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后现代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博弈论对策后现代主义在现代表现为提倡人文关怀和自由,注重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的培养,以及对他者的包容和关怀。有一种游戏人生的生活态度,享乐和自由,在文化上的体现有:恶搞文化、涂鸦艺术、跑酷运动以及“快闪族”。这些都与现如今社会的提倡多种文化相符合,并且深深受到这个时代的主力军——年轻人的深深喜爱和追捧。然而,这却与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冲突,更严重的结果可能是会消解我们的价值观。把这两者放在一个策略游戏——博弈论中,分析在后现代的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这两种选择,看受教育者将会做出如何的决策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对策。
一、后现代主义及其特征
后现代主义生于19世纪60年代,最先与产生于建筑艺术,源自现代主义及反叛现代主义的一种思潮,后来逐渐发展到社会文化和学领域。以德里达、哈贝马斯、福柯、罗蒂和利奥塔等人为代表,主要在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以及从本质上是对西方哲学的否定。“所谓‘后现代’就意味着要远离或者反对一点什么现代的事物”。后现代主义批判任何事物,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消解以及解构,“去中心化”“多元化”“反对理性”“反对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是它的主流思想价值观。后现代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其理论观点和特征如下:
1.反对理性,消解主体性。崇尚理性和科学,提倡人道和主张用理性去战胜一切是现代主义的特征。然而至工业文明发展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但是各种问题应运而生,毒品、环境污染、核武器、贫富差距扩大以及核战争的威胁,这种问题不得不让人们对现代哲学的主流思想——理性进行怀疑和挑战。后现代主义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认为新兴技术不过是政治团体或者社团资本主义强有力的新意识形态工具。从这一点上来说,后现代主义旨在改善这种状态,对现代主义进行“超越”,而不是简单的“批判”。
2.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传统哲学认为世界有那么一个无法改变的本质存在,人类所要做的就是认识这个本质就可以了。并且反对传统哲学将现象而后本质区分开来。反本质主义就意味着要消解二元独立中的“本质”维度,即否定任何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认为本质就是理性的霸权。这种做法被德里达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被利奥塔称为“元叙事”。
3.反中心论,提倡多元化、寻求差异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中心性和一元性,主张多元论。否认任何社会公理和主导价值观及思想,认为一切文化和思想都是平等且相互渗透的。主张这个世界没有统一性和同一性,只有差异性。注重关怀人的差异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党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手段;其主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指导,坚持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同时借鉴融合相关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灯人文社会科学和数学、统计学等现代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有导向作用、保证作用、育人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旨在于培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智体”全面发展、党性修养高的人才和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如下: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流意识。借鉴其他的一些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现代方法论的运用,以传统的主导思想为根基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应用。
2.教育模式较为传统。教师处于知识、理论的授予者,处于主动地位,受教育者则是接受者,并且对教育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有着严格的规定。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
3.目标为培养受教育者的正确政治信仰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主流意识为指导,注重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发展以党为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三、后现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博弈
博弈论由冯·诺伊曼于上个世纪提出,一种处理竞争与合作问题的数学决策方法。也是一种研究竞争中参加者为争取最大利益应当如何做出决策的数学方法。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游戏中,参与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以下简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策略是这两者分别对后现代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价值的偏好。把这两个选择组合起来有四种可能的结果:教育者——后现代主义,受教育者——后现代主义;教育者——后现代主义,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后现代主义;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这两者在这个博弈里各种选择的支付情况:如果教育者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则对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主流意识会起到很大的消解作用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教育者为主导的话语权威有很大的冲击,得到-2。但是后现代主义提倡的批判精神和强调创新以及人文关怀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推进的作用,得到1,因此教育者偏好后现代主义的最后得到-1。如果受教育者选择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东西都很受现代年轻人的欢迎,包括各种文化,但是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不良侵蚀,所以受教育者偏好后现代主义的最后收益是3。如果教育者偏好思想政治教育,这无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价值观的捍卫,但是对于多远文化的冲击也是很难以进行,因此最后得到3。如果受教育者偏好思想政治教育,毫无疑问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
支持,但是对于当下的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似乎不大可能,即使长期来讲对他们是帮助很大,因此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偏好的收益是1。下面用一个表格来分析两者对不同选择所获得的收益。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受教育者有优势策略,无论教育者将做出何种决策,受教育者偏好后现代主义的收益都是最大的,所以,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偏好后现代主义。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呢,虽然偏好思想政治教育是收益最大的选择,但他们要考虑受教育者的选择,所以在这个游戏当中,选择偏好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明智的。因此,在做决策时,目前看来收益最大的却不是最明智的选择,那么教育者就应该将后现代主义倡导的一些文化和思想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让后现代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从而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四、决策
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改变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倡导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摒弃“唯知识论”的观点,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其次,在教育理念上,注重人文关怀以及受教育者的差异性。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时要注意给教育者情感关怀以及每个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提倡以人为本,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抽象理论教育和忽视个人发展和以及社会本位的观念。将人文关怀和感情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理念中来。
第三,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注重多样性、创造性以及实效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生硬单一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将人都培养成同一个模式,因此在教育内容和目标上要强调多样性,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注重多样性,选择那些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内容,这样更利于受教育者的接受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教育过程的互动性。培养发展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采取多种互动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有利于自主性的培养。提倡以对话方式的互动过程,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在这个多元文化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在后现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博弈中,受教育者将偏好后现代主义这种流行的哲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受教育者做出的决策最明智的反应,应该是包容后现代这种文化哲学,但只吸取它的精华,将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的方面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迎合这个多元的社会并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芬·K.怀特.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白波.图说博弈论[M].哈尔滨出版社,2009.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于世明,刘聪.后现代主义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7).
[5]李辽宁.后现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5).
[6]杜启达,段惠琼.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教学管理,2010.
[7]王仰飞.后现代主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