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摘要:“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开设了课程设计,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课程设计在开展过程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课程设计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课程设计;问题及优化;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导论
“课程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设计题目,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进行设计和实验。课程设计的作用,除了巩固、加深和融合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想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笔者在主持黄冈师范学院校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以及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课程设计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所起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发现在开展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优化大学的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在湖北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鄂教高函[2011]32号)“基于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的资助下,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这些年的经验与教训,对当前大学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2.关于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为了找到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学校内部开展了一个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的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一共发出200份问卷,其中学生问卷180份(大二60份,大三70份,大四50份),教师问卷20份。考虑到大一以通识和基础课程为主,尚未做课程设计,所以没有进行问卷。在调查结束后共收回问卷183份,其中有效问卷176份(大二54份,大三61份,大四42份,老师19份)。
经过统计,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认为“自己在课程设计中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的居然超过了41%,其中女生占到其中的64%以上,并且11%的同学认为课程设计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效果。在对老师的问卷调查中,有57%的老师对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课程设计不重视,没有达到完成课程设计应该有的效果。
3. 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目前大学课程设计主要有如下一些问题。
3.1 学生对课程设计重视不足
很多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只不过是一门考查课,没有试卷,没有老师监考,只需要自己做一下试验,写个课程设计报告交上去就可以了。典型例子就是照搬、照抄他人课程设计,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东西,随便到网上下载一个跟题目相符的文档应付了事。到了验收的时候,具体设计是怎么完成的,心里完全没有底。当问到通过课程设计学到了什么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由此可见,很多同学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2课程设计选题不够开放
优秀的课程设计选题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但是很多学校在选题上存在一下几个问题:(1)选题没有新意。每年都是同样的几个题目,学生们去请教上届学生关于课程设计的问题时,总会发现很多雷同的题目,于是有些学生直接把上届学生做好的东西拿来照抄。这种选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2)题目过大,比如飞机订票系统,火车订票系统。这些选题看似很不错,能够锻炼学生的开发能力,但学生根本对这些行业与需求不了解,因而难于很好完成。(3)题目呆板,选择余地太少。有的课程教师只提供了两三个可选题目,无法适应学生知识结构多样化的现状。如果采用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自主选题,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在辅导时也容易做到因材施教。
3.3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许多课程的课程设计都采用学生上交项目报告和源代码、教师评阅的方式来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这种方式很难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例如学生可以从网上下载抄袭、请同学代做,从而让没有真正完成课程设计的学生轻易蒙混过关。同时,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3.4 课程设计的辅导不到位
当前的课程设计一般由老师提出课程设计题目,然后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课程设计题目,而且目前的课程设计很多是在课后完成,由于各种原因,在课程设计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也不是很充分,从而导致课程设计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般而言,教师提供的课程设计题目,都注重了知识的综合性,而这类题目的完成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通常每个老师需要辅导的学生数量也比较多,每个学生的题目又不相同,所以老师每年都需花较多时间考虑综合课程设计题目并开展辅导。同时,很多学生担心老师很忙,或自己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受到老师的批评等,从而缺乏和老师交流的主动性。由于没有解决问题的正确有效渠道,导致课程设计的质量不高,或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4.优化课程设计的几点建议
4.1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
调查发现,很多同学认为课程设计只是一个任务而已,根本就没有把它与后来的工作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关联在一起。许多学生认为,这个只是老师们期末考核用来打分的,根本没什么用,所以也就没有重视,而且很多老师在课程设计的重要性方面引导也不够,只是期末一到就把任务布置下去,然后到时候再看结果。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到课程设计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的宣传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宣传工作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
(1)在学期初将这个学期所要学的东西先跟学生说明,这个能做什么,有什么用,并将此种语言在现阶段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跟学生说明,这样做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2)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演示成功的课程设计成果,在课程选题时注重
与企业应用挂钩,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指导,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兴趣,因材施教地开展个性化的辅导。
4.2 优化课程设计题目
综合课程设计题目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涵盖相关课程的众多知识点,并且代表指导老师的专业方向,以及反映课程的重要内容和学科方向。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题,经过教师审核通过后再进行。这样学生可能做自己感兴趣、自己能做的方向,从而有利于提高课程设计的效果。在课程设计中,老师给出项目的工程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并依据工程应用背景衍生其它的研究和开发。这样不但提高了综合课程设计水准,也为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课程设计学习网站平台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教师将课程设计题目发布到网上并支持学生网上选题。将每年学生的综合课程设计结果、评测和得分全都发布在网上,并基于学生的测试结果给出综合成绩排名。该措施可以促使大家相互监督,有效避免学生之间的抄袭,也保证了后续学生综合课程设计的延续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3重视答辩环节
设计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系统地阐明有关本次设计的方案以及实现过程。这个过程看起来非常简单,实则不然。设计方案中要详细叙述规划步骤、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构建该网络需要的材料清单等。这些内容几乎涵盖了整个《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所以,学生在书写该文档时,就如同在复习总结有关网络的基本理论。
答辩时,学生以设计说明书为依据进行自述,回答答辩老师的提问。而学生在答辩时的表现,也是对他在设计中所学的知识最有力的说明。这些无疑是对整个设计的总结。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勇于接受新的挑战。
4.4建立开放的课程设计学习环境
课程设计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外自主完成。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环境与平台。例如,利用Web2.0等相关技术,建立论坛、QQ群、兴趣组、教师博客、答疑邮件等。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性、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对优秀的课程设计进行展示、对完成人进行表彰。
5.结束语
课程设计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已经得到了高校的共识。但各个学校在开展课程设计的教学中,仍然存在需要优化的地方。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大学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对策即课程设计改革的目标及方法。当然,课程设计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的,需要各个教师相互交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订较好的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1]赵丽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推进素质教育[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6—28.
[2]王静静.大学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9(3):2.
[3]李进才,孙超.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J].中国大学教学,2009 (11):55.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资助《基于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研究》,(鄂教高函[2011]32号)。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资助《物联网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D20122705)
上一篇:浅谈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