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的不同观点研究

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的不同观点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美国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营利教育产业( For-profit Education Industry) ”的投资公司,这些营利性教育组织与机构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办学领域,并开始与之相竞争。毫无疑问,营利性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而且它还会继续扩张。面对这趋势,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做出改革,以适应这一趋势。

 

  本文从多个视角研究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争论以及学者的研究重点等问题,由此进一步诠释了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与传统大学既同质又异质的身份特征,并为我国营利性教育组织的管理与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议与借鉴。

 

  一、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发展: 市场视角、哲学视角与政治视角

 

  美国学者詹姆斯( E James) 认为教育市场需求分为差异性需求和过度性需求两种。差异性需求是指消费者学生或家长依据自己的个性需求与兴趣,选择具有稀缺性的优质教育资源过度性需求是指传统大学不能满足社会全体的教育需求,市场需求大于供给,表现为入学名额有限、教育机会供不应求。传统非营利性大学不能满足这两种需求,在教育市场发展充分且政策环境较宽松的地方,就会有投资驱动的私人资本涌入该领域来填补非营利性学校留下的市场空间。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萌芽与发展就成为教育市场过度性需求与差异性需求的现实选择[2].市场力量迫使营利性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哪里有人需要,哪里就有营利性教育[3].美国成人学习的巨大需求与传统大学的高费用推动了营利性大学的产生,这一市场需求与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理解市场、相信市场,并快速适应市场的灵活性特征相结合,成为推动营利性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动力因素[4].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方可胜任,人才市场的过度需求逐渐增大,然而,传统的非营利性高等学校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这种过度需求,为营利性高等教育留下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的过度需求与个体的差异需求是导致营利性高等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繁荣的根本因素,这一需求被商人敏锐捕捉住,在利润动机的内部驱动力影响下,以市场逻辑运营的新型高等教育组织开始挑战传统的非营利高等学校,并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寻求自我存在的合法依据与政治身份认同。

 

  在新自由主义指引下,美国采取了市场化、私有化放松管制等政策,在这些政策背景下,营利性教育组织获得了认可,并且在此领域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公共产品观念不断地削弱,私人产品观念持续增强,政府、大学以及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着变化,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正在赢得一种新的身份认同: 一种既与传统大学相同的,又不同于传统大学的逻辑[1]2.在美国,1996 年教育部重新修订《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机构给予新的解释,对公立学校、私立非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学校进行了界定。

 

  营利性大学必须开设准学士学位或准学士学位以上课程,课程授课时间在 300 学时以上,学校开办两年以上并和教育部签署相关协议。1996 年前,美国教育部把高等教育机构限定为那些教育部承认的认证机构评估认可的学校,这一规定将大多数营利性学校拒之门外[7].对营利性教育机构与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分类进行管理,并且提供法律保障,这清楚地表明,营利性大学需获得教育部所要求达到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在教育领域获得一定的地位。

 

  二、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争论: 经济视角与质量视角

 

  围绕着高等教育是否应由营利性教育组织提供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议。总体看来,美国学者对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态度分为三类:

 

  持全面肯定态度,认为市场逻辑的利润动机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成正相关

 

  营利性大学,不需要隐藏追求利润的动机,它们对使用财务资源负有责任,对追求利润的动机不需要什么借口。如果高等教育没有什么利润可赚,这些机构也不会首先考虑进军这一产业。

 

  [8]87营利是股东模式企业不可避免的动机,对于营利性大学,利润动机被诠释为一种影响整个机构的要点法则。营利性大学营利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把收费标准定位在能赢利的基础上,同时在学生市场这一水平上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被学生接受。这类学者的主要观点认为营利性教育与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相关,获得利润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至今还没有听说哪个营利性教育组织不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却能生存下来[8]16.

 

  营利与非营利教育组织的效率水平是基本一样的,成本也差不多,然而非营利教育组织比营利性教育组织的费用昂贵。营利性教育组织比非营利性教育组织提供的社会环境好,非营利教育组织比营利教育组织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服务,因此,非营利教育组织与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区别在于质量与效率[9].

 

  持认可态度,但是担心教育质量,认为利润动机可能会降低教育质量

 

  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市场运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市场由学生兴趣和雇主需求两大需求组成。学生寻求一定的学术课程种类,雇主寻找一定教育背景的毕业生。由于市场过度需求,传统非营利高等学校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在适宜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中,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聪明地把自己定位在这两种需求之间,试图满足这两种需求,来占有因教育市场过度需求产生的市场空间。然而,面对投资者追求利润的贪婪与不受约束性,学者们则担心这种不受约束的利润动机会降低教育质量。道格拉斯( Doug-lass J) 在《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增长与巴西效应》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种营利模式在下个世纪会怎么样目前美国政府为了提高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创造性地运营营利性教育模式来提升民族的劳动力。

 

  但是国家与州政府担心,营利性教育机构的营利模式、低学位的完成度、学位的低质量、高学费、高负债以及毕业生的低就业率等问题。或许这种大规模的不受约束的营利教育机构增长就意味着营利性行业的结束。

 

  尽管有着这种担心,但是我的预测是营利性行业在长期内趋于增长趋势,不仅仅是因为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还有公立教育的缺陷。”[10]

 

  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营利是低质量的诱发性罪因

 

  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毫无节制的推销。在学生报考决定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招生人员无意中没有根据准确信息引导学生,有时可能会误导学生,使消费者无法短期判断其质量优劣,营利性教育组织很可能利用这些不对称信息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谋取最大化利润。其二,追求利润的动机也有弊端---即贪婪,是不加抑制地追求越来越多利润的欲望与行为,当这种追求利润的动机不被限制时,就会毫无遮拦地侵犯作为教育宗旨的人才培养质量价值观。

 

  威廉姆( William B) 从历史以及当代的角度考察了营利性行业诱发罪因的行为本质,分析指出营利性教育行业市场结构与政府政策在促进犯罪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不管有多强硬的规定,这些行为很可能继续进行[11].菲利普。 阿特巴赫认为这些新型院校往往是企业化的”---它们利用市场需求”,宣传它们的产品”,基本上按私人企业的方式运作。这类营利性院校大多数不符合规定,质量参差不齐,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测评这类院校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如何确保学生获得关于这些院校的可靠信息。营利性高等教育有责任向公众提供有关课程质量、学位和证书的有用性和他们办学的其他细节的信息。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营利性院校的实践一般基于货物出门,概不退还原则,只有购买者学生自己当心[1]66.

 

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的不同观点研究


  三、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研究: 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

 

  从宏观视角看,国外学者对于营利性教育组织的研究起步较早。首先,经典理论研究成果丰富,逐渐成为研究营利性教育组织问题的理论基础,如市场化、市场竞争、三次产业、人力资本、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理论;而体制灰色地带及第三条道路理论认为市场也有缺陷,主要是质量监控问题”,第一次论述了市场经营与教育质量的关系。其次,把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宏观上介绍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概况。例如,阿波罗教育公司创始人约翰·G·斯柏林( John G. Sperlin) 和罗伯特·沃伦·塔克( Robert W Tucker) 于 1997年所写的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a World-Class Workforce 一书中,既讨论了美国成人参加营利性大学的学术和经济优势,也探讨了营利性大学在美国所受到的限制和联邦政府该如何创建高等教育组织的发展环境[12]. 约翰·G·斯柏林在2000 年推出着作Rebel with a Cause: The Entrepreneur who Created the Universityof Phoenix Hoboken 讲述了作者的创业故事,其中涉及阿波罗教育公司的创立过程[13].本杰明·赫伯·约翰逊森( Benjamin Heber Johnson) 等人着的系列论文集 Steal This University: The Rise of the Corporation University andan Academic 讲述了大学公司化的问题,其中也讨论了商业模式与学术质量的关系[14].

 

  从微观视角看,国外学者往往聚焦某个具体问题深入阐释,如研究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动力因素、发展历史、组织特征、运营特征、办学模式、利润特征以及营利性教育质量等方面。例如,在形成与运营特征的研究方面,威尔达斯凯( Wildavsky B) 研究了营利行业的具体特征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全球趋势,营利性教育组织锁定了大批量的非精英学习者,为他们提供实用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

 

  营利性教育机构的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运用应用技术方面远远强大于他的竞争对手---传统教育。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新形式迎合了学习者的需求,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既满足国内又伸向跨境教育,由美国简单输出到世界各地,充分彰显了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市场活力特征[15].道格拉斯( Douglass J) 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增长与巴西效应的研究中,把当今美国的经验称之为巴西效应”,传统公立大学不能满足剧增的市场过度需求,政府就允许营利机构填补市场空缺,逐渐形成巨大的、某种程度上起主导作用的营利性教育提供商,这种模式输出到许多发展中国家,比如巴西( 50%的学生进入营利性大学学习) ,还有韩国、波兰等国家[10].

 

  总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崛起作为一个历史现象与现实存在,虽然不如传统大学历史悠久、受人瞩目,但是这些后起之秀以它商业与学术相结合的经营方式,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投资收益,力求实现营利与学术的双重办学目标,达到大学与学生的互利双赢。作为学术组织,大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非营利组织,不以生产商品、提供商业服务和营利为宗旨,主要提供社会性、公益性、公共性的服务,追求如何更好地提供这些服务。然而营利性大学的营利行为与市场运营模式是对传统高等教育领域的公益性价值、办学模式的新挑战。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并且它还会呈现出继续扩张的趋势。笔者通过市场视角、哲学视角和政治视角研究了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发展图景: 市场需求导致了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产生、发展与繁荣,政治经济论为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合法存在提供哲学依据,最终,政府、大学以及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获得了一种与以往既同质又异质的新的政治身份认同。针对各界人士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争论,笔者透过经济视角和质量视角梳理学者们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三种观点: 支持营利性教育观与高质量相关) ,认可营利性教育观但是对质量的担心) ,以及否定营利性教育观低质量的诱发罪因) .最后,用宏观与微观的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研究主题,为今后研究营利性教育组织问题确定了微观位置[16].

 

  四、启示与借鉴

 

  在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营利性教育组织与机构的产生开始,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与争论,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我国政府没有明确的政策文件,营利性教育组织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直到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政策被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并把营利性教育组织管理纳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地位最终获得认同。从长远、健康的角度出发,立足国情,拓宽国际视野,借鉴美国发展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基本经验非常必要。

 

  首先,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启示。高等教育产业中有两个明显的机构质量和机构诚信的监护人,其中一个是认证过程。认证就是检验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主席朱迪斯伊顿指出,地方认证是美国评价学校质量的最古老、最常用的方式之一”[17].美国专业性认证机构成员包括职业实践者、有经验和有成就的教师以及其他院校的管理者。专业机构的认证标准包括学生、专业教育目标、专业成就与评价、职业化要求、教师、教学设备、学校支持和财政资源、专业标准等”[18].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认证的监管,这是保障营利性教育组织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

 

  其次,对营利性实体办学机构的启示。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在教育市场中定位时采用的基本策略是理解市场,适应市场,并且有效地满足市场”,而不是试图改变市场。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策略重点是找到对市场有效反应的途径,而不是提供别处没有的教育产品。关注学生兴趣与雇主的需求,找出雇主所需要的学术背景,然后将这种要求转变到所开设的课程中去,这类课程强调知识应用和技能培养。我国实体营利性教育机构需要开设与传统大学课程相互补充的课程,这些课程要符合市场需求,以实践为导向,具有职业性的显着特点,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营利性教育机构要正确处理好追求利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追求利润本身不是什么坏事,追求利润的动机也不见得就和社会利益不一致。两者关系在整体上是辩证统一和对立矛盾的,营利性教育机构的投资人需要克服的是追求利润动机的弊端,也就是贪婪,即不加抑制地追求越来越多利润的欲望与行为。如果毫无节制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过度追求资产值的最大回报,就会与作为教育宗旨的人才培养成为尖锐的对立矛盾,会转向利润的另一个极端。只有当两者关系在微观层次上,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两个关联因素上利益一致,虽然在具体问题上有时候会表现为结构性矛盾,也可能这种矛盾具有时序性,但最终两者会在动态中达到一种平衡性,即两者关系的辩证统一与融合性。因此,当追求利润和人才培养处于最佳关系状态时,营利性教育机构的经营状况也就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G·阿特巴赫。 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M]. 蒋凯,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伟。 营利性教育机构: 理论逻辑与市场现实[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 2) :10-12.

 

  [3] JAMES C,Richard V. For-Profit Education in the USA[G]/ / A Primer. Joshua C. Hall Doing More with Less Making Colle-ges Work.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10: 978-1007.

 

  [4] ANN I M. Globaliz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2004. 48( 1) : 131-150.

 

  [5] 徐小洲,王晨。 西方高等教育认识论的哲学基础[J]. 教育研究,2001( 8) :69-72.

 

  [6] 杨红霞。 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6:37-3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079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