,要提前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学生出现重复错误的情况。有的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几个阶段不够详尽,比如在问题分析阶段没有明确用的是什么科学研究方法,或者有的明确了分析方法,但问题没有针对性。再比如在项目实施阶段,有的学生只是把平时上课的教案抄一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日志不够详细或者没有。在项目评估阶段,因为前面的阶段逻辑不严密,所以下结论时会有些突然。
二、改进开放教育英语本科阶段论文写作的措施
1.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环节的认识
针对学生对项目设计的主要环节及要求理解不到位,建议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阅读《论文项目设计》这本书,学生通过阅读本书,了解英语本科论文的特点,明确毕业论文的几个必需阶段;同时,让学生熟悉毕业设计写作流程,明确论文写作格式,使毕业生对毕业论文写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端正学员写作态度,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性质和意义的认识
教学实践设计是英语本科阶段最后一学期的必修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老师在指导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面对面、电话、QQ、微信群等多种手段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督促学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课堂实践,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经过思考和实践,实践之后再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本科毕业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我校加强了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成立实践工作指导小组,制订各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选聘经验丰富的、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指导老师具体应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参考资料
首先,给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教给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搜集资料是项目设计的起点。学生还可以通过访谈、与老师问答的形式获取与写作相关的信息,拥有了足够的资料和信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这样下笔会容易些。根据已有的成果资料,可以启发思维,帮助寻找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还有文献资料的搜集,学生可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或者中国知网等来进行。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利用资料。一般来说,有效地利用资料是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题材、观点、思想等再进行新的创作。另外,各国著作权法对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本身并不予以保护,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
(2)进入课堂,了解方案的实施情况
英语本科教学实践设计中的方案实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指导老师在学生课堂实践时可以跟随学生进入课堂,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可以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可以保证项目实施时间,这样有利于下一个阶段即项目评估阶段的如实评估。这也是在教学实践设计中对实施过程的真实性进行把关,也有利于学生在写项目报告时真正展示出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要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一部分好的学生可以自己对项目设计的整个过程有所控制,基础差的学生通过教师监控,按照步骤完成实践过程。
(3)对论文结构进行把关,严格监控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
了解了电大英语毕业论文的特征,明确了设计的几个阶段,指导教师可以给出结构版式范例,这样学生在论文结构上不会出错。学生可以再根据自己实践的情况增加内容。学生因语言基础不同,文章的语言表达会呈现出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词汇和书面语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构思篇章结构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电大英语毕业设计是一个体现综合能力的过程,改进和加强开放教育学员毕业论文写作的措施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综上所述,只要指导教师能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特点,端正学生写作态度,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情境,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把控论文写作的各个阶段,经过在实践中思考,思考中实践,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应用,同时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提高了开放教育本科英语阶段的论文写作质量,又体现了电大开放教育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的办学宗旨。
作者:王亚玲
第7篇:地方高校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交互式翻译教学的实证探讨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然而,我国地方高校的翻译教学多采用传统的学术型培养模式,偏重文学,忽视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从当前全国翻译市场情况来看,文学翻译的份额不足百分之十,其余均是应用类翻译。如果翻译教学不能满足翻译市场的需要,与市场接轨,培养出来的人才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翻译教学也就有可能被淘汰。[1]而且,我们也知道,地方高校的翻译教师绝大多数都很少从事应用类翻译实践,缺乏专门领域知识以及翻译经验,职业能力和心理能力也不够好。如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依靠现有的翻译师资,恐难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因此,我们尝试将交互式教学模式引入翻译教学中,希望有助于解决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
二、交互式翻译教学简介
交互式教学是由美国帕林萨(sar)和布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是目前仍为西方普遍推崇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法,也不是“放羊”式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法。它要求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教学,并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其本质在于促使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交互式教学有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课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国内最早把该模式与翻译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是封一函。封2001年在《中国翻译》发表了一篇题为《教室网络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的文章,探讨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室网络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研究。[2]继封之后,又见尹丕安(2006)、段自力(2009)、卢颖(2013)等学者对该模式做了进一步探讨。不过,综观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学者们所做的研究大都基于互联网络环境下的,并且少有人将之运用到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笔者负责的项目组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非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原因有二:第一、该模式可以较好解决地方院校现有应用型翻译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第二、该模式对于电教资源不十分丰富便捷的地方院校而言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三、研究设计及过程
本次教改实验选取了两个自然班。两班在大一两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相差均在一分以内,水平基本相当。其中一个班作为改革班,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另一个为对比班,采用传统教法。实验自2014年9月开始到2016年6月结束。
我们根据本科阶段翻译人才培养的特点、当代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要求,并参考诺贝伊特[3]等人对翻译能力的界定,认为应用型翻译能力包括双语、超语言、职业、心理、转换等五种能力。[4]为培养好学生的翻译能力,我们把教学任务分成五个模块:英、汉语言基础知识;英、汉文化修养;专门领域知识;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实践能力培养。这五个模块交互渗透,互为补充。
翻译实践能力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职业能力和心理能力。交互式翻译教学强调教师“导”的作用,重视学生“学”的功能,教师引领学生多做翻译实践,并就学生的译作引经据典与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具体来说,我们把学生分组,每组5人左右。上课前几天把材料布置给学生翻译。材料以旅游、传记、新闻等不同题材的应用类语篇为主。要求学生反复讨论修改形成定稿,课上以PPT形式展示其译文,并与大家分享心得。有时也让学生随堂翻译短篇材料,锻炼学生独立、快速翻译的能力。另外,我们还推荐和鼓励学生参加翻译比赛、为翻译公司做兼职,做会展翻译志愿者等,通过真实的翻译环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翻译理论与技巧模块是为了帮助培养学生的超语言能力。翻译工作者如果具有敏锐的理论意识,能通过理论探索不断地反省、总结、设法解决个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够更快地进步。[5]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其所发挥的作用无需赘言。鉴于翻译理论与技巧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翻译教师应重视这一模块。我们采取的办法如下:首先,开课之初阐明理论与技巧的作用,引发学生的关注,并开列书单,便于学生课余学习。其次,与实践结合。把理论与技巧知识的讲解融入到实践训练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渐体会,比如翻译的目的、预期的读者、产生的社会意义、遇到的翻译困难、采取的策略和技巧等。第三,课外拓展。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并撰写阅读报告;通过QQ、邮件等形式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
专门领域知识模块是教改的难点。目前地方高校翻译教师大多缺乏专门领域知识。仅凭现有的翻译师资难以培养出胜任多元市场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知识,让他们在校期间能够熟悉或掌握一门甚至是多门专业知识值得深思。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在教学材料选择上,结合自身院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补充大量的应用类材料。第二,扩大课后阅读面。鼓励学生课后加大阅读量,包括文、理、科普等领域。第三,加强师师、课课合作。把教学任务分解到科技英语、经贸实务、导游实务等课程,与相关任课老师协作培养。第四,提高翻译教师自身的专门领域知识及翻译经验。鼓励教师考取翻译资格证书、到翻译公司、出版社等单位实习或挂职锻炼等。
英、汉文化修养模块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翻译离不开文化。翻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6]由于不同民族在文化取向上存在着差异,反映在语言表达习惯、句法结构、修辞方式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文化因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针对这一模块,我们的策略是:第一,翻译课上星星点火。结合翻译练习材料穿插文化知识小专题,比如中西方的节日、宗教信仰、建筑风格等。这样长期坚持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知识,还令其意识到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其课后深入系统学习。第二,建立教学模块。把该部分内容分配到英语国家文化概况、中英文化对比、综合英语等相关课程。第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推荐观看文化节目、专题讲座,参加文化社团等。
英、汉语言基础知识模块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双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翻译能力首先是一种语言驾驭能力。这是翻译的基础和前提。总体而言,西部地方院校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相对较差,英文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中文表达能力也不很理想。我们采取的做法是:第一、翻译教师在课堂上就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理解和表达问题重点讲解,反复强调,比如主语的选择、主谓推进等问题。第二、加大不同文本类型的输入量,让学生通过对双语材料的对比阅读,加强语言敏感度,提高翻译语感。第三、与综合英语、英语阅读等课程共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模块。第四、加强学生的汉语言基本功。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中文作品,选修或旁听中文专业的现代汉语、文学等课程。
四、教改结果反馈及分析
实验结束后,我们向实验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设计的调查问题如下:
1.你对交互式翻译教学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态度是,自评等级是____。
2.你对交互式翻译教学培养学生超语言能力的态度是___,自评等级是___。
3.你对交互式翻译教学培养学生心理能力的态度是____,自评等级是____。
4.你对交互式翻译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态度是____,自评等级是____。
5.你对交互式翻译教学培养学生转换能力的态度是,自评等级是____。
从以上问卷调查结果看到:
1)对双语能力培养表示满意(包括非常满意,下同)的人数达到80%。自评能力良好以上的72.5%,中等22.5%,较差5%,而教改之初的调查结果分别为19.4%、63.1%、17.5%;
2)对超语言能力培养表示满意的人数达72.5%。自评能力良好以上的35%,中等52.5%,较差12.5%,教改之初的调查结果分别是1.2%、57.5%、41.3%;
3)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表示满意的人数达57.5%。自评能力良好以上的22.5%,中等62.5%,较差15%,教改之初的调查结果分别是14.3%、53.8%、31.9%;
4)对心理能力的培养表示满意的人数达75%。自评能力良好以上的62.5%,中等30%,较差7.5%,教改之初的调查结果分别是9.4%、76.3%、14.3%;
5)对转换能力培养效果表示满意的学生达75%。自评能力良好以上的67.5%,中等25%,较差7.5%,而教改之初的调查结果分别是23.8%、63.1%、13.1%。
显而易见,从学生的满意度及自评情况来看,本次教改实验是比较成功的。在双语能力、转换能力和心理能力方面,学生的自我评价均有显著提升;在超语言能力和职业能力方面,也有比较明显的提高。这一点从教改班和对比班在最后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中也得到了印证。教改班学生的平均分高于对比班高出5.7个百分点。
当然,我们的教改实验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超语言能力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方面学生的满意度偏低。从访谈中得知,对于前者,主要是因为专门领域知识方面的培养不够理想,这是由于翻译老师本身尚且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而且这方面的教学模块体系性不够完善;对于后者,主要是因为目前学生得到的翻译实训机会较少。这两个方面在未来的教改中尤需进一步的思考和完善。
五、结论
本研究发现,与传统教法相比,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在此模式下,语言基础知识、文化修养、专门领域知识、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实践等五种教学模块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全方位地为培养学生的应用型翻译能力服务。该模式可以使翻译教师根据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翻译老师的牵头引导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课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的应用型翻译能力有实质性的进步。该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弥补传统翻译教学方法及地方高校现有应用型翻译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对于地方院校英语本科专业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作者:汪庆华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5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