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伴随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研究型教学以其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多元性以及教学效果的深入性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肯定。本文拟对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科学的研究。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高校;计算机专业
近年来,“随着通讯、网络、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高校蜂拥增开新的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比例约为30%,本科学校中大约有74.4%的学校开设有这个专业。作为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一方面,自2004 年始我国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约100 万,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却越来越困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同社会实际相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型教学模式呼之欲出。对于兼具科学和艺术特性的教学,研究型教学着眼于教学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教学过程的纵深挖掘,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现代教育要求、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因此,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和基本要求
(一)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分析
现代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首先要“在教学和学习理念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结合多媒体应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所谓研究型教学,就是在“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寻找新的教学方法, 从而达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3]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树立研究型教学理念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教师进行艰苦卓绝的研究和探索。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教师高度重视研究型教学理念的价值意义,着眼于自身素质、知识的全面提高,用心从事教学事业;要求教师用严肃的态度看待研究型教学,以科学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授课和研究;要在充分了解不同版本教材课程体系和教学需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吸收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势和特长,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课程体系,同时要结合实际进行课程设计。
(二)研究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作为教学关系中最为关键的两个要素,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在知识传播方面的地位相对下降,因为学生获致知识的途径已经相当丰富。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教师应该推卸在教育活动中的责任,而更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最优化的环境,使学生们在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气氛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互谅互解,严格遵循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基本原则,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而相互协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个性自由,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努力实现由以知识、专业、教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转换,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考量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2.培养成功感和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觉并充分肯定学生身上的特色和优势,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成功感,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自信心;要通过成功感的激发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设置、活动安排中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感觉。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现代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采用丰富教学内容或者利用先进技术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学习和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3.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适应性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多同网络平台、数据库、传感器系统、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信息以及程序打交道,如果只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知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工作的要求。因此,要深入研究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特征,紧密联系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状况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基本内容要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只有理论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实验课程在教学设计中的比重,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原理的核心意义,增加专业方面的感性认知和实践经验,掌握计算机项目开发的相关技能。具体说来,就是要保证实验课同理论课的比例至少为1:1,同时保证验证型的实验和设计开发型实验的合理配置,充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科学研究和研究型教学的相互促进
(一)科学研究对研究型教学的促进作用
研究型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功,至少要处理好以下两对范畴:一是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关系,二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关系。对于研究型教学来讲,研究型课堂教学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众所周知,课堂是研究型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是研究型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对象。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共有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知识,在某一领域具有特长的、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4]因此,要积极推动研究型课堂教学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把学科的基本框架和发展历程展示给学生们,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实现教学目标。研究型教学的推进力度同科学研究的深度密切相关。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研究活动,努力在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得研究成果;要执着于自己的研究方向,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关系,实现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学研究,要形成对教学规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的独特理解。
(二)通过研究型教学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
受制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不少专业开设的课程并不科学,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难以体现专业间的差异和因材施教的精神。譬如,关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对于这样一个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
应该根据专业、教学目标、要求程度、侧重点的不同来进行教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实现分层次教学。另外,研究型教学还意味着在纷繁复杂的计算机知识中,并不需要将所有的原理、知识、技能都传授给学生。即使是那些在本专业成就斐然的杰出人士,也不是在掌握了所有知识的基础上才取得巨大成就的。因之,随着计算机领域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技术进步的轨道,按照提高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基本要求,推动知识更新的步伐;要在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上下工夫,将研究型教学的精神实质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去,在实践中修正和完善研究型教学模式;要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管理水平,打造一支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要在计算机知识结构和教材安排方面寻求突破,不断完善目下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双重突破。
总之,总结实践中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情况,确实对融洽师生关系、激发成功欲望、培养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计算机教学向纵深发展。只有切实加强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才能稳步提高计算机专业教育水平,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莉,石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福建电脑,2007,(1)
[2]钱忠民.现代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1,(5)
[3]王伟东,金义富,沈玉利. 高校计算机研究型教学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2)
[4]王泉,马建峰.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专题策划,2008,(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1988.html
上一篇:图书馆档案信息化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瓶颈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