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不断完善,高校教育越来越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越来越得以体现,大学生转专业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学生转专业的动因是什么?如何有效规避盲目转专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切实发挥其尊重学生个性和学习自主权的积极作用,建立良性的转专业机制,是高校管理者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1 高校学生转专业的动因分析
1.1 高考填报志愿为学生转专业埋下“伏笔”
(1)高考成绩不理想,进入“冷门”专业学习。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进入大学学习的途径是必须参加统一性高考,高考的录取模式是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对于那些高考成绩不理想学生而言,为了能够进入自己心目中较为“理想”的高校,可能不得不放弃较为“理想”的专业,而选择那些自己不喜欢但容易被录取的专业。还有部分学生被录取的专业是被调剂进去的,不是自己填报的志愿,从而入学后产生转专业的愿望。(2)干扰因素多,存在选择专业的“他主性”。学生报考专业时外界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一是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所从事的职业对孩子的影响,有的父母站在就业、收入等现实的角度考虑孩子的专业选择,而很少考虑是否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二是媒体的宣传和身边同学的选择也起到相当大的导向作用,对于许多欠缺独立思考精神,依赖性强的学生而言,容易在报考专业时随波逐流,盲目选择自己不甚了解的专业。(3)缺乏自我定位和专业认知,盲目选择专业。一是应试教育条件下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一切围着分数转,视野狭窄,忽视对自身特长和兴趣的挖掘,对于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专业没有深入进行分析和定位;二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严重脱节,中学教师一般是师范类毕业学习基础专业的教师,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缺乏基本认知,学生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报考专业完全凭自己的想象。盲目地选择专业容易造成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一旦发现所学的专业并不是原先所想象的,或者并不是自身感兴趣的,则易产生厌学情绪,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易适应,容易产生转专业的念头。①
1.2 入学就读初期学生容易产生转专业倾向
(1)因主观原因对全新学习环境适应能力差。大学学习生活不同于高中阶段,大学的学习进度快,知识量大,管理方式相对松散,对于那些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和适应的学生来讲,学习成绩的下滑易造成对专业学习能力的自我否定,错误地将暂时的适应性问题归结为专业选择的不合适,那么转专业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摆脱现状的“救命稻草”。(2)因客观因素对所学专业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入学就读初期先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还没有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对于专业背景和前景的了解光凭一门专业导论课显然不够,甚至高度概括和抽象的专业导论课程会打破学生原本对于专业的“美好想象”,觉得晦涩难懂、枯燥乏味。这个阶段学生专业意识尚未形成,对自己所学专业容易形成厌学情绪而最终产生转专业的倾向。
1.3 就业压力促使学生产生转专业需求
近些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促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热门”专业的就业率普遍要高于“冷门”专业,但专业的“冷热”会随着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而转换,学生进入大学后,随着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逐步了解,以及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逐步确立,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发展前景好、薪酬待遇高的工作,这是大多数学生最直接与现实的目标。就业时的“双向选择”使得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背景,这促使正在学习所谓“冷门”专业的学生趋“热”避“冷”,对于人才紧缺的新兴学科专业或需求量大的传统“热门”专业产生强烈的转专业愿望。
2 高校学生盲目转专业的负面影响
2.1 影响正常的教学运行秩序
学生转专业的实现涉及到学校教学组织、学生管理、实验设备、图书借阅等各个层面,需要各个部门协调一致、通力配合,否则必然影响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学生转专业必然会引起部分专业学生人数的增加或减少,由此带来已经按计划配置好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调整,有时会造成教学资源短期内的紧张或浪费。从专业教师层面讲,不合理的生师比会造成教师工作量激增或锐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从学校管理层面讲,转专业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安排,也给学籍管理和学生日常管理带来沉重负担。
2.2 破坏专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高校的专业设置从理论上讲应该根据学科的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但大量学生转专业也会影响专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转专业比例控制得不好,势必造成部分“热门”专业学生数急剧膨胀,而有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学生数骤减,尤其使一些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学科受到“冷遇”,长此以往,部分专业发展陷入“生存危机”,阻碍相关学科的持续发展,造成高校专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3 增加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
部分学生转专业不是建立在对自身情况的客观理性和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而是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众性。如有的学生因为方法不当或投入精力有限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积极地从自身查找原因,而是以对专业不感兴趣为由盲目从众地选择转专业,转专业成功后学习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观,反而使自己更加迷茫,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另外,学生转专业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集体,需要重新适应,而适应并真正融入到新环境则需要时间与精力的付出,无形中又增加了学习的压力。②
3 高校学生转专业良性机制构建措施
3.1 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通识教育
根据学科发展和市场需求,高校审时度势进行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是体现现代育人观的重要表现。专业结构调整不但要根据人才需求市场的“冷热”进行,还要考虑相关学科的协调均衡发展。对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完备的基础学科要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上做好创新工作,培养基础扎实、后劲足和有创新潜质的人才,以此吸引优秀生源留在本
专业继续学习;对于师资力量单薄、教学条件缺乏的新兴“热门”专业,要以培育和扶持为主,控制专业学生数量,逐步提高培养质量,避免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另外,通识教育在美国许多高校已经广泛采用,高校应加强通识教育,有意识地淡化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计划中选修课程比例,研究更加开放的选课机制,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程。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能够突破自身专业教育的限制,开阔知识视野,为今后高质量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保障。
3.2 重视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信心
入学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守则和安全教育的范围内,高校应组织各个层面的入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缩短心理跨度,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专业教育对学生提高专业认识、建立专业认同和引导学生产生专业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组织专业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和知名教授上好专业教育的第一堂课,让大师的风范、专业领域的造诣和学术影响力深深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投入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还要组织专业优秀教师开设新生研讨课,就同学们普遍关心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色与前沿发展、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等展开讨论,给学生以专业视角的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同时,要同步开展专业课程导论的学习,专业课程导论的学习不是让学生记住和了解多少专业知识,而是梳理专业学习中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分析专业学习中需要掌握的课程脉络,帮助学生正确了解专业的特点与价值,坚定自己的专业理想,明确自身的职业规划,激发学生潜在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尽快进入到学习专业知识的角色中。
3.3 完善转专业配套制度,建立监控和反馈机制
高校要把转专业工作放在全局的层面进行考虑,加强学生专业选择的引导,让大学生充分认识专业,避免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在充分研究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师资和教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转专业人数比例,制定专业准入条件,设计科学合理的转专业考试模式、评价标准以及配套制度,保障转专业工作公平公正。同时要做好转专业后续的跟踪服务和建立监控反馈机制,通过跟踪学生转专业后的学习适应情况,建立反馈数据档案,相应优化转专业实施方案,实现转专业效能的最大化。
3.4 推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成才搭建平台
除转专业外,高校应该积极推行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在学制年限和学科专业课程选择上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健全双学位制、主副辅修制,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要求,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与拓展。通过这样的模式,对学生的专业爱好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在将来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更有优势。
总之,高校实施学生转专业工作是引导学生最大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转专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取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管理模式,要在构建良性转专业机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保障转专业工作对于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 刘慧娟,肖珍教.当前高校本科新生转专业的意向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6):35.
② 李爱国.大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