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并强调要加强和完善对特殊人群的管理与服务。大学生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从大学生的“特殊性”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深入开展分层分类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
一、当前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主要类型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层次和种类更加多样。由于成长背景、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具有某种共同心理特征的“特殊群体”,数量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学生“特殊群体”,是高校基于管理的需要从一般学生的成长成才维度来划分的。根据“特殊群体”存在的某些共同特点,大学生“特殊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学业困难群体。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考试有多课、多次不及格现象。由于成绩原因,直接影响到他们转专业、评奖评优、升级,甚至毕业证、学位证获取等。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基础差,虽然在学业上投入很大,但考试仍多不及格;有的不仅基础薄弱,而且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生虽然入学成绩好,但由于对所学专业或老师不感兴趣等原因,导致学业严重滑坡,等等。
第二,经济贫困群体。据相关资料显示,经济贫困群体约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其中特困生为5%。他们主要来自偏远山区、农村或城市失业家庭。经济上的压力使他们生活拮据,大多靠勤工助学及课余兼职来维持生计;一般具有比较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少数人不敢或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性格逐渐变得内向。
第三,心理脆弱群体。主要指由于缺乏挫折的磨炼,或缺乏独立生活经验,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以致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群体。随着社会竞争的日渐激烈,大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其中少数学生偏离正常的思维,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患上心理疾病。据北京地区的一份调查显示,23.66%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还呈上升趋势。[1]
第四,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指由于自我认识不足、或者自身竞争力不强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2]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那些综合素质不强、成绩不理想、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难以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对他们而言,毕业或许意味着失业,意味着四年大学时光的虚度,因而对前途、对人生等产生迷茫、焦虑。
第五,网络成瘾群体。信息化环境下,少部分学生迷恋网络,逃课上网。他们不惜放弃学习和休息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难以自拔,成为网迷群体。有的无法完成学业,不得不中途退学。[3]此外,因热衷网络而离群索居,或者痴迷网络暴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第六,罹患疾病群体。这类群体主要指生理异常群体,比如说身体残疾、乙肝携带者、慢性病患者等。这类学生面临着比其他同学更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而且往往会因为身体的异常引发心理上的问题。比如,自尊心强但又有明显自卑感、意志力坚强但又比较敏感。如果任由这些不适的心理体验蔓延,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发展。[4]
第七,违纪处分群体。主要指在校期间因违反学校纪律或规章制度而受到处分的群体。学生的违纪行为有些是偶然性的,有些是习惯性的。少数受过处分的学生,有的滋生自卑感,有的自暴自弃,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学校的稳定、和谐与发展也造成影响。
这里的大学生“特殊群体”分类是相对的,还可以分出其他群体:如因有着过度自我意识、个性张扬、观点偏激、性格偏执而导致人际交往困难的个性偏激群体,随着个别地区“宗教热”升温而出现的信仰宗教群体,因学生学籍非程序化变动(如休学、退学、留级等)而滋生厌学乃至厌世情绪的学籍异动群体,由于经常独来独往而无法感受集体温暖、性格趋于内向和孤僻的离群索居群体等等。此外,一些学生兼有多种群体的特点。比如说,由于网络成瘾而导致学业困难,进而导致学籍异动;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障碍,进而引发个性偏激等。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对学生的这些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建立工作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落实引导措施。
二、大学生“特殊群体”管理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分类管理,即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对其进行合理分解,科学划分类别,形成基本原则相同、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构建大学生管理机制,要抛弃那种认为“特殊群体”就是“异类”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科学人才观,让“特殊群体”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基于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动性,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大学生“特殊群体”管理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是为每个“特殊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消除障碍。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关键就是要对“特殊群体”给予特殊关爱,用管理者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因为被爱而珍爱他人,因为被爱而心情愉快,因为被爱而对未来充满希望。关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把解决“特殊群体”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现实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尽量帮助他们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
科学分类原则。要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首先要全面了解“特殊群体”学生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管理者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交友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依据每一“特殊群体”的共性特点,对“特殊”大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档案。只有这样,管理工作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象明确,并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教育措施和
管理办法。“特殊群体”大学生分类管理档案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和跟踪调查制度,既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权,又保证教育管理的时效性。
针对性原则。就是要更加关注个体需求。尽管每一类“特殊群体”学生有其共性的问题表象,但究根追源,每个个体又有其不同的思想成因,都有不同的背景、需要、思想、认识和爱好。应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针对性原则包含三层含义: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精心培植与呵护;主动了解学生的缺点,并以多样方式帮助克服和改正;给每个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其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5]
系统性原则。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勾勒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时也指出,要“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管理尤其需要强调系统理念。一是要重视发挥“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建立与家长定期联系制度;二是要重视发挥社会环境的熏陶作用,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让“特殊群体”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的教育和锻炼;三是要重视发挥先进学生的示范作用,开展“朋辈教育”。
动态性原则。任何管理活动、管理系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学习生活的深入和推移,“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状况也会有动态变化,既有“特殊群体”转化为“非特殊群体”的可能,也有“非特殊群体”转化为“特殊群体”的可能,还有“这类特殊群体”转化为“那类特殊群体”的可能。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不能静止地看待“特殊群体”,更不能搞“一刀切”。
三、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路径
200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均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的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和分类激励的机制,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在深入了解“特殊群体”学生状况的基础上,从多方面着手构建积极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机制。
1.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加强“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最重要的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目标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在方式方法上,面对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和学生群体组织形态的变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纵向方面,着力把本科生、研究生的党组织建到班级和年级、实验室和课题组;横向方面,着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生活园区、网络生活、学生社团、勤工助学以及各类学生团队之中,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覆盖。
2.增强“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成功感。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变成“特殊群体”,实际上是没有目标——没有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没有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在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与服务中,一是注重引导他们形成“合理预期”。要贴近实际、走进学生,针对他们的思想热点、疑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特别强化引导他们对未来发展形成“合理预期”,少一些失落感,多一些幸福感,使大学生活充满快乐、和谐。二是尽量多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历练平台。可通过组织科技活动、文体比赛、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让每个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尤其要注重发掘“怪才”。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肯定和认同自我,进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与自豪。
3.提升“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所有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底色。高校应从四个方面加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一是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尊重生命,追求生命价值;二是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他们把自身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三是增强学生自身成才的紧迫感,让他们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四是充分发挥文化熏陶育人功能,净化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涵育学生气质。
4.坚持动态跟踪管理服务。了解、摸清“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是做好“特殊群体”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档案,可以防止因学生工作人员换岗而造成原有工作基础丢失的尴尬局面。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在学生中了解情况、新生入学体检、心理健康测查等方式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并按照以学院或者专业为单位建立“特殊群体”学生信息库。同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坚持动态跟踪管理服务,如根据“特殊群体”学生的类别或归属班级,给他们安排导师,明确导师对“特殊群体”的工作内容等。
5.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全的人格十分重要。“特殊群体”学生往往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通过新生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讲座等方式,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帮贫扶困工作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心灵深处切实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怀。
6.建立预警—干预的联动体制。掌握信息就掌握主动,信息在做好“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中有着特殊意义。首先,真正落实全员育人。无论专任教师的讲课、后勤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还是辅导员的交流、校医院的门诊等等,只要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学生,都应在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到学校和相关学院。实践证明,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必要的关注、引导和干预,能大大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其次,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干预机制,有效防范非正常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上一篇:大学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及其优化
下一篇:高等院校师范生技能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