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共青团工作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共青团作为共青团的重要方面军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 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团学工作体系,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为我国共青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的宏观形势急剧变化发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传统高校团学工作体系与模式表现出部分的不适应。党的十八大和团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一方面明确了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团学工作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对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特别是为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专业服务,将在团学工作中发挥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现行高校团学工作体系概述
1.我国现行高校团学工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根据各阶段的形势特点,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和要求。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公开发表,标志着我国高校团学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高校团学工作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试行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全面系统地规定了高等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等,同时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团工作、社会实践等方面也作了明确的规定。2004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审时度势,颁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开展。
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团学工作从更加重视政治性发展到兼顾业务功能与政治性,促进学生综合提高、全面发展;从更加重视社会需要发展到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兼顾;从强调学生服从国家需要发展到强调学生将国家需要与自身发展需要结合;从消极限制性功能发展到积极发展性功能,在微观上拓展到学生个体心理层面,在宏观上将社会、家庭和社会实践教育三结合引入学校教育领域,增强社会教育的作用。
2.我国现行高校团学工作体系的架构及内容
现在我国高校团学工作体系已形成一套相对固定和规范的框架系统,该系统是由各高校党委领导,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统筹安排,学院分团委具体实施,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我国高校团学工作体系在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完善和发展成“覆盖学生在校期间除专业学习以外的所有生活领域”的高校团学工作体系。这一体系突出了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要求。在30多年的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这一体系和内容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对高校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1.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
“学校社会工作”泛指在学校中实行的社会工作实务。国际上定义不一,《中国社会工作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帮助学生,特别是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专业服务,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适应能力,克服成长中的难题,协助学校改善学习环境”等,以此“调整家庭、学校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及学生自身的潜能,以实现教育目的”。
2.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学科,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等地,最初是由市政单位工作人员和非公立的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担任此职,来加强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与联系。台湾地区早在1960年就开设了“学校社会工作”的系列课程,20世纪70年代在特殊教育学校里设立了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最初是由非政府组织推行的集预防性、发展性和补救性为一体的专业服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一校一社工的局面。
在我国,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正式专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还处于萌芽与起步阶段。直到2004年,“社会工作者”才首次被收入中国职业标准目录,社会工作正式成为一个新兴行业,开始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
3.学校社会工作的对象与模式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在校学生,同时也包括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的家长和学生生活所在的社区。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多的是借鉴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具体而言,有以下4种学校社会工作模式。一是传统临床模式,此模式视学校为社会中的一种体系,将焦点放在被认定有社会适应困难和情绪困扰的问题学生身上;二是学校变迁模式,此模式针对学校功能欠佳提供补救除弊服务;三是社区学校模式,此模式将工作焦点放在社区组织阻挡或不利于学校发展的情况;四是社会互动模式,将学生视为学校、家庭、社团和社区体系的一部分,系统地调整学生与每一个关系体系之间的交流关系。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与理念对高校团学工作的新建构
1.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团学工作的可行性
第一,在育人理念上,学校社会工作同团学工作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基础,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渗透于团学工作原则中,确定团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影响着团学工作的效益。由此可见,学校社会工作和团学工作的价值理念具有很高的契合度,这就使得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团学工作中有现实可能性。
第二,在功能目标上,学校社会工作和团学工作具有一致性。在高校推行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主要体现了其预防性、发展性和补救性的功能,侧重于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从而实现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对而言,团学工作以“育人”为方向,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塑造,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第三,在方法手段上,学校社会工作和团学工作具有相通性。两者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很多方法和技术具有相通性。学校社会工作的许多方法、技术和手段都可以在团学工作中借鉴利用,这
种借鉴可以改进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高校团学工作的实效性。
2.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团学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帮助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化,促进其健康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运用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帮助学生脱离困境,适应社会发展。
第二,学校社会工作是对现行团学工作模式的有益补充。传统的高校团学工作注重对学生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而学校社会工作能够从个体出发,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三,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有效服务。学校社会工作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基本工作方法,将校内教育、家庭教育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促成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与联系,从而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构建高校育人平台。
3.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团学工作的路径
一是借鉴学校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优化团学工作理念,从制度层面推动学校社会工作与团学工作的融合。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三大价值理念,即助人自助的理念、平等和尊重的理念以及服务学生的理念。首先,我们需要将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于团学工作育人的实践中,激发学生参与团学工作的热情。其次,转变教师与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是主、学生是客”的模式为主客体互为宾主、互相交流的模式,让学生切实受益于团学工作,切实感受到团学工作教师“为人师表、实践育人”的品格和风范。再次,强调服务是社会工作的一大特色,引入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强化团学工作的服务意识,既要照顾到育人和理论武装等团学工作日常的服务,也要顾及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
二是借鉴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建设专业学校社会工作队伍,发展高校团学工作体系。专业学校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上可以分为三步走。首先,对现有的团委工作教师、辅导员等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团学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巧;其次,积极聘用具有学校社会工作资质的专业人员,做好队伍充实工作,形成团学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者并存的局面;再次,加强专业化训练,同时积极推行相应的配套措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校社会工作监督、评估体系。
三是借鉴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依托学生社团和社区巩固团学工作的阵地。学校社会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三大工作方法,即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团体)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方法强调的是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要求学校社会工作者以科学知识和技巧为基础,通过与案主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协助案主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增强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帮助案主很好地适应环境。小组(团体)工作方法是利用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动获得“经验、行为的改变及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使组员态度与行为发生良性变化。社区工作方法将社会工作的理念运用到社区范围内开展团学工作,强调将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相结合,实现学生自我成长。
当然,高校团学工作的开展可以根据需要综合运用三种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模式与方法。当前高校团学工作面临新时期改革、发展和创新的新任务,学校社会工作也需要解决本土化、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问题。在高校新的团学工作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借鉴和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模式,能够很好地促进现行团学工作体系的发展与创新,也可推动学校社会的工作本土化发展。
通过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我国高校团学工作体系能够做到既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又能给学生多层次、个性化的支持;既注重对学生问题的应急处理,又注重学生的发展式服务;既注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又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既发挥辅导员的优势,又促进他们与专业学校社会工作者共同工作;既利用学校内资源,又能连接学校外资源。通过多方资源整合与努力,共同提升高校团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佘双好.论高校工作体系的生成与发展——兼论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J].思想理论教育,2008,(19).
[2]李晓凤.学校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孙海功.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介入探析[J].社会工作,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