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小提琴专业作为高校音乐专业中深受学生喜爱的科目,其学生群体的不同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小提琴教学经验,针对高校小提琴教学从教学观念到教学实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校;小提琴;教学
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音乐日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它也伴随着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国际化,这使得高校音乐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小提琴作为从古至今深受名家喜爱的乐器,它独特的音色、丰富的音乐感觉以及其高雅的风格都成为了当下高校学生喜爱的乐器之一,这使得较多的学生将其作为主要的学习对象。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个性差异较大的各个学生,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将学生培养成为更加优秀的小提琴好手,使教学能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成为了我们高校老师颇为头疼的问题。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小提琴教学中过于重视对技巧的掌握,虽然高超的技巧对学生的充分表达音乐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深刻感受音乐美,那么学生在进行小提琴的演奏时,也无法将音乐所需要展现的感情展现出来,因此,小提琴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训工作,而这一点明显是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1]。但是要更好的培训学生,第一,在教学中应充分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他们多数将成为未来的老师,这就需要教学目的多以“师范性”为主。第二,这些学生在接受小提琴的教育前,大部分为没有基础或者基础较差的情况,而年龄也多为刚成人的时期,要这次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技术和情感相对而言是比较有难度。第三,小提琴的必修专业和科目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使得学生们忙于学习理论知识,对琴技的练习就逐渐疏忽了。这些问题可谓是让小提琴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改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多制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小提琴音乐的情感,进而带动审美鉴赏等能力的逐步提升,帮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速提高音乐素养,将音乐潜力发挥到最大化,进而帮助其演奏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教学模式应灵活多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但却限制了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单一的方向思想,这不但不利于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甚至可能引起学生对音乐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的反感。因此,打破传统教学,将教学进行多元化设计,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来进行不同的强化教育,这也是符合音乐崇尚自由的、无拘束的原则。
(一)集群式教学
对于没有任何小提琴基础的学生,他们虽然对小提琴充满了热情,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使自己能够充分掌握小提琴,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他们开展集群式教学[4]。由于任何一所高校中,小提琴教师都较少,进行单独的培训是几乎不可能的,也是教师所不能负荷的。为此,通过集群式教学则可更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二)小组合作式教学
对于以前有一定小提琴学习经历,但却由于中途各种原因放弃的这份学生,他们相较于没有基础的学生而言有所不同,若让他们参与集群式教学,这只会使他们的学习进度变慢。因此,安排他们参加小组式学习,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做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交流。
(三)单独培育式教学
对于小提琴基础较好,但是在演奏中还不善于表达情感或者稍有欠缺的学生,他们有较好的小提琴基础,他们基本能够独立诠释音乐作品,演奏也较有张力,能够感染到现场的观众[2]。为此,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时,以上的方式都已不能够使其更快的成长,应结合他们的特点进行单独的授课,针对他们的不同问题进行单独击破。
这三种方式均是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形式的授课,而这三种方式也可通过学生实际进度进行相互的转换。在集群式学生学习能力较快,掌握技巧较为迅速的部分,可安排其进入小组合作中学习,这样就能够以较快的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也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课程设置应合理调整
教师在安排课程时,应注意调节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与专业技能课之间的课时,尽量使三者保证一致,进而有效促进小提琴教学质量的提高[3]。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注意将公共必修课进行适当的缩短,专业必修课中对学生实际帮助不大的方面,则需进行一定的删减,亦或者结合情况调整开课时间,而对于小提琴技能练习的课程,则应当保持每周一节的课程,同时还应当开设一些乐队排练等课程,多方面的帮助学生加强技能。
四、教材的选择应切合实际
以上已经提到在高校小提琴学生中,学生通常分为三类,而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意味着教材的选择是一个较为大的难题,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或者编写专用教材。对与没有基础的学生,应当从入门教材着手开始学习。对有浅薄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需要选择较为深层的教材。而基础较好的这部分学生,则需选择具有较强针对性、锻炼性的教材。不同的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这对学生的提高具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五、加强音乐素养的培训
高校中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素养这一概念还不是很明确,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其理解比较简单,致使音乐素养较低的情况出现。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加强学生技能培训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3]。可开设一些艺术赏析的课程,尽可能帮助学生认识音乐,了解音乐,提高音乐素养,同时还需要注意让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独特思想,培养开放的思维模式。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在不断发展技能的同时,又能够强化音乐素养,也能够使得发展自己的特色,不至于阻塞了学生的个体性。
六、教学实践强化技能
高校在培训学生主要是带领出“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因此,仅是多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强化是不能完全使学生融入社会的,而教学实践就刚好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空缺,而教学实践也成为了关系学生未来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提前准备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在课堂也应当利用各种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开始具备教师的思维能够,同时亦可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打好教学实践基础。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时,可通过1.观摩老师的教学进行学习找经验;2.可通过搭建家教平台,让学生通过家教
进入教师的角色,并能够因此获得一定的教学经验;3.安排学生成为老师助手,使学生以老师的身份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并在解决问题和查找问题的过程来提高自己;4.组织学生进行演奏排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行安排,自行开展,进而引导他们发挥个体优势。
总之,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应当结合时代的趋势,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跳脱出来,将更加符合时代形式的发展需求,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培育。而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则应进行不同的教学,结合不同的特色进行不同的教学,发挥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音乐素养、理论技能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进而带领出更加优秀的学生队伍。
参考文献:
[1]施晨辉. 小提琴教学有效性的几项原则[J]. 文教资料, 2010,(20) .
[2]张蒙. 浅谈高师小提琴专业教学改革[J]. 艺术教育, 2011,(02) .
[3]张丽丽. 高职院校小提琴教学探讨[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2) .
[4]徐多沁. 徐多沁小提琴趣味教学讲座(一) 谈学琴兴趣——学琴理由[J]. 琴童,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