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引言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级政府和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都需要更多“互联网+”人才,因此这会带来关于“互联网+”的培训及特训职业教育的爆发。
“互联网+”为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但同时势必会产生新问题。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发现“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遇到的问题,并研究探索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措施和手段。
1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大背景之下,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还是存在一些与此背景不协调的情况。以下分别从“学”和“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1“学”的现状
(1)学生的学习目的各不相同
通过调查,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学习目的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有些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基本明确的,学习态度端正,也有较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欲望,学习积极性高。另一些学生,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上课基本不在状态,学习效果往往也不好。
(2)学生的知识基础各不相同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生源地不同,造成其入学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差甚多。对于基础比较好学生,如果还是按部就班地让他们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开始学习,往往容易产生没有新鲜感,学习兴趣不高的感觉,从而轻视或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对于那些计算机零基础的学生而言,必须要从计算机的最基本的操作开始一点一滴地学起。因此,基础相差甚远的学生们坐在同一个课堂上,接受同一个教学内容,势必会产生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却跟不上的现象。这样的课堂,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不舒服,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好。
1.2“教”的现状
(1)课堂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企业要求脱节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却是往往多年保持不变,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到学而无用,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企业也会抱怨,派出学习回来的人员或者招聘来的新员工看不到学有所成。这会进一步降低成人高等教育的口碑,失去成人高等教育的意义。
(2)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教学资源不足等原因,成人高等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通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综合性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部分教师由于精力有限,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企业的实际项目,其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提高。
2改革对策
针对以上“互联网+”背景之下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是由于各级政府、成人教育机构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教师的积极性,也没有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等。为解决以上问题,分别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特别是在如何开展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以下教学改革的对策及具体实施方法。
2.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其关键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把教学的总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任务,学生通过对具体任务的实践和探索,来完成教学目标。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通常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后再提出一些难度适当的任务,让学生组合团队或者个人自行开展,在收集与任务相关的最新资料的基础上,动手亲自完成任务,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或进一步的解答和指导。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一改过去传统的唱独角戏、单打独斗的角色,能够充分发挥其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的作用,过去的单纯枯燥讲解、“满堂灌”不存在了,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高层次创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2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差别大的问题,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对于有条件的教学机构,可以在学生开课之前采用摸底考试的方法,打乱原有的行政班级划分,对全体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考核评级,根据考核结果,将同学们大体分成2-3级,然后再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分班教学。对于那些没有办法实行考级划分层次的教学机构,也可以折中采用以下办法。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小组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小组进行分层教学。但这种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因此而打乱整个课堂的教学秩序,破坏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2.3与企业发展要求同步更新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个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突出特点就是知识更新的速度快,这就对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掌握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为适应这种变化,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以及每个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过程中,就应当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能再墨守成规,抱定原来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比如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于某些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课程的开设。
2.4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外包机制
信息技术学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要求较其他学科更高,这与教师通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是互相矛盾的。虽然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具有双师资格的人才进入教育机构,但这些人一旦进入教育机构后,往往也容易与企业实际逐步脱钩,并不能保证其实践教学能力保持持续不下降。另外,成人教育机构的实践教学条件通常都落后于企业。因此,建立“实践教学外包机制”应当是务实之举。成人教育机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树立有偿使用企业资源的意识,通过市场化机制从企业中购买实践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实践教学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充分发挥已有的闲置资源作用,获得额外的效益。此为一举两得,实为双赢的好事。
2.5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尤其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要求的紧密结合程度,还应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企业的实际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借调企业的一线专业人员进入教育机构配合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开展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既能够激发企业参与现代成人教育的积极性,又能够切实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2.6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考核方法
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学科基本上都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因此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考核方法,突出实践能力的考核势在必行。建议根据每个课程的具体情况,采用考试系统,或者只考上机,或者采用设计报告、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替代原有的单一笔试方式。例如,《计算机基础》、《Java程序设计》等编程语言类课程可以采用考试系统的考核方式,《网页设计》课程可以采用完成一个综合性上机实验的考核方式,《计算机网络》课程可以采用独立完成网络设计报告的考核方式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实践综合能力的提升。
3结论
为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必须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开展实践教学方面深化改革。采用外包机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效果与企业实际要求相符,为成人教育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提高提供支持,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务实策略,也是成人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国家发展要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