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教学创新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教学创新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新闻采访教学应顺应这一变化,创新教学内容、实践形式及加强师资结构建设,才能为业界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媒介融合; 融合媒体实验室;开放式采访
      媒介融合是新老媒体的融合,包括渠道融合、内容融合、人才融合和组织融合。媒介融合是21世纪新闻传播业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带来的结果是对整个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新老媒体都在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这个变化。美国是最先进行媒介融合的国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现在媒介融合已在多个国家成为趋势和潮流。
  人才需求的改变是媒介融合的结果之一。背包记者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他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记者。文字记者、电台记者、电视记者或网络记者是按照媒体不同的称呼,而背包记者是掌握了多媒体既能,把这些记者的工作兼于一身,是复合型人才。他既能为报纸采写稿件,拍摄照片,也能出境主持,还能为网站写稿子并且编辑网页,一人抵几人用。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奈特集团撤销新闻编辑室,设立“信息中心”,让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平台接受新闻和信息。记者就不仅是为报纸,同时也为网站、手机等多种终端采制新闻和信息。香港明报集团为了让其文字记者能够胜任多媒体工作,从香港TVB雇佣了电视记者和摄影记者培训他们。
  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对人才需求的改变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反观我们的新闻教育,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到考核体系、实验室建设等仍同留在几年前的水平,只有少数的高校新闻传播系进行了改革,但改革缓慢。新闻采访课作为新闻核心实务课,应在此轮改革中充当头阵的作用,以对其他课的改革和教学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课的教学创新做以下思考。
  一、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媒体试图以数字化转型继续保持优势,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凭借新技术优势牢牢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在此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全能型新闻人才成为首选。比如,报社招聘记者,需要较强的采写能力,在以前采写是单指对报纸供稿,而现在不仅要对报纸供稿,还要会为电视、网站采写稿件。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新闻学院应该将训练学生从适应单一媒体向训练适应平面、广播、电视、网络等一切领域的人才转变”。①
  以为媒体培养人才为己任的新闻院系应该顺应人才需求的变化,充实教学内容,增加网络采访、手机采访等内容,加大新技术的培训。目前作为教学内容重要依据的教材内容陈旧,和媒介融合的实际脱节。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新闻采访课多采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校编著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初版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虽然其后做了修订,但主要内容和基本理论框架未作大的变动。比如中国人大蓝鸿文教授的《新闻采访学》教材初版实践是1984年,1989年作者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一些内容,但基本框架未变。复旦大学刘海贵的《当代新闻采访》初版于1997年,其内容基本上是从他与尹德刚合著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中抽离出来的。虽然单独出版,但总框架未变。自从这两本权威性的教材出版以后,近20年来出版的新闻采访学教材有数十种,但多数未脱离于这两本书的框架,而且书中使用的材料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没法满足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国外经典采访书籍可以为我们教学做重要的参考。比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美国肯·瓦霍沃的《创造性采访》以及美国约翰·布雷迪的《采访技巧》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新闻报道与写作》这本书,它是美国经典新闻学教材,被美国300所大学选用。它详细地介绍了记者采访写作的理论、原则与技巧和经验。这些书对我国新闻院校的师生和专业记者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媒介融合对记者的采写要求在这些书中也做了系统论述,对于丰富、完善、改进我国新闻教学极富启迪性。
  二、推进与新闻采访教学相关的硬件建设
  1、建立融合媒体实验室
  在传播界,分为报纸、广播、电视、广告、出版、网络等领域。与此相适应,高校新闻院系的专业也是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学、广告学、网络等专业。不同专业之间壁垒森严,互不联系。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学生掌握的技能单一,例如学新闻的学生不会拿起话筒采访,更不会利用网络采访。同时,现有的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是专业课互不联系,缺少有效的沟通。有的学生在学了采访课并取得合格成绩后,可能就把知识丢在脑后,其他专业课也是这样。这种现状在学生中比较普遍。这样的教和学离我们培养优秀新闻人才的目标不符,和媒介融合的现实要求更是相距甚远。高校的新闻学院应建立融合媒体实验室,不同专业课和同一专业不同课的老师能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借鉴相互学习,学生也能通过这个平台夯实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并进一步做到专业课之间的融会贯通。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新闻传播学下属的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在一些高校管理者看来,既然是文科专业,就不存在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其实在国外,新闻传播学是作为工科来建设的。虽然经过近年来新闻教育的迅猛发展,技术装备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现有的实验设施是基于旧有的传播格局建立的,落后于媒介融合的现实。而融合媒体实验室的理念和运作是和媒介融合背境下的传播事实相符的。汕头大学成立了我国首个融合媒体实验室,这是个不错的平台,学生的采、写、编、播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建立专业实训基地
  当前我们的新闻院校面临的一个尴尬是用人单位对我们毕业生的认同感比较低,我们教出来的学生需要在媒体实习2年后才能逐渐上手工作,所以媒体更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怎么改变这种现状,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实训基地,这2年的适应期让学生在大学阶段里度过,使其一毕业就能很快速地熟练工作。 实训基地可以建在传媒业界,也可以建在校内。笔者所在的新闻学院在山东省、河南省等建立了多个媒体实训基地,包括省、市级的电视台、电台和报社等。每年我们向这些媒体单位输送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实习,学生的采写等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同时能够深入了解熟悉整个行业,既有技术层面,也有传 媒理念方面的。
  教师应注意不能把学生送进专业实训基地就一走了之,应该和媒体及学生保持顺畅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表现并督促他们认真实习,把实习的成绩和学生的专业成绩挂钩。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采访实践,能知道讲课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3、建设校内媒体实训项目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校内媒体资源,如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等,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据统计,只有少数的新闻专业学生利用了校内媒体资源,做学生记者或学生主持,而且多是自发的,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的选择。教师应该把这些少数学生的自发行为转变为全部学生的普遍行为,组织学生分批次到校内媒体实习。
  三、精心设计实践环节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记者认识世界、采掘新闻的规律和方法,并教授学生成为一名记者的技能和技巧,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媒介融合的现实对记者的采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应改革沉闷的教学模式,实施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案例教学       
  新闻采访学在讲授时要重视案例。具体的采访理论,没有了新闻案例支撑,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困难.。选择、讲解新闻案例在授课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案例教学是针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内容,教师用案例分析带出采访理论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要选择最新的、真实的和典型的案例。教师在分析案例的时候,若只是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就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由课堂的讲授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组织学生思考将自己放在记者的角度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应对举措,运用比较,找出差距,从中总结经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不必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理论,而是通过个案分析和联系掌握新闻采访的方法。
  笔者在讲到培养新闻敏感的内容时,举了这样一个案例:广西柳州的一家报纸记者在周末下班途中,路过一小学,见到有不少公车拥堵在校门口等待放学的学生。他的新闻敏感很强,意识到这是会是一条不错的新闻。新闻的主题是关于公车私用的,这条新闻获得了当年度全国好新闻奖。案例分析完后,要求学生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寻找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学生积极参与,搜集了很多线索,然后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哪些新闻线索新闻价值强,哪些新闻线索新闻价值弱。有的学生就有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别的同学有这个新闻线索,而我却没注意,有了这样的思考,培养新闻敏感的意识树立起来了。
  2、开放式采访
  目前很多高校的新闻院系对实践环节够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最为典型的是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主讲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李希光提出“学在路上”的理念,把采访写作课堂搬在了丝绸之路上,蒙古包里、藏式木屋里,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里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采访真实的故事。
  一般的新闻院校可能没有这样的条件,但那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园这两大资源,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可设计新闻发布会模拟、突发事件模拟和采访片段模拟等,吸引学生进行采访。笔者的做法是设计校园舞台剧的剧本,请一些学生参演,其他学生模拟记者对剧中人物采访。例如一个舞台剧的剧本内容是一对学生情侣在考上研究生之后相约游华山,危机发生了,男学生为了救自己的女朋友而不幸摔下悬崖。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采访这个突发事件,这样采访最佳角度的选择和提问的技巧都得到了实践。
  高校的校园也蕴藏着丰富的新闻,相对于校外的社会环境,在校园里采访更安全,更容易组织。校园里的菜场、图书馆、活动举动地都是容易出新闻的地方,教师可组织学生去采访。
  三、师资结构的优化
  目前针对新闻采访学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最大的难题是师资力量的匮乏。授课老师首先要有丰富的采访实践经验,还要对互联网熟悉,能创建网站、使用网站、管理网站等。但遗憾的是我们高校现有的新闻采访学教师离要求还相距很远。很多高校在招聘教师时都作出硬性规定,无论什么专业都要求具有博士学位。这样不分实际情况的一刀切,会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拒之门外。新闻采访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传媒从业经验的人员加盟,可以把采访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使采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国外的新闻传播教育对教员的媒体从业经历做硬性规定。美国五所最佳新闻院校的教授,几乎都是有10年以上的媒体经历,聘任新闻院校教员的先决条件是新闻从业经验而不是博士硕士学位。
  新闻采访学师资结构的优化要有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把业界人才请进来。现阶段高校新闻院系在引进业界人才时候,会面临体制上的壁垒。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指出:“实务型师资的来源是新闻业界,而业界和高校对人的考评标准完全不兼容。即使是平移过来的教授要想在高校站住脚,适用高校的考评体系,也要经过艰难的转型。”②
  途径之二是专业教师走出去。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专业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更新知识背景,建立跨媒体、跨学科的思维观。专业课教师可到媒体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苏北的几所高校的新闻院系,把专业教师派到当地电视台等媒体锻炼,时间为一到两年不等,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教学效果得到巨大提高。
  
  注释:
  1蔡雯:《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采编写》,2005年第5期。
  2杜骏飞:《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172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