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0 引言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更是指由知识能力、技能能力、思维能力、心理能力、个性、态度等一系列构成的能够适应就业的能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理、个性、态度等因素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影响较大。心理资本是个体成长和发展协和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1.1 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1]。心理资本可分为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人际心理资本与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和沟通能力之间的关系比较明显,这些因子主要涉及更多的是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积极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与心理资本两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关系,这也表明了自我管理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心理资本的改善将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变将意味着就业能力的改善。心理资本的改变对就业能力的改变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
1.2 心理资本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新维度。心理资本在调节个人情绪,提高个体适应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充满希望的毕业生的目标往往是合理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的目标即可以让他们保持向上的奋斗也能让他们在奋斗中不至于失去信心因而充满着对工作的信心。拥有高自我效能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有很强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能够让他们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从容的面对工作压力,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难以迷失自我。所以这种学生一般是积极的面对各种挑战,并且会主的去要求一些有难度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绩效。
1.3 心理资本为高校提升人才就业竞争力开拓了新的视野。相关研究的结果都表明,心理资本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效应[2]。Luthans等对422位中国员工的实证研究发现[3],具有高绩效的员工都具有极佳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除了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培养,也必须重视在心理上对大学生进行关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资本。
2 提升心理资本对提升就业能力的方法
高校应从希望、自信、乐观和韧性四个维度,有意识地开发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力量,培育、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从而使其在未来社会中更具竞争的优势。
2.1 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就业竞争力
高校在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时候可从几个方面入手。在学习和学生工作中不断的给学生设立能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在不断的成功中提升学生的自和效能感;鼓励学生进行竞争,有竞争就有目标有要比较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提高自己的自我产能感;帮助学生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在归因中也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产能感;帮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这是增强学生自我产能感的有效方式。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培养了大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助于大学生就业本领和就业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2.2 树立希望,提升就业竞争力
希望是个体或组织能够设定现实而又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期望,通过自我引导的决心、能量和内控的知觉来达到这些目的。所以希望的树立应从确定现实并且有挑战性目标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达到这个目标,样可以提高人的希望。高校从这种树立希望的行为训练,大学生的对达到目标的期盼能够很大的强化,避免了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让大学生陷入消极的心理姿态,从而为就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3 培养乐观精神,提升就业竞争力
培育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面对挫折的乐观精神。在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树立学生的希望的同时,学生的乐观精神也会随之提升。
2.4 锤炼韧性,提升就业竞争力
培育大学生应对就业竞争的心理资本。还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能力.锻炼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提升就业的竞争力。只有充满自信、希望、乐观、坚韧的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才能因地制宜地将知识和技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才能从逆境走向顺境,从顺境走向更大的成就。
3 结论
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呈正相关,心理资本能直接间接的影响就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树立希望,培养乐观精神,锤炼韧性都能提高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提升也能提高心理资本。
【参考文献】
[1]励骅,曹杏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4-56.
[2][美]路桑斯(Luthans F),等著.心理资本[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4,2:14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