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马太效应”在当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表现十分明显,虽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更应认识到其对大学生、教育工作者及学校的长远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极为显著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它已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障碍。在现有的高校教育环境下,应加强反马太效应,消除其负面影响,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马太效应; 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 成因; 防范对策
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马太效应”不可忽略地客观存在。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专业、任何班级的学生必然都有先进与后进之分,而现行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极容易强化学生的两极分化,导致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愈发凸显出来。如何避免大学生群体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分析当前教育管理工作中马太效应的形成原因,并积极应对,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一、马太效应概述
(一)马太效应的内涵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多的更多,少的更少的一种社会现象。马太效应源于《圣经·马太福音》。在“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记载,“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罗伯特·莫顿将之归纳为“马太效应”,即任何一个地区、个体或群体,一旦在某方面(如名誉、金钱、地位等)取得领先,就会形成一种累积优势,从而有更多的机会来获取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二)马太效应的特点
1.产生的效应是无形,会隐性地对各微观主体的发展产生影响。
2.影响具有普遍性。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任何微观个体也无法规避受其影响。
3.体现了“优势积累”原理。先取得某一优势的微观个体,就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4.凸显“稀缺要素”的重要性。
二、马太效应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表现及负面效应
马太效应除在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发生作用外,在教育领域也形成较强的效应,在当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马太效应主要产生以下负面影响。
(一)容易形成“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氛围,使得部分大学生愈趋功利化
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只要成绩好,就能得到各种好的机会,如获奖学金、获取各项奖励和荣誉、当上学生干部、加入党组织等,容易形成“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氛围,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过分追逐分数的高低,唯成绩论。为取得好成绩,一些学生不通过刻苦学习,而是想方设法地利用考试作弊等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高分的目的;而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为了继续保持成绩的优势,更加只专注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不利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抹杀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
随着高校教育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学习成绩虽然不优秀,但较具个体个性化发展特征,往往表现为对某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特长。但由于他们学业成绩不突出,往往没有得到老师足够的重视和关心,结果在高校学习期间造成发展机遇的差异、发展空间的不同,甚至导致某些有特长、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被埋没。
(三)有可能消蚀学生成长的动力
“马太效应”容易在大学生教育管理滋生“肥马饱了也喂草,不顾瘦马饿着跑”的不合理现象。部分学业成绩优秀、获奖较多的学生能轻易获得相应的荣誉、机会,导致他们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导致进取心消退,从而蚕食其进一步奋发向上的动力。而另一方面那些学习能力欠佳的大学生由于未得到自我发展应有的重视和鼓励,欠缺个性化成长的动力,难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动因,导致聪明才智得不到有效地发挥,进而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个人潜能。
(四)有可能对大学生造成差别化心理危害
马太效应会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形成大学生之间自傲和自卑的对立。马太效应的运作结果往往会发生这样的问题:部分大学生自负自傲,孤芳自赏,形成不合群效应;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出现自卑心理,缺乏自尊或自尊心受损,行为表现为自暴自弃,丧失进取心。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大学生成为实质上的“精神贵族”,而大多数大学生则成了备受冷落的“被遗弃者”。针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应积极防止马太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每个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性的外围环境。
(五)容易造成师生之间及大学生之间的隔阂、分化和对立
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常将大学生进行等级划分,如好生、差生之分,给予不同学生不平等的待遇。这种管理手法往往使得师生间感情淡漠,甚至潜藏某种敌意,而学生群体间的关系日趋不和谐,往往越得老师喜爱的学生,同学就越不喜欢,在班里备受冷落;本来同学关系很好的学生,因为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使这些学生也受到同学敬而远之的待遇。
三、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出现马太效应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教育管理者与被教育者所处地位的不对等。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往往赋予教育管理者以某种权力(这种在某些方面可能是独占),教育管理者处于支配者的地位,而大学生则缺少这种权力,处于被支配者的地位。这种不对等的地位使得原有的模式必然一定程度脱离以人为本的原则,而形成以教育管理者为中心来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受制于教育管理者的主观意志,在管理工作中难以避免以自己的好恶为判断学生的标准。
(二)对大学生评价标准单一僵化,往往教育管理者的意见就是评价标准。个体的发展具有差异性,每个大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具有多样性,各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一旦按照单一僵化的标准来进行判断,难免出现不全面、不准确、不公正的结果。而一旦以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为标准,更是难以避免造成偏爱了。
(三)教育管理者自身能力缺乏,功利心作祟。部分教育管理者偏爱少数几个学生,往往是刻意而为,基于自身的功利心理,希望借助于自身偏爱的学生来获取对应的荣誉和个人发展的机会,实质反应出来的问题是教育管理者自身能力不足,缺乏带好全部学生的自信,在工作工程中,满足自己的功利心理,挑选所谓优秀的学生,给予差别对待和更多的机会。
四、高校教育管理中马太效应的防范对策
(一)要做大做好教育管理者的工作,积极进行思想和心理的调整
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要求高校把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纳入教育工作者的议
事日程之上,由大学生群体发挥主体作用。教育工作者应鼓励所有受教育者,调动和促使所有大学生不断积极进取,并为之设立相应的奖项和评价机制。如既要有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奖项,也要设立年度进步奖和个人能力展示奖项等,为后进生并具有更广阔跃进空间的学生创造条件,这是由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不仅仅只考核学习成绩为主要目的,而要从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和能力来展示学生的能力。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用来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为目的,学校的教育经费很大程度是按照学生人数平均分配的,为此经费的使用也应该面对全体学生。
反“马太效应”要求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对好的学生过于“偏心眼”,相反,要更多地照顾后进学生,给他们以帮助和温暖。在教育管理上,要追求“大面积丰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怀,要知道,尖子学生的成长,是以学生的总体水平为基础的。
(二)建立多种评价机制,不搞单一标准
“马太效应”要求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应该以鼓励所有受教育者,调动和促使所有学生不断积极进取为出发点,设立相应的奖项,如既要有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等奖项,同时也应该设立进步奖、单科奖、团体奖等,还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才艺大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为后进生并具有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学生创造条件,这是由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用来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的,学校奖励制度的制定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三)实行师生民主互动评价
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赋予教育管理者评价管理学生的权力,而这种权力一旦未受制约,必然会导致诸多不合理的乱象。当前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单赋予教育工作者评价学生的权力,也应赋予大学生评价教育工作者的权力,如定期针对教师和辅导员进行民主测评,对教育工作者的权力进行制约,避免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五、结语
总之,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保证照顾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积极摆脱“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以反“马太效应”为正确教育理念,解决大学生群体间交往冷漠的心理。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既要在教育管理中发挥“马太效应”的优势,又要努力克服“马太效应”在教育工作中的消极影响。“马太效应”背离了教育均衡的原则,导致好的愈好,差的愈差,出现两极分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较为严重。当务之急是要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大学生,调动全部大学生的积极性,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促进教育管理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建国.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探析[J];成人教育;2006年12期
[2] 周卫东.谨防“马太效应”平等对待学生[J];教育与职业;2003年10期
[3] 刘洁予.奖学助学工作绩效评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S1期
[4] 张登兵.论“马太效应”在教育中的双刃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毛王芳 赵晋飞.简析“马太效应”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克服[J];管理观察;2010年第12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