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渗透培养职业技能教学策略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虽然有体现师范性教育的一整套的教学课程:如三字一话、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但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里,要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用于实践教学,是很不容易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和将理论知识内化的过程,是在实践中积淀的过程。
因此,高校教师在各自的单科课程教学中,要强调认知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建构性,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有意识的开导下以及在教师展现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纪律等人格魅力的感化下,获得提高职业技能的机会。本文就电工学课程的特点,谈几点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教学策略。
一、电工学教学中渗透培养师范生表达技能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推到教学前台成为主角。学生通过角色的转换,才能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大胆设疑问难,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看法、意见、思维的机会,便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对师范生的职业素质获得也是一种促进。
我在电工学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学上课堂气氛及内容上的安排,利用课中的5至10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表达技能训练,以达到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具体是这样的:每次课后安排学生准备与电工学课程知识有关的问题进行预习,如基尔霍夫的史迹、定律的发现过程、或对定律的疑惑;交直流发电的现状、农村电网布线的情况;谐振在工程上的运用;或者本次课的课堂练习,等等。总之每节内容总是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去查找、去探究。学生通过现代的网络、图书、教参、实验等去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去理解问题,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课堂几分钟的演讲、思辨,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台湾花莲教育大学白亦方教授指出:在教学现场,教师除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外,还必须找出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思考的能力,并且创造性地运用既有知识来面对不熟悉的问题。
在训练中,除了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学生手势语和身体语的运用,因为“人与人的交流不仅只局限于说出的或写下的词,最明显的就是手势语或身体语在交流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1)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使课外题材能满足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因此题材要设有个人独立完成的、有团队合作完成的、有书本知识的、有课程拓展知识的等,以满足不同的需要。(2)关注教学的时间,使演讲活动要紧扣教学的主题。演讲的内容一定结合本次课或上次课的内容,这样即不会偏离教学主题,又能使内容不断的发生变化,又能扩充其知识量,又能达到训练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目的。可是每次5分钟左右的时间又太短,因此可以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时间,让学生踊跃的发言,以弥补时间上的不足。(3)关注演讲评价,使学生认识其优缺点。评价内容是多元的,有内容表现、人格发展、表达技能等,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监控。
这是一种互惠的学习活动,教师能即时的调整计划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也得到提高了,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在电工学教学中渗透培养师范生实用电工技能的教学策略
现在学生厌学情绪大,主要是没有找到自己兴趣的点,或者有兴趣,但不知从何着手。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使学生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专业知识的特点,培养相应的专业技能。如物理系学生可培养家电维修技能、电子器件制作技能、电工操作技能等。
民族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就业去向几乎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正好为少数民族地区注入专业技术的活力。就电工技能而言,学校、配电站、农村村寨等场合,我们的学生往往要被充当电工人员的角色。生活的需要使他们对电工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电工学对民族地区的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现在电工学的学时数比较少,一周三节左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总揽全局,抓住要害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策划,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学中加大电工技能的实验训练,鼓励有对电工有强烈爱好的学生参加社会劳动部门举办的中高级电工操作资格证的考核。在教学中为他们提供便利,为他们参与考核提供帮助,使他们获取资格。现在我校参加电工证考核的学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毕业了的学生,有些在当地的配电所从事电工工作,有些是学校的电工负责人员等。因为有了技能证,也扩大他们的就业机会。
三、电工学教学中渗透培养师范生诚信的教学策略
诚信是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职业作风,是做人之本,也是社会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严重的今天,诚信教育尤为重要。现在校园内不以作弊为耻,反以作弊为荣,认为这是能力的表现,替考者不辨是非,知情者也不检举不报告,表现的是一种麻木与放纵。常言道:“谬误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诚信,恐怕是教育的一大失败。因此作为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把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去实施和落实。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想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样的人。”因此,作为科任教师,操守诚信准则,播撒诚信火种,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基本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又是一种道德要求。诚信教育除了言传身教外,还需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并可量化、易于操作的诚信评价,从而形成对大学生诚信的约束与监督机制。
就电工学教学过程而言,诚信量化指标可设置:课前预习、作业独立完成、课堂纪律、考试纪律、团队合作等指标。其中课前预习可以包含教参知识的阅读、资料的查阅、课后思考的完成情况,等等;作业完成包含抄袭、让他人抄袭和书写认真程度等;课堂纪律:迟到、早退、课中纪律等;考试纪律:作弊、包庇等;团队合作:集体活动的表现、课题的研究态度等等。量化指标刚好为五项,则各个量化指标的分数满分20。诚信分满分为100,并作为每个人的初始分。每次违反诚信扣除分数的依据是学期发生次数的平均
值。随着该学期的表现,有违反诚信的就减分,到期末的总分为该生的学期诚信分,将诚信得分除以100,得诚信度系数。最后将诚信度系数乘以学期期末的总评成绩得学生的最后电工学成绩。以电工学的学期54学时为例,一学期有27次课,除去第一周和复习周,则课前预习用25次参与计算,则每次为0.8分;作业完成:20除以次数,课堂纪律:20除以课时;考试纪律:20除以次数;团队合作:20除以次数。如某学生学期诚信总分为90,则诚信系数为0.9,如果该生期末成绩为90分,则该门课程的期末总成绩为81分。这样,学期成绩更能体现整个学期中学生的学习的付出情况。
这些量化指标的操作,可由班委和任课教师共同监督完成。班级诚信表单张贴在班上的张贴栏内,以便每个学生即时了解信息,并起到警醒的作用。对于分值在95分以下的学生,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以便即时纠正。
四、电工学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原则,进行课件制作。要注重学生的感觉、知觉在学习中的作用。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心理综合,一切认知活动都从认识过程开始,必然以感知为先导。而多媒体课件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将课程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应将学生看什么、听什么等问题提得十分明确而具体,而且这些知识的获得是要受背景和情景的制约的,要注意知识对象和情景之间的颜色、形状、声音、眼睛、动静等有机合理的搭配,才能达到提高感觉的效果,使学生学习“感觉越大,学习难度就越降低”。因此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就是增加学生感知的手段。在课件制作中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对教学效果将起到促进的作用。
电工学教学中牵涉到很多图示案例,如电路求解变换图、矢量图、电气图、电器图,旋转矢量的旋转形成正弦波形图、电动机旋转磁场的形成动态图、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图等等。利用多媒体将这些图例及书本知识激活,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凸显知识的活性,凸显教师个人世界的知识,凸显学生个人世界的知识,使知识融入于智慧之中,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焕发学生学习的激情。生动直观的动画呈现(如在练习题处加适当的背景音乐;在学习疲劳时间段内,有画面的可爱举动,——课件中一位沉思的人,五指不停的在桌面上活动),使情感得以调节,这是黑板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另外丰富多彩的画面显示和生动的场景设计使教学变成了一门艺术,不过也要注意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不能只顾艺术,应注意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但也不能缺乏丰富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在审美中学习、在艺术氛围中愉悦心情。因此,在教学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还有思维的培养、思想的熏陶、价值的形成和美学的欣赏。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和有意识的点拨,将对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潜移默化的功效。由于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使学生在教育实习中,也尝试着使用多媒体教学了,学生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使用的手法也变得丰富了起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灵活运用多媒体的技能,也激发他们对制作课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多媒体的教学和课件的制作教学能在迁移默化中给学生的启迪和启示。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试讲,只有自身有过当过教师的体验,才会注意教学中教学方式的表达。教师就是学生模仿对象,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就会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即所谓“言教不如身教”。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和创新。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改进教学方式,增强责任感和创造力,教学策略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白亦方.非关成败:以台湾数学课程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06,(10):47.
[2]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迈克林,奥拓.H.迈克林 著.邵志芳,李林,徐媛,高旭辰,何敏萱等译,《认知心理学》[M].第7版,2008,7 (9).
[3]乔际平,刑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