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本文以“身份认同”这一文化概念的现实通俗层面作为切入点,以独立学院学生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包括素质水平、教学任务、思想状况、职业规划等,从而探究其身份认同的相关社会性表象和内在机理。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身份认同
一、身份认同内涵概述
作为西方文化领域中的一个概念,身份认同的内涵从形成之初便显得复杂而深刻。由于它所植根的是西方思想界所集中反思的现代性问题,因此其内涵一直在回答一个具有从本质主义到存在主义都极为受用的一个问题——我属于哪里。身份认同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认同,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是各个文化主体在不同的文化时期所做的一种主体之间和针对自我的身份识别、判别等态度嬗变,也可以说是作为文化和社会的主体的个体和群体,对于自身生存状况及生命意义的深层次追问,是对价值和意义的确认和承诺。在现实层面,身份认同的意义在于社会个体对自身身份的把握和认可,是对宏观社会关系的一种整体优化前提。身份认同有三个衡量标准:其一,个体明确自己是某群体的一分子;其二,个体明确自己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以及该角色所应承担和履行的责任、义务以及应具有的权利。其三,个体对该群体的价值表示认同1。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身份认同内涵及其适用性表现
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身份认同则是在这个框架下较为具体的内涵,强调的是大学生对自身所处社会系统位置的一种判定、接受和认可态度。而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来说,这种身份认同的适用性则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强调的是除大学生要面对社会系统层面的身份认同之外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身份认同问题,更为直接的讲,就是如何面对自身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同位身份”问题。身份认同这一命题,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来说,其适用性则更集中于这一点。独立学院作为国家多体制办学的一种尝试,目前其办学体制属公属民尚未明确,但是有一点明确的是,独立学院与纯粹的民办高校的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赖以生存的“母体学校”,后者往往授予了独立学院的冠名权及其一系列的便利,包括办学模式、师资力量、招生优势等等。而从办学体制上,独立学院并非母体学校的所辖的一个专业学院,而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母体学校,母体学校的学院架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模式都成为了独立学院参照甚至模仿的对象。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生自然要以母体学校大学生作为潜在的比较对象,包括自身素质、学科结构、课程设置、学生活动、学术科研和就业质量等,都成为或显性或隐性比较的内容。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表现及其根源分析
身份认同危机,顾名思义,就是对身份对隶属的社会系统位置的一种误解、误判和误读,是个体对自身身份定位和去向的偏差理解和思考不作为。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份认同危机就是对自身身份的质疑和否定,对大学生活与学习的和价值的一种虚无主义的领悟,从而造成无方向感和零目标处境,往往有一种无所适从的迷失感,甚至找不到作为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依据和理由。
(一)危机表现
前文提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更多得是与母体学校大学生在比较中形成的“同位身份”,因此其危机表现自然不能离开母体学校。
1.自卑,自怨,自弃。这是独立学院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的最显要表现。基于前文提到的“同位身份”比较的客观存在性,使得独立学院大学生始终处在母体学校大学生强大的压力之下。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关系,虽然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包括颁发的毕业证、学位证方面,但是独立学院学生无论是自身素质还是录取分数,都远远低于母体学校学生。因而,在同专业、同年级的横向比较下,在母体学校学生高分数、扎实基本功、良好学习习惯、好成绩、可观的就业前景等众多光环下,独立学院学生始终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失败的影子,因而多自卑自闭,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
2.偏激,过激,极端。这种表现是基于上一个表现的一种反向挣脱。很多学生虽然意识到了“母体榜样”的客观性,但是他们的理解存在着偏激、过激和极端的倾向,即过分强调了母体学校学生所享有的各种资源优势,包括师资力量、课程教材、学术平台、对外交流、就业优势等,而恰恰忽略了母体学校学生得以取得这些优势所具有的素质和为之付出的努力。因此他们往往更多的表现出了“宽以律己,严于待校”的学习、生活态度,实际上是对自身身份的一种不彻底的认同偏差。
(二)根源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源自独立学院的身份认同危机。作为一种全新的高教尝试,独立学院的身份认同始终涉及各个社会主体的认同现状和背后的价值取向。从政治系统来看,政府及教育管理机构对独立学院在主观上是积极认同的,无论在政策定位、宣传上,还是资金自助上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姿态。但是在客观上,现有的高教政策尚未保证独立学院的法人独立性,这一点也是独立学院身份认同潜在危机的政策性根源之一,同时还包括财政、招生独立性。从社会与市场来看,作为人才培养检验的用人单位,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都存在着低认同倾向,而唯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有着较高认同度。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是“公办民助”,也就是民营资本作为运营的基本动力,因此一定程度上更强调市场机制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支配作用。因此在就业市场上,独立学院人才更受私企、外企青睐。从社会文化系统来看,受中国“体制主导”的传统文化影响,独立学院也是被全社会民众所低认同的。尽管独立学院的体制还尚无定论,但是公众已经将其列为“非公办院校”而定位为高教中的弱势群体,学历上的“黑户”,这构成了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的最具影响力的基础。社会舆论和民众口碑的塑造,使得独立学院面临着更多的身份认同尴尬。
独立学院学生身份认同问题,可以视作探索独立学院未来发展模式的视野和维度。而教育理论界、管理层和实业界给出的用于解决身份认同危机的方案,需要在独立学院和大学生两方面进行把握。无论是创建品牌、优化组织机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还是优化专业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机制,独立学院学生身份认同的逆转、加固和求精,都是对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一种目标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华桦,论当代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J].当代青年研究,2008(10)
[2]王成涛 王玮,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浅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4)
[3]崔玉华,独立学院社会认同研究——以甘肃省独立学院研究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7
[4]乔治·劳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M].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1931.html
上一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途径创新之管窥
下一篇: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