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谈谈慕课(MOOC)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

谈谈慕课(MOOC)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近年来随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在线学习方式,它以大规模、在线、开放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重大影响。同时,对高等院校,特别是国内二、三类高等院校的管理与发展提出挑战。人们预测未来高校数量将随慕课的发展而减少。未来国内二、三类高等院校会被慕课取代吗?文章从慕课的形式,学习流程分析其与高校的关系以及对高校发展影响。通过分析可知从慕课的制作、学习主体、学习过程及学习评价各环节来看,慕课的发展需要有高校依托,慕课的出现是二、三类高等院校发展的良好契机。将传统教学与慕课在线学习相结合,转换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成为授课者与学生在线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督促者,才能有效利用慕课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使高校学生得到更全面发展。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应用的普及,2012 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有参与、反馈、作业、讨论、评价、考试、证书的完整学习模式称为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它以网络为载体,参与学习者可以在线论坛、学习小组、线下见面会等方式进行互动和交流 [1]。人们可以通过注册使用全世界顶级高校开放式教学资源,如目前三大主流机构:斯坦福的 UdacityCoursera 以及哈佛与 MIT 联手举办的 Edx,慕课的出现与发展无疑给传统的学习方式带来深刻影响。由于具有开放且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使用的特点,一时间,慕课的影响,特别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有人预测,在网络时代,传统学习方式已不再是首选;50年后,如今大学林立的美国最后最多只剩10所实体性大学。而在2013年中国教育家年会暨2013年度中国好教育颁奖典礼上,国务院参事汤敏先生发表了主题演讲,当谈到慕课可以解决中国教育资源不平均问题时说到:利用慕课可以解决三本、二本的学校,以及其他学校没有好的师资,师资不足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学到第一流的课程,能够把北大的课上下去,就有可能把哈佛大学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课都上了”[2]。可以肯定当慕课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利用,使之成为一种接受知识,取得相关资质的新模式时,我们的高校,特别是国内二、三类的高校还是感受到了未来的生存压力。那么,在中国,慕课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对于现行高校的运行与管理模式的影响又可以到何种程度?作为一名一线高校教师,对高校在校学生有着深入接触与了解,笔者认为,对于慕课的出现、发展对现行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以及对高校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目前的讨论与研究过多地关注了慕课作为一种新型在线学习方式在教育资源上的优势,而忽略了慕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如何有效地发挥慕课的资源优势,使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这是慕课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慕课的发展不仅对高校有着重要影响,而且与高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慕课特点与发展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课程,其显著特点为大规模、在线、开放。大规模指的是学习人数,一门 MOOC 可以有上万人同时在学习,而不是像传统的课堂那样一个班有几十个人或几百个人;“在线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完成学习,不受时空间隔的限制;“开放指的是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你就可以免费参与到你喜欢的课程的学习[34]

 

  图1描述一门慕课从制作完成上线到学习者在线注册成为学员,完成所注册课程学习内容,通过测评考试,最后拿到该课程认证证书的全过程。

 

  自从慕课产生以来,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像edX的发起人、首任总裁Anant Agarwal 认为:“……the single biggest change in education since the printing press.”(慕课的出现是自印刷机问世以来教育上最大的改变)[5]慕课真正的井喷始于2011年秋,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课。不久后,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立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20124月上线,4个月后学生数便突破100万,一年不到突破了234万,后来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密歇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62所知名大学加入合作共建在线免费课程;2012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宣布整合两校师资,联手实施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第一门课《电子和电路》即有12万名学生注册;2012年秋,第一批课程的学生人数已突破37万,已有全球上百家知名高校申请加入[6]

 

  在我国,慕课的影响也已深入到高校当中。201458日,中国教育部爱课程网站和网易云课堂共同发布了中国最大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中国大学MOOC。平台吸引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二十多所985高校入驻。但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巴基斯坦和埃及到慕课网注册、学习慕课的人数远远超过中国。

 

  三、慕课学习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慕课学习的整个流程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慕课制作、学员注册、学员在线学习、学习评价。从以上几个环节来看,慕课学习与大学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从一门慕课的成功上线、学员卓有成效的完成学习并达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最终通过测评考试拿到认证证书,始终离不开高校教育及高校平台。

 

  1.高校教师是慕课制作的核心力量

 

  信息化教学所需知识包括学科、技术、教学知识。推进美国及全球教育发展的主要倡导者克瑞格·贝瑞特 (Craig R. Barrett) 博士说: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相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术师。”[7]从一门慕课设计到上线是一个既科学又繁杂的工作。从图1可以看出,慕课的制作不仅与计算机技术有关,还包括课程的选题、规划、知识点设计、课程设计等,这些工作离不开熟悉本课程的专业人士完成,而讲授该课程的高校教师应该是这一群体的核心人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门课的学习效果与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有着重要的关系。教师以何种形式展开知识点、如何把握教学的进程、如何适当地将重点与难点相结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本门课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等,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学员以慕课的形式学习一门课程时,如何在独立于学校、老师、同学的情况下,将学习坚持下来,并达到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多年的多媒体教学中就有过这种体会,有的教材随书所附课件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只能当做课件制作的素材,完全不能直接使用。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这些课件大多数是由掌握相关计算机软件的技术人员制作,而他们对课程的相关学科知识与教学过程并不是很熟悉。这些随书的课件存在制作粗糙、内容有误,内容与知识的讲授进程不能合拍等问题,必须经过进一步地精心编辑才可使用。综上所述,一门高校某专业的课程,当以慕课形式在线学习时,慕课的制作质量是首要前提,而完成慕课的设计与制作,最适合的人员应该是高校中授课教师。

 

  2.高校的学生是慕课学习主体

 

  一门慕课制作完成,就可以上线供学习者注册学习使用了。那么哪类人群是慕课学习的主体?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的特点决定了凡是有需要的,有在线上网条件的人都可以注册成为某门慕课的学习者。在我国,如同上世纪90年代的函授、远程教育一样,有需要学习该课程的在职人员都可以注册学习。而不同于函授、远程教育,目前在我国高中毕业的学生应该在慕课学习者中占绝大部分比例。从年龄及需要来说,结束12年义务教育的高中毕业学生,需要继续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成为具有某类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群。而这些学生通常根据高考成绩,进入不同层次的高一级院校学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有2435.9万高中生毕业。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参加高考人数为570万,而当时录取人数只有27万,录取率只为5%。在那些年代,大学生常被称为天之骄子,毕业后是国家分配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主动安排增加高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在1999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而至2014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39万,高考的录取率已高达74.3%。据统计,2015年我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2万人,部分省市高考录取率高达90%以上。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从对慕课学习的需要来看,高中毕业生应是主体,而他们中大部分将在高考后进入高校学习。

 

谈谈慕课(MOOC)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


  3.慕课学习需要高校的管理

 

  如上所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学生是以考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为目标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然而各省市的一本录取率与高校的录取率相比,降低的幅度是非常大的。根据全国2014年、2015年高考一本录取率统计数据显示,在教育发达的一线城市,一本录取率在20%左右,中部地区大约在10%左右,但在经济不发达省份,一本录取率只有6%左右。可以说随着我们教育水平的发展与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被二、三类高校录取。试问:如前文所述,人们预测慕课的发展,将使二、三类高校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或是由于慕课的发展,二、三类的高校将被取代,如果这样的担忧与假设成立的话,那么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是否可以脱离高校,直接走向社会,而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否可以慕课或其它的形式来完成呢?

 

  可以分析一下目前我国高中毕业生的学习现状来回答上述问题。每一年的高考前,我们都会从网络中看到这样的图片,撕书大战,被撕成碎片的复习资料雪片般飞舞,瞬间整个校园银装素裹。此种情景一方面反映了12年寒窗学子学习的艰辛,高强度的高考复习使学习身心疲惫,以撕书这种方式来释放数年来的沉重心情,缓解高考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在高校的学生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新生入学,大部分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可以轻松了,很少有学生在像高中时那样勤奋。而身处网络时代,不少学生缺少自控能力,沉迷于网络而荒废学业。另一方面是生活中的问题,一直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的学生,在大学开始了独立生活,有些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甚至出现将脏衣服寄回家,这种听起来很荒诞的事情。再者,学生开始集体生活,没有家长在生活中的呵护以及中学老师那种对学生的管理方式,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生活方式的同学间相处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近几年来,出现在高校中的极端案例已说明问题。那么基于如此现状的学生,没有学校的管理,直接以慕课作为学习专业知识的方式,有多少学生可以自愿注册慕课?又会有多少学生注册成为慕课学员后,在线学习时可以克服网络的诱惑,将学习坚持下来最终达到课程的要求完成学习呢?

 

  同时,人的学习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有着重要关系。当学生处于大学环境中,教师的引导,学校对课程学习、评价的管理体制,学生之间的讨论、同学间相互促进的氛围等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利因素。同时,教育者的言行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往往是因为教师的言行来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原因推理,并总是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8]。在一项网络课程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的研究表明,目前高校网络课程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只在量变的层面,学生普遍表现为对网络课程认知的广度与深度不够,网络课程的利用率是较低的[9]。因此当一个学生独立于学校之外,单独参加慕课学习时,需要有非常强的自律能力、坚强的毅力才能顺利完成慕课的学习。如前提到的190个国家的16万学习者注册学习的慕课统计数据来看,其中2.3万人考核合格,253人得满分,而合格率仅为14%。慕课学习过程中高辍学率、低完成率的现象明显,真正完成一门慕课学习并非易事[10]。另外,必须指出的是,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及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在校学习必须完成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全部课程才能毕业。而离开了学校管理,教师指导,刚毕业的高中学生,对于专业与相关专业课程的选择等问题都应该是比较盲目的。

 

  4.慕课评价体系需要以高校为平台

 

  慕课学习的评价体系离不开高校的平台,应该以高校为依托。在一篇“MOOC不是全能的文章中谈到:在一个有数万学生的课堂上,如何组织一场有效的讨论?怎样给作业打分。况且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在线的慕课教学模式,edX正在开发一种给学员完成的文章进行评分的电脑软件,让学生们能够立即知道他们的作业水平如何。很多院校都对这款软件寄予厚望,哈佛大学也在此列。但曾任历史教授的哈佛校长德鲁·吉尔宾·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提出:我觉得这些软件还不足以理解文章的讽刺或文笔的优美,而且我也不知道应该让电脑怎样处理没有被编入程序里的东西。”[11]

 

  在大规模、开放式学习模式下,一门慕课会拥有众多注册学员。那么,学习结束后的评价、认证是慕课面临的直接问题。采用何种方式才能严格把关,杜绝作弊,使只有真正达到要求的学员通过,这是目前慕课发展所面临的艰巨挑战。前段时间,有一则“65个证书找不到称心工作的网络新闻,首先该生的学习热情是完全值得肯定的,但其找不到工作的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企业用人,所关心的是被聘人员能为本企业做什么,而不是被聘人员拥有多少张证书及文凭。在社会激烈竞争环境下,多学习知识、掌握更多技能无疑会提升个人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而在这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大学四年间,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的问题。除了要完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所规定的课程外,学生有多少时间与精力再完成校外的学习?可以拿到多少证书?需要花多少时间?因此,可以说以上提到学生所获得65个证书,每个证书的含金量是值得商榷的。这个事例可以延伸到我们对慕课学习的分析。如果慕课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而只由企业主办以简单商业模式运行时,真正慕课学习的效果及完成学习拿到的认证就会存在质疑。英国哥伦比亚理学院(British Columb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教师Carol Edwards认为无论作为教育产品还是商业模式,慕课都是失败的(MOOCs are a failureboth as an educational product and as a business model.)[12] 如果离开高校的平台,学生以慕课的形式学完课程,当前在社会中的认可,特别是被用人单位认可也是重要问题。

 

  四、结论

 

  慕课的出现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结合的产物。由于应用慕课可以接受最优的教育资源,而它的在线、开放、大规模的特点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学习模式。同时,对目前高校的管理及在校学生的学习模式都有着重要影响。人们预测慕课的发展与壮大将使中国高校,特别是中国的二、三类高校面临挑战。与此同时,由于慕课学习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对慕课的应用也不乏一些反对之声。

 

  慕课的到来不能取代大学,大学时光是人生重要阶段,没有大学人生会有遗憾。多少人走出大学,回忆当年大学时光,无不感慨大学时光的美好。在大学,既没有高中时的高考压力,也没有走进社会后的就业与生活压力。大学的精神、大学林荫小道、图书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宿舍文化、大学同学等等都给人的一生留下美好的回忆,对人生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大学四年也是学生在走进社会之前一个过渡期。大学期间,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而且在人格、心智等方面得到健全与发展,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结合中国高校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慕课的出现与发展对于高校应该是强心剂,特别是对于二、三类本科院校来说,慕课的出现不应该是狼来了。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所说做人,做事,做学问!”,教育本质不仅是教书而更重要的是育人。正是由于慕课的出现给二、三类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如果将慕课学习资源科学地引入高校课堂,引导学生高效率的学习,使学生同样可以分享一流的教育资源,弥补这些院校在硬件设施与高水平师资方面的短缺问题,从而缩小与重点院校在教育水平的差距,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将有更多时间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有效的管理学生的在校生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合时代要求、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同时,慕课制作离不开高校教师的参与,慕课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慕课的有效运行及评价体系也离不开高校管理机制。慕课学习只有以高校为平台,将目前传统教学的面对面教学与慕课在线学习有机结合,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课程的讲授者、信息传输者,学习引导者、促进者,慕课资源才能得到有效利用。正如德国波茨坦大学克里斯托夫·梅内尔教授所说:“MOOC是对传统大学的延伸而不是威胁或者替换,它不能取代现存的以校园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但是它将创造一个传统的大学过去无法企及的、完全新颖的、更大的市场。

 

  作者:孟利民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6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007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