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西藏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本文根据西藏自治区双语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课程体系、政策法规、对口支援、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西藏;双语教育;策略
198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主张中华民族在政治上是一体的,在文化上是多元的。费教授形象的说明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及特点“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①中央民族大学的滕星教授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容,除了主体民族外,还有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②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是发展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具体国情所决定。藏汉双语教育是西藏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汉双语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经济的振兴。建国60年来,在党和西藏自治区的各项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导下,西藏自治区双语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新的发展又不断地向藏汉双语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加强双语教育。因此,藏汉双语教学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从民族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西藏自治区双语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新的发展策略。
一、构建“多元一体化”双语教育的课程体系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性应渗透到我区民族教育的全部课程之中。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世界文化是相互交融影响的,都是多元一体双语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要避免产生民族本位教育和主体民族文化教育两个极端的、封闭的、狭隘的倾向。正如多元文化专家班克斯所说“由于世界范围内民族国家种族、民族、文化、语言和信仰多样性的日渐加深,面向21世纪的公民教育必须实现转型。多元民主社会的公民应该能够维持对自身文化共同体的忠诚,同样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共享的国家文化之中。没有多样性的统一性导致的是文化独裁主义和霸权主义,缺乏统一性的多样性则会导致文化的割据和民族国家的分裂。在民主多元文化国家,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于完美的平衡之中。”③
首先,西藏自治区应实行藏语文、汉语文并行的双语教学体系。教材编写内容应反映中华民族文化、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应突出本民族的社会文化特征。在教材的编写上同样可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以及多元文化的社会与价值,使其课程体系表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也表现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些课程,从课程计划来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从课程性质而言,既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一些选修课。
其次,在西藏基础教育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应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以双语教育为主要特色的西藏小学教育,体现了这样一个弱点,就是在课本中缺乏与本地、本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④本民族文化则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早期的民族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个性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西藏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多元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立,既能注重课程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适应性,又能注重课程与民族学生情感、思维发展的适应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学生文化背景、认知特征,最大化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构建双语教育的政府保障机制
(一)完善“多元一体化”双语教育的政策法规
国外研究发现,除非双语教育与政府保持一致,否则它们不会成功。翻开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双语教育的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国家双语教育的长足发展,都与其双语教育政策法规保障、规范、激励与导向等重要作用密不可分。⑤
西藏的语言政策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一部分。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教育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我国的双语在平等、和谐的条件下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同时这些政策也构成了西藏语言政策的主要内容,为西藏后来的双语学习和使用创造了条件。但西藏的经济、文化和教育还很落后,特别是西藏的民族教育很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加快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制定和完善民族教育法律制度,以帮助和保障民族教育的发展。同时,应避免“一刀切”,教育行政部门应遵循双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依据当地语言、文化实际,制定符合实际的有弹性的适用与不同地区、学校的双语教学政策,使各级各类学校能依据本校实际灵活操作。
(二)继续加强对口援建工作
以先进带落后,以先进促落后,从而解决民族教育滞后的问题。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工作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高度出发,决定在内地部分省(区)、市开办西藏班、校,实施全国支援西藏教育的计划,从1985年起,内地一些省、市陆续开始接收承担西藏教育的任务。教育援藏工作实行对口、定点、包干责任制。内地开办西藏班、校,这二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西藏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的作用,今后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了开办西藏班、西藏中学,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如我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内地优秀教师的支教,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资源的支援等来加强文化的交流,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多元一体化”双语教育资源管理
首先,继续加大双语教育经费投入。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在于对教育进行合理的投资。帮助西藏发展教育事业,改变西藏教育的落后状况,是国家的一贯政策,1951年至2010年,国家累计为西藏投入教育经费407.3亿元。从2006年起,西藏建立并完善了“财力省级统筹、预算核定到校、支出统筹安排、经费集中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经费“校财局管”新模式, 免除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定量作业本;2007年,西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2011年秋季起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除此外,将继续实施“三包”政策。1985年国家开始对西藏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和助学金制度,并先后10次调整标准,从2011年开始将享受范围扩大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所有在校农牧民学生及城镇贫困家庭子女,标准也再次提高,具体为:二类区2200元/生/学年,三类区2300元/生/学年,四类区或边境县2400元/生/学年,使全区51.7万中小学生受益,政策覆盖面达到95%,极大地促进了西藏义务教育发展。
其次,继续加强“多元一体化”双语教育教材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自由的政策,各民族在民族语文教材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西藏自治区在和平解放就成了了民族教材编译出版机构,编译了大量的统编、协编和自编教材。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双语教材建设,尤其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材的建设。
第三,培养“多元一体化”双语教育的师资队伍
1、加快师范院校改革。民族师范院校是培养民族教育师资的主要基地,为解决西藏自治区双语教育师资缺乏的状况,扩大招生的数量,并根据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加大教育学科的改革,要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联系,增强教育实习,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适应现今民族教育发展变化需求。
2、加强师范生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具有多元文化态度,知晓不同民族、群体的文化,利用多种不同方式传递不同群体文化,正视并公平对待不同族群学生差异,并引导学生在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族群文化,进而相互分享不同文化,帮助学生形成反思性的文化、民族和全球性的认同,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能力。除此外,教师还是多元一体文化课程的设计者和行动研究者。所以,必须加强师范生职前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
3、通过集中培训、分散培训、远程培训等多方式,加强对双语教师的理论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双语能力的强化、多元一体文化知识的丰富和双语教育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等。
4、给双语教师在工资待遇、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稳定双语教师队伍。双语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更强的教学能力才能胜任双语教学,难度比单语教学更大,付出的努力更多。所以,必须给予双语教师相对较高的待遇。政府部门和学校应予双语教师以优惠政策,尤其对长期在农牧区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双语教师,在职称评审、职位晋升、外出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稳定双语教师队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双语教师的队伍。
三、坚持教育与宗教分离的原则
在西藏自治区,几乎是全民信教。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藏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寺院教育。寺院教育在旧西藏有着重要的地位,寺院除了承担佛教发展、宗教活动的职责外,还承担着传递文化、培养地方官员的职责。寺院教育对藏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如如以僧为荣的传统价值观念仍深深影响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都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国外势力的支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也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因此,在西藏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要加强学生的 “四观”“两论”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促进民族教育顺利、健康发展的保证。
四、加强“多元一体化”双语教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西藏的双语教育实践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对于西藏双语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是少之又少,且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有限,多是一般性的事实归纳和基本情况论述及现象描述较多,缺少对民族教育的二重性的深刻理解和重视,且研究方法落后、单一,研究问题的视野狭窄,观念滞后。首先,鼓励教师解放思想,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积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教学来促科研,用科研来促教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其次,跨学科、跨文化、跨民族是双语教育的重要特点,必须要加强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
参考文献: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1期.
①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②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 2002年版,第313-314页。
③ James 著 荀渊等译:《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23页。
④顿珠旦增:《西藏小学双语教育研究》,《西藏研究》,2006(2),第81页。
⑤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