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英语课堂教学从教师话语霸权走向教师倾听效果

英语课堂教学从教师话语霸权走向教师倾听效果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教师话语霸权是指教师在课堂对话中占据权威地位,控制课堂话语的数量、对话的内容以及形式,不给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质疑的机会和权利,通过“满堂灌”(即宣讲式、问答式、命令式和说教式)的方式从潜意识层面控制学生的语言和思想。在“考试文化”根深蒂固的语境中,我国教学理论无论是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评价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深受这种考试文化的影响,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霸权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教师话语霸权现象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消极影响
  王守仁认为,教师课堂话语霸权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产物,是英语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绊脚石。马茂祥指出,教师话语霸权现象有悖于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夏纪梅调查研究显示,教师话语霸权现象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依然普遍存在。这种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模式对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有着较强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教师话语霸权对于英语教学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教师的话语霸权现象,是教师的自上而下的灌输和教授,学生自下而上的服从和接受。课堂上,教师如果不主动发问,很少有学生积极主动呈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和学生之间仅仅是单向交际,没有实现双向的有效交流,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平台。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的状态,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几乎没有独立性、自主性和积极性,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2.学生语言运用不强
  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交流。然而,教师话语霸权的最大弊端就是学生失去实际运用语言的环境和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机会。由于教师牢固掌握话语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听教师讲解和记笔记,自我表达的机会很少。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而这些积累起来的机械的语言知识没有经过“自我消化”和“相互协商”的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内化和吸收,没有转化成进行交流所需要的语言技能。因此,学生在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方面较差。
  3.课堂缺乏互动性
  语言学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交流互动。互动给予学生提供独立思维和表达的机会,也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和情景,有利于学生为所学知识找到相应的应用渠道,及时在实践中进行语言调整。而语言就是在不断的调整中习得的。教师课堂中的提问方式主要是理解核实,而很少使用确认核实和澄清核实的方式。这种“非自然环境”下的“非真实”交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互动,从而也影响了语言学习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倾听意识
  1.倾听及其教育价值
  法国哲学家勒维纳斯提出的著名的“相遇的伦理”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人,要让他人的不同、差异进入我们的理解系统,避免使他人成为相同的、划一的存在。这是倾听意识的理论基础。日本学者佐藤学在此基础上指出建立相互倾听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倾听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体论价值
  列文认为“听力是一种本体论的器官,倾听是一种本体论的领悟。”[1]教师通过倾听首先应该领悟的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而不是其物质或观点的存在,因此,倾听教学法尊重教学对象的“生命存在”,是揭示、追忆和思考教育存在、教育经验的重要手段。
  (2)道德价值
  首先,倾听是教师的道德义务。教师是否倾听学生不仅仅反映其意愿和能力,更能映射其道德品质。因为大自然在赋予人类“听觉”这一礼物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倾听”的道德要求。因此,教师肩负着道德义务去倾听所有学生发出的所有声音。其次,倾听提高了教师的道德行为能力。列文发现并论证了道德发展阶段和人类倾听能力发展之间存在逻辑关联。在教师履行自己对学生的倾听义务过程中,其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最后,倾听促使教师的道德转化成为可能。在教师倾听并了解到学生真实的生命状态时,有利于唤醒教师的良知和道德感,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不足甚至教育过失进行反思,并产生新的教育行为。
  (3)交往价值
  倾听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现的。教育倾听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展开的,它丰富了以视觉为中心的狭隘的交往结构,建立了以听觉为中心的新的交往模式,可以为师生带来新的交往体验,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师话语霸权课堂中,教师实际上是在拒绝倾听,拒绝与学生的交往,其弊端一目了然。
  (4)治疗价值
  罗杰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长期、连续地不被倾听,或者不被真正地倾听是某些精神病患者的患病根源。李政涛把这一发现引入教育实践,认为教师不会或拒绝倾听会引发学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自卑、胆小、消极、内向等)。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被倾听”的机会,学会主动倾听并及时应答,这有利于缓解、防治学生心理疾病。
  2.倾听的原则
  (1)教师倾听应该采用非对象化的视角
  对象化,即,将世间万物概念化、抽象化、体系化。从对象化视角出发,只能看到一个死板、僵化的世界。非对象化,即将世间万物看成是“活”的、发展的、奇妙的。倾听的本质决定了教师要以非对象化视角看待学生。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建构非对象性思维。所谓“非对象性思维”就是把主客体融合为一体去认识对象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承认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固化的传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教育活动是一个教育主体之间互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能动的个体,对世界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以非对象性思维去思考和理解学生的不同声音。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往往不珍视学生的言说自由和权利,甚至以划一的方式抹平师生之间的差异,以话语霸权的扭曲方式使学生的声音与自己趋同。这和现代教育理论是相悖的。倾听学生就是倾听他者的声音,教师在课堂中要尊重学生作为“具体的人&rdquo ;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2)教师倾听应该追求非对象性交往
  非对象性交往,即交往中的双方互为主体,且视对方为思想丰富、具有创造性、能动性的个体。在相互平等的原则上,非对象性交往中的双方才能真正实现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理想的师生交往应该是非对象性交往。因此,在倾听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学生看作是加工的客体,而应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主体,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与教师共同拥有话语权。在学生放弃话语权时,教师应该以责任和爱激发学生言说的勇气,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倾听意识向倾听行为的跨越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生成。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不是无力的、无助的,而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纯粹的接受者,不是必须依靠教师的灌输才能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最重要的行为不是“向学生讲、解释或传播”,而是“倾听学生”。倾听意识呼吁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他者”的存在,通过“倾听”进入学生的知觉世界,尊重、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应有的表达自由和权利。教师倾听意识的回归即意味着打破教师课堂话语霸权,引导课堂从“控制文化”走向“倾听文化”。
  教师倾听意识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的层面,没有实现向倾听行为的跨越,那么,教师倾听意识的回归对于教学的价值就难以真正发挥。作者认为,要实现教师倾听意识到倾听行动的成功跨越,就要引导教师注重倾听的技巧,成为倾听的主体。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不断发展、生成的过程。以下这些技巧可供教师参考:
  1.近距离倾听
  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有效地倾听。首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教师应该走下三尺讲台,接近学生,近距离地倾听学生。在倾听的同时,可以维持良好的目光接触以表示对学生的专注和兴趣。其次,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出的是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课堂上的不平等地位无形中拉大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就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尊重、宽容和善待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鼓励学生大胆、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实现教师的有效倾听。
  2.全方位倾听
  沟通交流的方式不仅包括言语方式还包括非语言方式。为了提高倾听的实效,教师要做到耳到、眼到更要心到,即做到全方位倾听。可以通过眼睛观察学生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通过耳朵捕捉学生的语音、语调,用心去体会学生的言语信息。只有全方位的倾听学生,教师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
  3.积极引导和评价
  刘铁芳曾经提出:“对话性沟通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意义传递,更是为了重新建构并生成意义。”[2]因此,教师在倾听学生时,要多听少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沉默无语、缄口不言。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及时的评价,推动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教师要善于设问、提问。课堂提问是打破课堂沉寂的基本方法,也是了解学生看法、启发学生言说的重要途径。设问可以是封闭性问题也可以是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传达的信息量有限;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细节。因此,教师应该恰当地运用封闭性问题,尽可能地创设开放性问题。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的设问,鼓励学生认识到自己言说的价值,激发学生的言说欲望。
  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如果学生因为心里紧张或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准确等原因导致其言说不顺畅,教师可以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来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增加倾听的效果。如果学生的观点与教师的观点相左,教师不应该打断学生,剥夺学生言说的权利,硬把学生思路拽到标准答案上,而应该尊重学生的言语权利,冷静而耐心等待,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和发展的空间,提高倾听的效果。
  再次,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言语作出反馈和评价。及时、准确、客观中肯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要注意的是,在作出否定评价时,要注意措辞和技巧,既要明示学生的错误,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结束语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控制了话语权,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丧失了言说的权利和自由。这样的语言教学模式违背了现代教学理论,导致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语言运用能力差。因此,打破教师话语霸权、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势在必行。这就呼唤教师要具有倾听的意识,具备倾听的技巧。这也是决定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砝码。
  参考文献:
  [1]张光陆.教师倾听的意义与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9,(7):19.
  [2]刘铁芳.论“说”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13.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西安。本文选自《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年第4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314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