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教务管理在独立学院日常运行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信息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与效益。近年来,业务流程再造思想(BPR)在各个领域内已经广为传播和应用,本文探讨以BPR思想为指导,对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体系进行改革,重新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使各因素相互整合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业务流程再造;独立学院;教务管理
一、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定义。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ichael Hammer 博士于190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题为《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一文中首次提出的。1993年,Michael Hammer 和James Champy 合著的《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中,对BPR理论进行了定义:“业务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取得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
二、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体系分析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由于独立学院在创办初期的不具备独立办学的资格,所以其办学目标都是为了最大化的服务于申办高校的整理利益,其对母校的依附程度颇高。
教务管理是指高校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理论,通过一定的管理控制手段对学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划、指导、控制、决策和评价,以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综合性管理活动。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管理。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创建初期的教师结构都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独立学院自身招聘的专任教师,二是由母体高校的在职教师兼任的,三是母体高校的退休教师以及外部学校的兼职教师。这种师资结构使得独立学院跟母体高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得以充分共享,但正因为如此,特别是独立学院专任教师人事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多数教师都把自己摆在一个“打工者”的位置上,多是以独立学院为跳板,寻求进入公立高校的机会。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学院自有的专任教师缺少主人翁的意识,缺乏对独立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价值观,很少为学院的发展提出建议,难以形成独立学院自主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课务管理。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设置多以“克隆”母体高校。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专业开设完全依托母体高校,在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上,由于受到师资的限制,基本上独立学院所开设专业的培养计划都跟母体高校相同,专业培养计划缺乏自主特色和适应性。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对母体高校的依赖度颇高,在排课方面多要顾及母体高校的开课计划,自主性较弱,完全受制于母体高校。
3、考务管理。考务管理是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围绕着考试安排、考试现场指挥以及相关的学生、教师、教学资源等一系列的事物进行管理。独立学院的考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有:一是由于许多任课教师为母体高校或者外聘教师,对于试卷的规范和内容,考试安排的时间,往往无法统一管理,手工处理的工作量大,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全;二是缺乏考试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对于考场的状况无法及时反应到相关部门:三是考后管理重成绩轻分析,重数字轻知识.知识共享困难。
三、BPR理论运用于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可行性
由于独立学院的自身发展的特殊性,现行的按职能分工的教务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独立学院发展的内在要求,探讨运用BPR理论将现有的教务管理变革为面向流程的教务管理工作团队模式,并据此辅以高度集成、相匹配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必将极大地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的效率。
(一)教务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步骤
BPR理论下的教务管理信息化改革,首先要进行教学管理流程的重组,再根据重组后的各流程组织模块,建立相应的应用系统功能模块,最后再加以整合,主要步骤如下:
1、明确目标,确定策略。这取决于独立学院对自身发展的定位以及学院组织结构和优势劣势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理念,确定业务流程改革后所要达到的成效。
2、业务分解,过程分析。明确独立学院现有的教务管理模式,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从信息化的视角.对当前教务管理体系的结构和流程进行分析和描述,寻求各个业务过程之间的信息数据的传递和各个环节的控制关系。
3、流程设计、系统建设。对独立学院所有的教务管理流程进行提炼和进一步扩展,在现有信息系统功能及其组成的基础上,整理现有流程的定义,针对新流程进行系统建设。
4、再设计、再实施。通过对重新设计的流程进行模拟,评估改造后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最终目标是为教学管理提供能产生创造性绩效的新过程。
(二)BPR理论对教务管理改造的成效
1、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对教务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
按照BPR思想,改造后的教务管理应该是面向流程的,将独立学院原先的院、系二级结果,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功能模式转化成“流程型”结构,将日常教学环节所涉及到的流程、人员、机构部门与岗位职能融合成由一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自己的业务全面负责,实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和监控,做到机构职能不重叠,业务办理不拖沓。再辅以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拓展其管理幅度,提高办事效率,使上下层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准确、更及时、更全面地实现信息的互换。
2、通过BPR理论实现对师资管理的有效性提升。
独立学院的师资管理与公办高等院校有所区别,留住优秀青年教师,提升学院教师结构,培养具有独立学院自身特色的专业教师,这些都是独立学院师资管理,同时也是教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师资管理着重在于对教师的招聘、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成果的考核,但由于独立学院的师资结构是以青年教师为主,而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发展的主要力量,现在大多的独立学院对如何挖掘青年教师的潜能和充分发挥青年教的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的投入比较欠缺。通过实施教务管理流程再造,建立针对学院教师、教学辅助人员、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对各组织的人员配备、各岗位的责任分工、组织绩
效分析、个人教学成果评估、骨干教师的培养、教职工福利满足度以及宏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对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实现良好的分配,与此同时,对学院的教职工的奖励机制也应改变,不仅仅依据个人工作量的完成情况来确认报酬,还应该提高以某业务流程整体的工作效果为评定因子的奖励权重,增强教职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升青年教师对独立学院的归属感,稳定独立学院师资结构。
3、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对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的高度控制。
在“流程型”的教务管理中,流程的每个环节的活动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处理和反馈。教学管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输入到输出,经过反馈再次输入的过程。教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日常教学管理,这方面尤其要注重信息的沟通。例如,在课务安排方面,为了满足社会的新需求,也许要增设相应新专业;根据教学成果的反馈,需要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开课计划。在考务方面,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大多数要强于专业学习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核模式往往不能准确的评价出独立学院学生的真正能力,就应该多渠道收集并进行分类处理有关学生培养发展的情况,为考务管理的创新提供基础分析数据。在质量监控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教学座谈会、教研室内教师互相听课、教学督导员巡视、学生信息员监控、学生网络评教等形式,对教学过程的信息进行汇总,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务管理工作中,通过对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以及再实施,实现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控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之更符合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保证教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适应学院自身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Michael Hammer,James Champy. 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余玉龙.试论高校教务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及其实现[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4.
[3]张利庆,梁德添.流程再造与高校教务管理控制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毛艳丽,浅谈BPR下的信息化教务管理[J],网络与信息,2006.
[5]葛红光,张承巨.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研究[ J ]. 科技与管理, 2000 .
[6]施於人,邓成超. 流程再造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J ].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