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二者在本质上是基本统一的。本文明确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家对大学生的培养日益重视,使大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国家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对传统培养和教育理念的一个挑战与创新,也是高校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一个解放。我们要培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主要是指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人曾提出,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越高,其发展的空间就越大,能为国家和民族所作的贡献就越大,甚至影响整个民族的命运和精神。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大学阶段的终极目标,但同时也是人生中的一个过程性目标,是人生需要经历的一个必经阶段,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分阶段、分层次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作为高等院校,我们应该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入手,坚定地走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子,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只有紧抓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先天或者后天的环境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增加学生对认识与实践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达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个对学生逐渐内化的过程,要通过实践和教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一个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对培养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优秀的大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其目的主要是使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将社会意识转变为个人意识,形成兼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和分享精神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将自己的思想品质提升到国家和社会的层面上。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这种理论课程的学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学习,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使我们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认识,其实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本质上是相通的,二者可以做到相互补充,相互铺垫,这对我们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1.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无论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要确保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该首先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而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于确保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对他们进行适时有效的引导。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正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呈现多意识形态和多元化趋势,各种思想认识和思想观念也相互冲击,这就需要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有助于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2.尊重和理解学生。要想确保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必须要懂得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要与学生以平等的方式相处,在相处中加深了解和交流,同时提高对学生的引导,修正学生不正确的认识和观念。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正处于思想极度活跃的阶段,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想法,但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所以,在这个接受新思想和知识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一定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只有这样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们才能具有独立的思想和明确的自主意识,从而更加注重对自身精神的需要和追求。

 

教师要保证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相处,保证与学生进行公平的交流,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是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也利于矛盾的解决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学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独特的观点,创造新的理论。教师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要对大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引导和启发学生以主体性地位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1.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要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和成效。因为我国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理论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国计民生和道德准则清楚明白的解释给学生,经过透彻的解说可以让学生明白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与他们切身相关的,从而明白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详细的讲解,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了解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只有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跟党走,才能走得更长久,更长远。

 

所以说,目前各高校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地讲解给大学生听,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具体的分析给大学生听,把国内外发展变化的形势详细的介绍给大学生听。从而加强大学生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于伟大中国梦实现的信心。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只强调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性学习,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懂得变通,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使理论课堂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2.高效利用网络教育。如今互联网发展得越来越快,借助互联网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新课题。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在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网络,那么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入于网络,可能会更吸引大学生们进行学习,也给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安排学习时间。

 

网络可以为大学生们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崭新的教学方式,因此将网络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可以利用网络更加快捷地获取信息,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社会各种思想的混杂,越来越多的不良思想出现在网络中,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又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将网络环境净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可以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站,建立一些学术论坛,亦可以上传一些红色电影等等。在网络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要建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以平等的关系与学生交流,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加强实践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践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了解,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践教育是要把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洗礼,并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践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可以在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的成果,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也可以及时发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找到更加适合用来指导和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只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教学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研读,并锻炼大学生运用一些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大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五、总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是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要保证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实效性,重视课堂理论教学,高效利用网络教育,加强实践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于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田为民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2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037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