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要:自高校思政理论课实施“05方案”以来,思政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如何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以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这一重要命题,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试图从熟练驾驭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出发,寻求有力的政策依据,并初探优化、整合和熟练驾驭教学内容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内容;提高实效性;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166-04
自从高校思政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有关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得到了各类高校思政教学部门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工作者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但其关注的重点普遍放在了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其成果也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这一层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问题型教学法、互动型教学法、情感型教学法、研究型教学法和信息技术型教学法”等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出和运用,更新了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但是,从学生的到课率、听课状态、课后学生的反映、高职学生要求入党的数量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高校的思政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党中央的要求,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这一厚望相比,差距确实很大。造成差距的原因多多,但要缩小这一差距,仅仅依靠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很不够的。笔者认为,在深入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同时,当前必须加大对教材和教学内容如何熟练驾驭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熟练驾驭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着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及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它也是构建提高思政课实效性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目前,由于课程内容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内容本身给学生的满足度与学生对思政课的期望值不相对接,造成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疏离和失望。要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对思政课教材和教学内容加以分析,以探索优化和驾驭教学内容的有效办法。
1. 教材内容“熟”而“不新”
这里所谓的"熟",是指教材内容重复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与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重叠。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其中涉及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构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内容,在中学政治课上已讲授,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特别是在高中阶段读文科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2)不同思政课程之间、同一门思政课程前后内容均有重复。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为三门必修课,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和《形势政策课》。这三门课程虽然构成了比较科学严谨的学科体系,然而每门课程毕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侧重性,为此,在教材内容上不时出现着重复,如概论课中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内容,在基础课中又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又如:同是概论课的内容,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重点讲授了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内容,而在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该内容又有重复性的详细阐述。
此外,思政课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等跨学科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有交叉。正是因为客观存在的各学科教材和教学内容有诸多重复,使得学生一翻开教材,就觉得许多所学内容“似曾相识”,由于“熟悉”,使学生缺失了新鲜感,由于“不新”,进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教学内容“全”而“不透”
这里的“全”,指的是全面完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在党中央文件的指导下确定和组织编写的,具有极高的权威性。部分思政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往往倚重于教材,对教材涉及的每个理论问题都面面俱到,力求讲解得全面完整,尽可能多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出发点虽然很好,但实际效果欠佳。着眼“全面完整”势必导致教学重点、难点不够突出,解析不够透彻,很多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疑点问题,因为受课堂教学时间的制约,很难予以满意的解答。可见,机械地倚赖教材,不能熟练驾驭和妥善安排教学内容,就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必然造成学生对思政课的疏离或厌倦。
3. 教学内容“统”而“不近”
这里的“统”,指的是“系统性”,尤其是概论课,更是系统地展示了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发展历程、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等脉络,可以说系统性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魅力所在。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拘泥于教材,过分强调系统性,全面展示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结果只能使学生知道一堆既定的结论,导致了教学内容的“三不近”——不贴近学生、不贴近生活、不贴近实际,难以对学生产生亲和力,难以使学生感同身受,直接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优化和熟练驾驭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政策依据
一直以来,不少思政教师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始终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种观点认为,思政课的课程名称和内容是经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集体讨论通过的,思政理论课教材是由全国顶尖专家认真编写、最后由党中央政治局审定的“马工程”重点教材,它最集中地体现了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因而具有极强的权威性、严肃性、科学性和理论性,是决不能有任何偏离和改动的。正是因为教条式地理解思政课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了照本宣科、毫无侧重的教育方法,其结果必定会降低教学的实效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生喜欢听什么,就应该讲什么,有的甚至于在教学行为上不惜完全脱离教材内容,以迎合学生的喜好。前者的观点是片面的,而后者的观点则是完全错误的。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中宣部、教育部在2008年9月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的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中央文件的精神十分明确:高校的思政教学必须以教材体系和内容为基本依据,但在教学内容的优化安排和处理、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要融会贯通、熟练驾驭,也就是说要妥善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对学生实际存在的思想问题要讲深讲透,以精辟的理论讲解达到真正提高思政教学实效性的目标。中央文件的精神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和妥善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
三、优化和驾驭思政教学内容的对策
1. 呈现教学内容的梯度性和时代性,应对教材内容的“熟”而“不新”
如前所述,由于教材内容重复较多,因“熟悉”导致缺失“新鲜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优化和驾驭教学内容,就必须处理好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重复,具体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了解中学思政教材内容情况,把握大学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衔接,保证教学内容呈现梯度性。大部分的高职思政教师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中学思政教材内容,对中学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安排、知识点及学生掌握的知识状况等方面都不甚了解,他们往往只根据高职院校的思政大纲和教材来组织教学。正是缺少这种教学上的衔接,使得大学思政教师在讲授与中学教学内容重叠部分的教材时,其深度和广度都雷同于中学教学,并没有多大的拓展和挖掘,不少学生认为大学里的思政课内容只是对中学阶段所学内容的复制,没有什么新意可言。为此,高校的思政教师一定要自觉地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访谈、师生交流等形式,全面把握中学思政教学的内容和讲解的深度,使自己在日常教学中避免与中学教学内容的低层次重复。在此基础上,高职思政教师要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将中学思政教学的常识教育提升为大学思政教学的理论素养教育,充分呈现教学内容的梯度性,避免低层次重复而导致学生“熟而不新”的厌学情绪。
第二步,采取集体备课形式,解决大学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和重叠问题。首先,召开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等对应学科教研室主任集体备课会,从整体上确定重叠或交叉部分由哪一门学科精讲,其余学科对这部分内容可作简化处理。其次,召开每门课程主讲教师集体备课会,疏理本课程的主要理论问题,确定应精讲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避免同一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无谓的重复。
第三步,在确定思政教学内容精讲的重点和难点时,要体现时代性。尽管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政课教材是相对稳定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就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政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地追踪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关注反映学术讨论的前沿问题,捕捉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关切的社会热点以及事关学生切身利用的问题,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体现授课内容的时代性,凸显教学内容"新"的特点。[1]例如,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新媒体的认识和态度、对新媒体的选择与接触、对新媒体传播内容的鉴别,将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将新媒体素养教育引入思政教学,并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不但体现了“新”,也反映了时代对思政教育的要求。
2. 揭示理论的深刻性,应对教学内容的“全”而“不透”
课堂教学是有时限的,如果思政教师坚持大而全的教学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其结果只能使学生知道一堆既定的结论,就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最近几年,教育界一直在探讨有关如何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问题,但大多停留在教学形式的研究方面。笔者认为,不能片面夸大教学形式的作用而忽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内容和形式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而又相互依存。其中内容是形式的基础,内容决定着形式。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强调形式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而没有在理论的深度上下功夫,那么,虽然课堂气氛上看似热热闹闹,但却很难实现思政教学的最终目的--用理论吸引学生,提升教学实效性。当前,首先要少用课堂教学中已被程式化的“原理+案例”的教学方法,这种用大量的数据、实例来解读教材的教学方法虽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无法把教学内容上升到理论层面给予准确的诠释,以至造成学生对理论和实际的模糊认识,感知不到理论的价值和生命力。马克思曾强调:“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所以,思政教师要避免教学方式的程式化,克服教学内容“全”而“不透”的弊端,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刻性,即如何就教学中所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性的讲解,深入阐释和揭示问题背后的主义,在问题的解释中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趋向,最终促进学生知信行的统一。
3. 找准落脚点、彰显人文精神,应对教学内容“统”而“不近”
不少思政教师追求“体系建构”为中心的教学取向,强调理论体系本身的完整性。如此一来,往往使得教学内容只有结论,没有成因;教学方法只有正面的论述,没有反面的比照;教学过程只讲解怎么样,没阐述为什么,结果导致“照本宣科”情况严重,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要改变教学内容“统”而“不近”的状况,首先要转变理念,尽力优化和熟练驾驭教材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
第一,找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落脚点。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曾说:“让一个人忘掉自我去关心整个国家的命运是很难的,因为他不大能感受到国家的命运对他个人的具体影响。但是,当他参与讨论决定修筑一条通向他家的公路这样的小事时,无需再解释,他就能发现其个人利益与全体人的利益特别是公共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了。”[3]这一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要避免思政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做到贴近学生,就必须转变原来自上而下的宣传方式,而应将教学内容的落脚点定位于大学生成才对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内在需求上来。[4]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身处市场经济大潮和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他们获取的信息渠道十分开阔,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同样也关乎自身的前途和切身利益。然而,他们所学所知有限、思辨能力较差、社会经验不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往往不够深刻、比较偏激,无法理性地面对和处理一些问题。学生身上普遍具有的双重性,充分反映了他们对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已具有一定的内在需求,他们迫切期待思政教师能帮助解决他们关注或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此时,就需要发挥思政课的作用,就需要思政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更贴近学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解答他们的人生困惑,这样学生是会终身受益的。
第二,彰显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长期以来,思政课由于各种原因一直被认为是冷冰冰的政治说教,从根本上完全遮蔽了思政课浓厚的人文情怀。要为思政课正名,重新彰显其人文精神,使学生觉得其“可爱”而又可近,笔者认为可以将学校所在地的城市精神引入到思政教学中来,以充实教学内容。思政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将学校所在地的城市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投身和关注城市的发展,在对城市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诉求中得到切实而完美的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和参与城市的发展。如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思政课的实效性一定能充分地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孙丽珍.刍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基于对浙江科技学院思政课的调查分析[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法)托克维尔,(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陈锡喜.实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