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当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

当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当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导致这些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教育资源因素、高校布局因素以及家庭背景因素。分析造成这些不公平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促进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建议。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提高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已经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优质高等教育指的是以部属普通高校为代表的优质重点高等院校,这些重点高等院校在国家财政资金以及师资力量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优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受国家重点扶持的“985”学校;第二类指的是集中央与当地政府共同建设的“211”院校。从2014年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7.5%,这就表示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已经转为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学生在不同层次高校的分布不均等。

 

  一、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的表现

 

  ()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

 

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不公平指的是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等院校的机会不公平。目前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总量在不断增加,农村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的缓解,但是在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获得方面却存在不公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一是重点高等院校中城乡学生数量存在差异。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在一步步缩小,但重点高等院校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尽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问题,为扩大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陆续颁布了一些政策,但拥有着丰富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城市家庭子女仍在优质高等院校中占据较大份额。二是重点高等院校城乡学生专业选择的差异。

 

由于城市家庭学生拥有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导致许多重点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被城镇学生所垄断。另外,农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受到家庭经济和信息不畅通等因素的影响,填报志愿非常谨慎,为保险起见他们一般填报相对冷门的专业。

 

  ()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

 

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表现在:一是优质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985”“211”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及江浙沪等地区。从2014“211”“985”高校各地区占比数来看,全国共有112211大学,北京有24所位列第一,江苏、上海分别有11所和9所排在第二、第三位。985高校全国一共有39所,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北京有8所,上海有4所,陕西和湖南均拥有3所,西部省份有7所,呈现了明显的地区差异。二是重点高校招生本地化。重点高等院校招生本地化体现在高校向各个省份分配招生指标时,对院校所在地投放的指标大于该地考生占全国考生的比例。

 

以北京大学为例,2013年北京大学(本部)在中国大陆除北京外其他30个省(区、市)共计招收本科生1169人,平均每省(区、市)39人,而在北京一地就招收226人, 是全国平均招生人数的5.8倍。2013年复旦大学在上海计划招生330人,在河南招生60人,四川招67人。而2013年上海考生仅有5万多人,高考大省河南则多达70多万人,四川有54万人。我们不难看出,上海考生进入复旦大学的机会是河南考生和四川考生的好几十倍。

 

  ()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异

 

  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不公平是指受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差异的影响,学生进入优质高等院校的机会不公平。本文的社会阶层划分标准是按照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来划分的。该报告提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将当前我国的社会划分为十个阶层。其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私营企业主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这四类属于社会较高阶层;“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这四类属于社会较低阶层。不同阶层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主要表现在优质高等院校的入学机会偏向于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的优势阶层子女,处于弱势阶层的子女进入到优质高等院校的机会有限。同时,不同社会阶层子女在选择专业方面也存在差异。优势阶层子女更多的选择热门专业或收费较高的艺术专业,弱势阶层子女偏向于选择收费低且冷门的专业。

 2850497089249209587.jpg

  二、导致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原因分析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首先,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容易进入重点高等院校,在选择专业上,城市学生偏好于选择热门专业。多年来,重点高等院校一直受到国家政策扶持,这些学校不但拥有优良的硬件设施,还集聚了众多优质教师。每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也对这些学校大为青睐,这样来看,重点高等院校应该是全民的大学,但现实是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明显少于城市学生。其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东部发达地区的学生更容易进入部属重点大学。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虽然不是达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充分条件,至少是必要条件。因此投入多少以及如何分配这些资源,反映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及公平性,这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否公平。

 

而现在这种不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使得我国东部地区在招生人数方面大大的超过了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学生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程度最低,考生人数却众多,特别是像河南、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每年考生人数都有六七十万,但是进入重点高等院校的学生数量与庞大的参考人数相比还是太少。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更为直接的拉大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高校布局不平衡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导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优质高等院校分布不均衡。一方面,优质高等院校大多集中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些地方的重点高等院校数量远远多于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高校布局不平衡导致重点大学把大部分名额投放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使得地区差异越来越明显。上世纪50年代国家进行了一次院系调整,把一批院校从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为的就是改善我国高校布局不平衡的现象。但总体而言,重点高等院校的重心还是在东部地区,并且主要分布在像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另一方面,河南、湖南、山东这些处于中部的高考大省优质高等院校数量少,并且缺乏政策的支持,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学生在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存在不公平的地方。

 

  ()家庭背景影响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拥有丰富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优势阶层子女能够更容易的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而社会中的那些弱势阶层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则是有限的,所以家庭背景也是影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的原因之一。

 

首先,家庭经济收入好坏影响子女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不需要考虑钱的问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最适宜的学校和专业。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不得不考虑高额的学费选择放弃自己喜欢的学校,甚至有些学生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其次,父母从事的职业影响子女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父母所从事的职业直接影响到家庭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过程中,社会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扩大。

 

可见,父母所从事职业越好,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越大。最后,父母受文化程度影响子女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父母的文化程度高,接受的教育层次就较高,这样的父母在子女的求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指导学业并积极的为子女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子女进入重点高等院校的竞争力。反之,父母受文化程度低,他们对学校层次以及专业选择的在意程度不高,在子女的学习过程当中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子女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并影响他们的专业选择。

 

  三、促进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建议

 

  ()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校布局结构

 

  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校分布地区不平衡,造成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出现。为了促进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一方面要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缩小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差距,改变一直以来对重点高等院校的集中投入倾向,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到中西部高校。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适当的增加中西部地区重点高等院校的数量,并加大对中西部已有重点高等院校的教育投入,进一步提高这些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建设。针对没有部属院校或部属院校很少的地区,中央政府可以将这些地区办学条件相对不错的省属高校升级为重点院校,在中央政府对这些院校进行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继续对其进行投入,建设一批有质量的高校。

 

  ()调整重点高等院校的招生比例

 

  重点高等院校招生比例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倾斜以及招生本地化是导致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重点高等院校招生名额分配可以在 以人口基数为主的基础上,适当考虑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采取补偿政策。这样可以从制度上缓解教育不公平现象。其次,重点高等院校招生比例可以适当的向所属地区倾斜,但是这种倾斜必须有一个上限。可以根据该地区高考报名人数占全国总报名人数的比例设置一个限度,对所属地招生名额的分配必须在这个限度之类。最后,提高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对“985”“211”高校的经费投入,以此来削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来制约高校的自主权。同时,也可以拓宽高校经费来源途径,促进高校投资多元化,让重点高等院校真正成为全民的大学。

 

  ()完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

 

促进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阶层公平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完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使贫困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首先,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多元资助体系,以保障每一个考上重点高等院校的学生不会因为付不起学费和生活费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因此,一方面要增加国家财政对困难学生的财政资助水平,调整资助资金在各学校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资助过程当中。国家不但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资助,而且还要利用大众媒体让社会各界加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增加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更好解决僧多粥少的情况。

 

其次,健全教育信贷机制。尽管我国已经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但由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办理手续复杂等原因,学生不得不放弃申请贷款。因此国家要建立起有效的助学贷款偿还制度,并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为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提供保障。最后,高校要切实搞好新生资助工作。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学生对如何申请资助事项并不清楚,这就需要高校来替学生解决。比如,高校在给学生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可以随信附上资助政策的相关说明,这样贫困家庭学生就知道可以根据这些说明去办理相关困难证明材料,这样就能顺利的进入高校就读。

 

  作者:徐祎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2016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064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