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欣赏是中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科目,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评价和衡量美的价值,进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中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在了解和感悟艺术真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是现代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要求。
一、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同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关系分析
音乐教学作为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基础科目,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其中,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也能够通过对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认识和深入的过程中,感悟艺术真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定启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音乐教学的重要责任和目标。音乐同表达能力之间存在非常重要的联系,音乐,本事就是一种对个人情绪和情怀的表达途径,通过乐器的演奏以及响亮的歌喉,宣泄作者的个人感情,描绘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与观众和听众的共鸣,是音乐作品的最终目的。因此,音乐欣赏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效过程中,在音乐欣赏中进行不断的积累和提高,才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去提升个人表达能力,实现个人的快速成长。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个人表达能力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是现代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和落实,中学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是一项主要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工作任务。表达能力对于学生心理压力的调节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是学生理解能力以及调节能力的重要体现,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予以重视和关注,尽管目前我国音乐欣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方面都有所改善和优化,但是学生个人表达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却并不乐观,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按层次对学生进行个人表达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加强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 重视学生个人兴趣的开发和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加强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和开发,是促进中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每个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兴趣都不尽相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认识和分析,以欣赏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个人表达能力的提升。首先,老师应该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将教师的身份同学生放在同一高度,倾听学生的话语,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学生的兴趣,对于课堂教学制定以及分层教学的开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 加强同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使教育教学脱离了生活和现实,容易导致音乐教学失去现实的意义。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强音乐作品的讲解同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不要只简单的对艺术作品的背景进行介绍,而是重视对艺术作品的情感积淀,让学生主动去了解音乐作品,达到同学生的共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在中学教学中普及,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强对音乐素材的搜集和使用,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有效的熏陶和塑造,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 加强优秀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综合质量
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对优秀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欣赏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作品,然后配合多媒体设备来讲述关于作者的背景故事,之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应的讨论活动,以分析作品的有关信息,作者的内心感情以及作品的情感积淀,并由学生进行语言的汇总,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使学生懂得如何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从而自身的表达能力。
总结: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优化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和效率,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懂得如何调节个人情绪,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夏碧辉.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欣赏教学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2]“早期儿童音乐教学的心理学研究”课题简介(一)[J].早期教育,2009(03)
下一篇:跨文化视角下的网络新词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