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劳动的层次性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

劳动的层次性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本文论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大批从事复杂劳动的人才,而社会现实的复杂劳动有层次性,文中概括为七个基本层次。进而将这些层次划分为一般复杂劳动和科学技术复杂劳动两类,并说明了它们的特征,指出有灵感思维参加的创造思维是科技复杂劳动的核心和基础,从事这方面劳动的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更进而指出高等教育要在更新思想观念转换教育模式的前提下,从四个方面来培养从事科技术复杂劳动的创新人才。

 

  党中央指出从现在到未来15年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必须要有大批从事复杂劳动的人才,而社会现实的复杂劳动有层次性,最高层次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这部分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为此本文拟就复杂劳动的层次性,什么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以及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做一些探索。

 

  一、复杂劳动的层次性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这一对经济范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种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说: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1]简单劳动,它是每一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2]。这一对范畴,是马克思对现实各种劳动过程的抽象。实际上,劳动并不能截然分为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两种,就社会现实的劳动过程来说,复杂劳动内部,也表现为复杂程度不同的各种劳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层次。

 

我国现在在实际的工作中的具体复杂劳动大体上可概括划分为七个基本层次:一是技术型体力劳动者:主要表现在技术熟练工人的复杂劳动。二是职能管理型劳动者,它和第一类劳动都属于实现技术(知识)的复杂劳动形态。这主要指工程技术管理者,如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工艺、材料设计和非工程技术职能的管理者,如工业企业中的财务、统计、供销、劳动人事等部门的管理人员。三是传授技术(知识)的劳动者。它的基本职能是从事传授知识(技术)和转移知识(技术),也创造知识。

 

四是转移和加工的劳动者。它是对创造的知识和自然、社会信息进行加工转移的脑力劳动,如编辑、记者、情报人员、计算机操作等。五是与物质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复杂劳动者,如作家、演员、医生等。六是经营管理型的劳动者。由于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人造系统,其经营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它要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种种不可控制的环境力量交锋,并且,也要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因此,客观现实对管理型劳动者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所以经营管理者也是很复杂的劳动形态。[3]七是科学技术型劳动者。这类劳动者从事科学技术的复杂劳动,生产科技产品,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在我国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目前这种层次结构分布还不太合理,主要是各层次复杂劳动人才匮乏,这里的一、六、七特别是第七层次复杂劳动人才更匮乏。

 

  二、一般复杂劳动和科学技术复杂劳动

 

  从本文前面的分析依据劳动的性质我们可将这七个层次的复杂劳动分为两类,一是一般复杂劳动。二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

 

  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是指复杂劳动的程度不同,但劳动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指劳动者的思维没有变化),这些劳动一般都是生产物质产品。科学技术复杂劳动是复杂劳动通用的思维的知识体系,突出的是创造性,是复杂劳动的最高层次,这种复杂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指劳动者的思维发生根本变化),这样的复杂劳动一般是生产科学技术产品。

 

  从一般复杂劳动和科学技术复杂劳动概念的含义,可看出二者有不同的特点,具体是:

 

  1.科学技术复杂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主要靠人大脑思维功能进行创造、创新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的本质特征。

 

  2.科学技术复杂劳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综合性。

 劳动的层次性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

  3.科学技术复杂劳动进行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科学实验几乎贯穿于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4.一般复杂劳动与科学技术复杂劳动体力和脑力耗费的特点不同。一般复杂劳动的体力和脑力是在活动时间以内改造劳动对象、耗费劳动。而科技复杂劳动耗费脑力和体力正式时间往往是极为短促的,它是凭长时间的积累、储备、训练等,才实现一瞬间的创造。

 

  5.科技复杂劳动是同自然力的利用结合在一起的。而对自然力的利用就会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劳动力或劳动能力,马克思说,就是在人的身体即活的人身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它有三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是指一个人的脑力,即人脑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储存和输出的能力,这是狭义的能力。第二层,是不仅包括人的脑力,还包括人们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是排除了体力的中义能力概念。第三层,是不仅包括上述两项,还包括人的体力、体质状况,这是广义的能力。

 

  劳动力的上述三层含义中,简单劳动生产时,主要耗费的是体力和狭义的能力,即脑力。一般复杂劳动是经过了专门培训,所以生产劳动时耗费的是脑力以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即智力和体力。这是和简单劳动耗费的脑力就有差别,这个差别是抽象劳动的第一级差别。由于一般复杂劳动学习培训的时间、费用多少不同,所以,生产劳动时一般耗费的智力也有差别,这个差别主要是中义的能力,是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上的差别,它是抽象劳动的第二级差别。由于这个差别,才使一般复杂劳动有复杂程度不同层次,但劳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5]

 

  科学技术复杂劳动是广义的劳动能力,生产劳动时也是耗费智力和体力。但由于学习培训的费用量变,当量变到一定程度或最高层次,从而给狭义的能力,即脑功能的变化提供了条件。因此,从事科技复杂劳动者就出现了最佳年龄区是在2545岁之间,其峰值年龄在37左右。[6]

 

  三、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

 

  从事科技复杂劳动的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特别是在21世纪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科技飞速发展,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的时代背景下,更是如此。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以什么样的观念和措施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在这方面认真研究探索。

 

  从目前实际出发,在高校教育中要培养从事科技复杂劳动的创新人才,概括地说这就要由过去什么都统一的模式化转向个性化,这也意味着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等都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创新。

 

  1.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创新。高等教育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以语言传授知识为主的逻辑·演绎式的教学,应引入体现知识实际发生、发展的历史·活动式的教学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心理过程的心理·认识式的教学方法,并将三者结合在整个教学中,这就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激发灵感的同时,充分体现逻辑和非逻辑整合的创造过程。还要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培养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拓展、充分综合、丰富信息量的基础上,使课程结构更多样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体现创新教育思想的教学内容体系。

 

  2.要坚持广泛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在坚持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中要有普及性和广泛性,要分层次和有针对性,要建立评价、激励和应用管理机制。一方面通过对低年级大学生的科普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高年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引导学生深入科学探索,培养科技创造能力。另外,要通过对学生科技成果不断进行开发、转化、推广等应用环节来建立、完善管理机制,这就能更有效地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中加大科技含量,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科技转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

 

  3.把科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更好地融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适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但人文教育对科技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抓好人文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4.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体制从管理制度和措施方面创新。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管理空间,鼓励个性发展,充分激发学生有灵感思维参加的创造思维。首先,在教学管理上,应当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其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来选课、选教师,在更大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个性;再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也要体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要从内容、标准、方式上对现有考试模式进行改革,从而能从主要反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方面转移到综合体现知识水平、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

 

  为了更好地操作,实现以上方面的做法,就必须首先进行思想、观念更新,树立以学生为本为主体的理念。改变过去陈旧的思想意识,转变人才的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把创造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依据,并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的从事科技复杂劳动的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

 

  作者:侯小军 郭华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2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040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