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客观上对人才和创新成果有很强的需求,与此同时,处在社会转型阶段,也存在信仰缺失、诚信缺失、体制性弊端的大环境问题,在教育界有着深刻而普遍的反映。
大学教育的“饼子”越摊越大,毕业生越来越多,但许多用人单位指出,当前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形成了“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5年前的硕士不如10年前的本科”的贬值链。
这种现实,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严峻考验。
大学教育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
许多大学生对大学的失望,往往在上大学不久之后就开始了。不少人指责大学生进大学后失去目标和动力,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某些大学老师的平庸和大学课堂教学的乏味、低水平。
去年7月上旬,大学考试季,一个本属于收获的季节,但对北京一所211高校的学生杨柯来说,她所收获的却是一个大问号——大学究竟能教给我们什么?
回顾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杨柯感到“十分失望”。专业课上,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授课内容乏味,提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课下师生也基本没什么交流,等等。
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随着大学教育的“饼”越摊越大,大学教育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现实是,部分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杨柯告诉记者,其所学的传媒专业,公共关系是一门必修课,上课时老师颇有兴致地播放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电视剧《公关小姐》,而这部所谓的教学视频,却是上个世纪90年代新闻专业学子的“教材”。杨柯问,这样一门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的课程,为何让学生来看一部几乎和自己同龄的老片子?
“这都是扩招害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位副教授说,大学的迅速膨胀,让“身体”走在了灵魂的前面,高校的硬件设施可能搭建了起来,但包括师资、专业课程等在内的软功夫尚没有练好,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的招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导师无力指导,学生“放养”自学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导师带的研究生过多而无力指导,学生呈“放养”状态;再加上研究生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不少学生读研只是逃避就业压力,缺乏职业规划,科研能力较弱,导致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就业率降低。
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董教授每届都要带八、九个硕士研究生,加上还有教学、研究任务,无暇指导众多学生的学业。“除了研三学生写论文,其他学生我基本上没有太多精力指导,没办法,只能放养了。”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石晓辉表示也有同感,现在他带的硕士研究生有10名,再加上他担任行政职务,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增长了30%,比1997年5.1万人翻了十倍。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表示,国家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我国研究生教育处于大发展时期,但也存在过快发展的问题。由于研究生扩招能为一些高校带来评估上的利益,仍有高校还在扩大规模,导致师资不足,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呈现。
同样,现在博士群体中的拔尖人才也不少,但总体水平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目前博士生培养上的一个弊端,那就是有些导师的学术研究总也走不出“徒子徒孙”的小范围,充其量只在国内某个小圈子里能发点声音,根本进不了国际科研的前沿行列,也与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对不上话,这样的科研质量显然达不到世界学术强国的水平。
从“世风日下”到“学风沦落”
在教育质量不能得到保障的同时,学风却在“世风日下”。
“没给导师凑过发票?研究生白念了。”在北京一所重点高校的科技活动研讨会上,研二学生杨宁的一句话引起了全场的骚动。
会议随之从念发言稿跳到自由发言环节:为了评上教授级职称、学科带头人、人才工程的成员,自己的导师如何拿课题经费,削减脑袋,跑关系;为了申报科研项目,导师又是如何走门路,请客送礼,多方打点……他们还抱怨,在这些“看不上眼”的“工作”中,导师又安排自己干了什么。
以前说,一些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愈加功利化,如今,连做科研项目也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的大学病了。”不少教育学者这般呐喊,并将大学之病归结于整个社会的浮躁:以前是世风日下,如今高校象牙塔也不免被侵蚀,学风自然沦落。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分析,现在大学决策层重视建章立制,规范教育,查处各种失范问题,院系层面也重视学术导向。但这样一些举措的效果目前还差强人意——教师对规则都是熟悉的,但急功近利的态势并没有根本扭转;学生经过教育后知晓规则,但每年还是会发现有作弊现象,高技术作弊手段也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在知晓规则和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如果有更大的利益在引导着老师和学生,他们一定还会想办法钻尽现有规则的空子。
问题的关键还是落到了“利益引导”上,而这里的引导并不仅仅是科教界论文或职称评价导向,更是指整个社会大风气。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当下高校课程设置奉行的就是社会上流行的实用主义原则,“一切为了就业”已成了不二法则——凡是与就业关系不大的专业、课程,不是被砍,就是无人问津;反之则无比吃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也在感慨,当下一些高校的科研和教学环境,是单位追求排名、荣誉;个人追求评价、利益、金钱、权力;其结果必然导致钻营、急功近利、关系学充斥。
对此,这位老院士很无奈,“当下并无十分有效的建议”,但是一个明确的方向是,“学术环境、学术生态”的再造是紧迫而具战略性的。他告诉记者,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客观上对人才和创新成果有很强的需求,与此同时,处在社会转型阶段,信仰缺失、诚信缺失、体制性弊端的大环境问题,在教育界、科技界有深刻而普遍的反映。那么,整个科教界都需要下大力气构建以自律为核心、教育、制度、文化、法制、监督相结合的科学道德诚信体系。
作者: 来源:新传奇 2016年15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0185.html上一篇:协同创新引领下校企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