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问题”抑或“主义”研究

“问题”抑或“主义”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自20世纪70年,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研究的真正开始以来,有一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高等教育学术界的学者们,那就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的问题,也就是问题与主义之间的争论,也即关注实践问题研究与关注学科建设研究之争。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学者们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甚至相反。比如高军主张问题取向的教育研究,并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主义取向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与高军的观点相左,夏琍主张主义取向的教育研究,她认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过于重视问题的研究,这是一种偏离,我们应对这种偏离进行理性反思与纠正。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问题主义取向,应属于不同趋向的研究范式。

 

  一、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观点回顾

 

  问题主义二术语,来自于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一场关于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争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学者借用了这两个术语表达了不同的学术思想。为了解读高等教育领域中问题与主义争论的内涵与实质,我们先来澄清二术语的基本涵义。

 

  1919720日,胡适先生发表了一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时事评论文章,从而引发了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争论的焦点是:我们究竟要多研究些实践中的问题还是多研究些主义(理论)。该争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学术界把这场影响深远的争论称为问题与主义之争。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该争论的主旨和意义在于,倡导学术研究,注重实践,破除假、大、空的学术弊端,以此来唤醒人们解放思想。

 

  当时的学者指出:谈主义的书报真不在少数了!结果呢还只是如汤尔和先生说的,不过纸张倒霉,书坊店走运’!于老百姓的实际痛苦有什么救济?于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有什么裨补?”在这场争论中,胡适先生提出了他的经典论断: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试图结束这场争论。他倡导研究者应多从具体的问题入手,主张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思想即主义。虽然那段历史、那些人都离我们远去了,但关于研究的价值取向这一议题仍然在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不时地掀起争论的波澜,争论双方往往借用问题主义二术语来指代不同的研究取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内就一直进行着关于问题主义不同研究价值取向的争论。

 

  目前,高等教育学术界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有两种鲜明的对立观点:

 

  ()观点一:高等教育研究的主义价值取向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主义价值取向,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求真取向。它是指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研究者要关注学科本身的概念、范畴的确定问题,关注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学科体系本身的严谨性、完整性和包容性。主张该研究取向的前提与假设是: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是位于教育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它应建立具有自己个性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在此假设前提下,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应走学科建设之路,走理论研究之路。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应从构建学科体系的研究展开,然后通过专项研究补充和完善学科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产生指导作用。简言之,高等教育研究的主义取向是指高等教育研究应从建立学科开始,以理论概括为主攻方向,逐渐进展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科应具有自己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且以有机的知识结构来系统地反映人类对高等教育的认识结果,从而对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产生指导作用

 

  实际上,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一直是沿着这条路进行探索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即高等教育兴起之时,许多学者怀着强烈的学科意识,为构建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准备工作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准备工作。典型的表现有两点:第一,建立我国专业的高等教育学术团体,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前三次年会的主题均是以学科建设为讨论的主题,这充分说明学科来,学者们开始编写高等教育学的教材、专著,明确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学科体系诸要素,这类教材与专著至今不下20余部,在教材与专著的编写中,学者们试图让高等教育学学科走向明确化、科学化、独立化。但是,这一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模仿普通教育学的成分较多,它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高等教育研究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使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呈现出两张皮现象。为此,一些学者对此取向提出了疑问,呼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论些体系,并提出了高等教育研究应注重问题价值取向的观点。

 

  ()观点二: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价值取向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价值取向,是指研究者应关注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应以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也有学者将其称为  求用取向。问题取向研究中的问题,其含义是多重的,它包括通常所说的存在的不足、缺陷、困难,但更主要的是指引起认识主体疑惑、疑虑或使人感到疑难的种种现象。问题的层次也是多重的,它既可以是重大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可以是中观层次上的问题,甚至可以是极为微观或具体的问题,只要是足以令人感到疑难、并且是有意义的问题,都应当是问题取向研究中的对象。

 

  主张该研究此取向的前提或假设是:高等教育是作为应用领域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人们却试图将其包装为一门学科,高等教育现在不是一门学科也不应该成为一门学科。这一研究取向的倡导者,要求高等教育研究应关注和解决高等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不要过多地追求主义。这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研究,必然要符合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关注现实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当今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问题取向的研究同样受到学者的批判。有学者批评,当前高等教育问题取向研究存在着研究价值错位问题,对热点问题的盲目追踪在当前已成为高教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很多人都  是随着问题的导引进行所谓的研究,整个高教研究领域呈现出问题偏向的趋势……研究者在求用的同时,将求真抛置一边,仿佛对所谓问题的研究就能自动地构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系。

 

  综上所述,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取向问题,学界出现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是主义求真取向,要求高等教育研究应关注学科建设的理论问题研究,而后才能指导高等教育的实践发展;另一种是问题求用取向,要求高等教育研究应关注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而不应过多地关注学科、理论的研究。那么高等教育学研究究竟选择何种研究取向比较合适,学术界与实践者究竟偏重何种取向的研究,下面笔者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

 

“问题”抑或“主义”研究


  二、问题取向抑或主义取向: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标准

 

  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主义之争,本质上是高等教育研究范式之争、价值取向之争。关于此研究取向的争论一直存在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界,但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似乎又开始热了起来。近五年内,国内一些知名、权威的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杂志,如《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纷纷刊发文章探究这一问题。那么,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究竟是走问题取向之路还是主义取向之路,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呢?笔者拟用案例分析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专业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应是高等教育学术界展现学术成果的平台,它们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应可代表高等教育学术界的学术研究动向。那么,学界究竟是在关注主义还是在关注问题,哪一研究取向处于主流地位,笔者选取高等教育学的两个较为权威的专业杂志:《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江  苏高教》(南京)2010年全年开设的栏目及刊发的文章为样本,分析这些栏目和文章的属性,以确定学界对该问题研究的基本动态与价值取向。

 

  案例分析的思路与标准

 

  1.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杂志较多,其中《高等教育研究》、《江苏高教》在高等教育专业研究领域内较有代表性与权威性,所以这两份杂志可以反映学术界研究的基本动向,具有一定的信度与效度。

 

  2.“主义取向与问题取向判断标准的设定。根据学者们的论证,主义取向的研究,是指有关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笔者以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的观点作为判断标准。潘先生认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可能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第一,理论体系;第二,知识体系(经验体系、工作体系);第三,课程体系(教材体系)”②笔者将涉及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归为主义取向的研究,将上述三个面之外的研究归为问题取向的研究。

 

  笔者拟对《高等教育研究》与《江苏高教》两个杂志所设置的栏目与所刊发文章的数量分别进行统计、比较,得出以下结果:2010年,《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共设立栏目13个,其中可以将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学科建设教育学科建设栏目归为主义取向的研究。2010年,《江苏高教》杂志共设27个栏目,依据上述标准,可以将学科建设理论探讨高等教育学研究教学研究栏目归为主义取向的研究。问题取向的研究比较好判断,即凡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问题的研究,均属于问题取向的研究,因此其余23个栏目皆可归为问题取向的研究成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074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