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案例教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案例教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要:高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第一节阐述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原创思想的重要原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最新成果的归纳。内容多,难道大,课时少。针对这种情况,精讲理论方面的重点和难点、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对学生较易理解的问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略讲的教学新策略进行探究,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哲学课;教学新策略;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46-03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什么?答案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
  一、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尺
  主要阐明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从两个方面把握: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动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决定着其它一切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分层次的,社会基本矛盾是它的最近本层次,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及其辩证运动中实现的。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所连结的三个方面,是以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为中介相互的矛盾,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过来又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解决。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其实际内容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这三个方面,以生产力为起点,生产关系为中介,上层建筑为结果,表现出层层决定作用和层层影响作用的关系。其中,决定作用是反作用的前提,反作用又制约着决定作用。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由这种相互作用的网络构成的有机整体。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正是由于其内在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从而形成了整体的辩证运动,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又是最为根本的方面,它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动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但这个动力,又是以生产力为其最终动因的。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从形式上表现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是从生产力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相适宜,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这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作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过程。同时,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而新的生产关系又促使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过程。这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过程,是彼此不能分开的。整个人类的历史,可以归纳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过程。社会基本矛盾中的这种循环往复,就形成了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和变革的过程。从这样一个来源于历史发展的逻辑概括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动力的源泉所在,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动机。
  2. 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首先,向学生讲述人类早期社会人吃人的现象,说明生产活动及其所提供的实物状况对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面貌起着基础和制约的作用,因而会发生这种在今天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情况,归根到底是由于生产力落后所决定的。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一次环球旅行考察中听人说过:18世纪火岛上的土著民族在饥饿的冬天到来时,常常要把老太婆杀死充饥。这在今天看来,是很不道德的。可是在那个时候,生产力水平极低,劳动产品极有限,不能劳动的老年人,成了社会的极大负担,为了养活他们,青壮年就可能饿死,整个部落就可能消亡。因而,杀老人充饥,并不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在1877年发表《古代社会》一书中曾根据事实说明了人吃人的风气在整个蒙昧阶段是普遍流行的:平时吃俘虏来的敌人,遇到饥荒的时候,就连自己的朋友和亲属也吃。这是因为那时候食物来源没有保证,人们经常遭受极度饥饿的威胁。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其实质性的含义在于生产力是满足人的一切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唯一途径。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不仅是人们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也是人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那样:“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因此,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必然是从人和自然这一矛盾的对峙和抗争中获得发展动力的。可以说,没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也就没有基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讲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应从三个方面把握:
  首先,向学生讲诉有关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对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科学技术在现代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理论。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应用客观规律保护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晶。人类发展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和发展,人类社会一切文明与进步,都离不开科学的重大发现与技术重大发明及其广泛应用。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经济惊人发展的几个时期,都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有关。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  自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物化在商品中的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据专家研究和统计,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其中科学技术进步因素所占比重仅为5%~20%,而到五六十年代,其比重上升为50%左右,而到了80年代则高达60%~80%。传统工业产值是手工业的10倍,而高科技工业的产值是手工业产值的100倍。由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欧洲1~2名工人就能耕种100~150公顷田,1~2人可饲养3000~5000头猪。在我国目前人均创造的财富,一般农业劳动力年仅一二千元,传统产业工人为一二万元,而高新技术产业人员可达一二十万元。这些数据,向我们显示了一个真理: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1. 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的“灵魂”性渗透要素
  对这一观点可分四个层次阐释:
  (1)科学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素质和劳动技能。科学技术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而劳动者在生产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仅以体力而且以智力来衡量,而劳动者的体力的提高是有限度的。因而现代社会愈来愈注重劳动者智力的提高。
  (2)科学技术可以不断改进和革新生产工具和其它劳动资料。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创造,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当代科学技术中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生产力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3)科学技术可以不断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加强劳动的深度。即科学技术通过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可以不断提高生产力。
  (4)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作为科学技术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的科学管理,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合理组织调配,促进社会生产效益的提高。因此,在新技术革命日益发达的当今,把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意义。
  2. 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对这一观点可分两个层次阐释:
  (1)在现代社会,科学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悄然兴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指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知识经济源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信息技术等高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知识经济和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知识并不直接依赖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而是建立在信息产业之上。以科技革命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科技革命不仅使人类迅速增加知识总量,而且在获及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
  (2)在现代社会,科学对生产的发展真正地起到了超前的作用。科学技术走在生产的前面,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
  19世纪,科学已经开始走在了生产的前面,其典型代表是电学。这时,科学走在前面的现象还不普遍。到了20世纪,每一项重大的发明和生产的飞跃,都以科学为先导,都是先有科学的理论,继而发明创造,最后用于生产。计算机的发明是这样,激光器的发明还是这样,原子能利用也不例外。20世纪下半叶,科学走在生产前面,已成为普遍现象。科学技术的先行作用,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第一位的作用。
  3. 科技进步是推动现代社会的巨大杠杆
  对这一观点可分三个层次阐释:
  (1)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2)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等。
  (3)科技进步也引起和推动着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以尊重实践、崇尚理性、开拓创新为灵魂,推动着人们价值观念的重铸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启迪着人们弘扬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现代思维方式的变革,使人类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刘书林,葛恒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于占元,洪晓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带来资本主义生产的快速发展。之后,从1820年到18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9倍,年平均增长率曾达到4.7%。世界贸易总值增长9.5%倍以上。19世纪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93年到191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121%,年平均增长率为4.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248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