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高校在招生中都开始施行大类招生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招生模式,大类招生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适应性,在人才培养上有其独到之处。但同时,它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完善。本文将从大类招生后冷热专业的两极分化、学生专业培养时间不足两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人才培养
大类招生是指将学科门类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合并归类招生,它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招生方式。以这种招生方式录取的新生进校后前一年或两年(不同学校不同设置)不分专业,进行基础通识课程学习,取得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分后,考虑其个人意愿、兴趣、教学资源、就业去向及社会需求等因素,寻找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全面了解和认识专业,然后在大类里选择专业继续深造。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探索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尝试。
一、大类招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存在问题
大类招生这种新型的招生方式目前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试行。究其原因在于该模式实现了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在高校扩大招生的背景下,这种招生模式有利于各高校学科的综合化发展,提升通识类课程的授课效率,顺应高校招生的新趋势。最后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还有助于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基础知识面宽而扎实、具有较强综合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真正的有用之才。
虽然大类招生有颇多优点,但也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就业导向的专业分流导致“冷热”专业分化加剧,不利于冷门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虽然学生经过一到两年的大学学习,对自己所在大类的学科都有了一定了解,一种程度上可以减少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但是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就业前景仍然是影响大多数学生专业选择的最大因素。以浙江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的实施现状来看,目前2009级、2010级学生的在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之间的分流一志愿率分别是90%以上和不到10%。如果放任学生的这种自主选择,势必会加剧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两极分化,形成热门专业人数越来越多,冷门专业人数越来越少的局面,最终导致冷门专业的发展停滞,更甚的直接淘汰消失。但问题是学生的选择就一定合理吗?冷门专业就一定不重要吗?其实,冷门专业的形成只是市场经济下短期就业形势、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期状况等影响下形成的,并不能代表专业学科的重要性。虽然按专业招生仍然存在冷门专业招生数少的问题,但至少尚有生存的可能,而如果大类招生后以学生选择定专业生死,那实在不利于冷门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对待冷门专业的态度上,高校一定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应轻易取消冷门专业。
(二)通识教育占据专业知识学习时间,影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
按专业进行招生的制度下,高校的培养模式一般是以四年为时间来进行专业学习的系统化安排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年可以开设最基础的专业介绍类课程,从而使新生初步认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以及自己未来可能选择的发展方向。第二年开始,学生就开始进入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专业学科所需的基础性知识。第三年再大量开设专业课,深入学习专业学科下的具体知识点。第四年进入个性化课程的选修和毕业论文或设计阶段,从而综合系统对四年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研究。在这样的课程设计体系下,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对专业完全茫然的新生成长为具备足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而大类招生的课程安排虽然在前两年也有通识类课程的学习,但这针对的是专业大类共同的知识部分,除去高等数学、外语等基础类课程外,几乎完全不涉及与具体专业相关的知识。于是所有与专业相关的课程都只能被往后调整,有的直到三四年级才能真正进入专业学习。而在这两年中,四年级开始就必须进行毕业实习、找工作等为出社会做准备的相关事情,一来分散学生学习的精力,二来也无法保障学生做毕业论文或设计时的专业知识掌握量。如此一来,真的很难想象学生仅用这不足两年的时间就能学习足够的专业知识,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论,养成独立的专业思维习惯。同时从知识掌握的相互依存性来讲,也很难保障学生专业课程的专业课程的难易先后安排,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性。
二、解决大类招生不足之处的思考与对策
如何解决大类招生的上述问题,真正发挥出大类招生应有的作用,是众多高校教育研究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强化专业介绍,使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历史发展、前沿研究方向、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学校软硬件教学环境及科研资源等有一个宏观实际的了解,从而消除学生对不同专业的固有偏见,形成初步的专业兴趣,稳定专业选择倾向,从而改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的冷热门专业分流现象。
要使学生了解各专业,可以有多种方法,其中笔者认为优化大类招生专业的培养方案,在低年级中设置基础专业类课程,如专业系列讲座、学科导论等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细化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来也可以使学生提早接触专业知识,延长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缓解后期培养时间不足,难以进行系统教育的难题。
此外,通过举办学生座谈会,邀请优秀的高年级同学从学生的角度谈谈个人对专
业学习的心得体会,或者组织学生到各专业的教学场地、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地参观,实地了解感受各专业的教学现状等都不失为值得各高校尝试的措施。
(二)优化专业分流实施方案,在分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理性选择,避免志愿过度集中。
据笔者了解,在目前实施大类招生的高校中,多数都是以学生成绩作为考量学生,进行综合平衡各专业人数的依据。此种方法虽然较为公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特点,致使学生在专业分流时盲目的以为“冷门”专业是低分学生的专业,从而加剧了专业分流志愿率的差距。因此,高校应在专业分流管理上进一步优化实
施方案,在分流过程中考虑学生兴趣、性格特点等各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从而可以对学生的个人志愿作更好地疏导,真正实现引导学生从自身爱好及职业生涯角度选择专业。
当然,目前大学生就业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也非常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一味抑制学生对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的选择也并不现实。但是就业前景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因素,这就需要高校做好前期信息调研和预测工作,实时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把专业信息及各专业发展前景融入平时的教育中,使学生对各专业有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选择专业不应局限于目前所谓的“冷”“热”程度,而应从长远发展考虑。
综上所述,大类招生作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招生模式,在人才培养上有许多独到的优势。但同时作为一种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因此需要高校在推行过程中,循序渐进,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和完善大类招生制度,从而使大类招生更好地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熊丙奇:《通识教育应慎推以学生选择定专业生死》,《上海教育》,2011年第20期。
[2]段莹莹:《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实证分析及专业分流的思考》,《北京教育(高教)》,2010年第10期。
[3]冯开甫:《高校按大类招生的冷静思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4]罗晓甜:《大类招生:高校招生的新趋势》,《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0期。
[5]钟庆平:《大类招生对学生专业培养影响的思考》,《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6] 张晓明、王燕妮:《深化实施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再思考》,《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